文|黑板洞察
作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和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博物館近年來蓬勃發展,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以及高校開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平臺。
據媒體統計,目前我國高校博物館總量已有 450 多家。那么,這個同時承擔教學育人和文化傳播雙重使命的產物,在我國發展現狀如何,又面臨著哪些難題和挑戰?
0 高校博物館的規模體系化
我國高校博物館的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西方國家的大學開始重視將校園文化與教育相結合,開展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保護活動。國內一些知名高校也在這一時期重視這方面的建設與投入,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重點高校相繼建立自己的博物館。
1993 年,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該博物館也被看作是全國高校中第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館內收藏有數萬余件藏品。其中多為中國考古學各時期的典型標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時代不同考古學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銅器、玉器等。
進入新世紀后,伴隨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博物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更多學校開始籌劃建立自己的博物館。并且,博物館的類型也日益豐富,除傳統的歷史門類外,還涵蓋文化、地理、科技等。同時,一些高校開始開展與博物館相關的研究和教學活動,使之成為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更多高校建立起自己的博物館,博物館育人問題愈發受到有關教育部門重視。2012 年,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成立,該聯盟主要依托各成員單位的特色資源,承辦各種學術研討會、論壇、培訓班,以及藏品交流、展覽等活動,旨在發揮高校博物館在文化傳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多個方面的功能,加強其在社會教育中的影響力。截至今年 5 月,已有 140 余所高校參與其中。
經過多年建設,我國高校博物館活動也在有聲有色的進行。數據顯示,2020 年高校博物館共舉辦各類展覽 1000 余個、社教活動 2400 余場、累計接待觀眾 860 余萬人次。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高校博物館總量至少有 450 余所,有超過 60% 的部屬高校擁有自己的博物館。其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等博物館甚至已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
整體來看,高校博物館的建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一些高校已將博物館建設列為自身發展的重點任務,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改善和擴建,甚至打造集群。同時,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高校逐漸將目光瞄向數字化博物館建設,以求更好的傳承弘揚中華文化。
02 教育研究&服務社會:高校博物館的面子和里子
有別于普通的社會公共博物館,受限于規模、資金、知名度等因素影響,高校的博物館受眾面更為窄小。但得益于藏品的豐富性和稀缺性,以及學科專業性,很多博物館的收藏、展覽和教育活動都與本校重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密切相關。
時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表示,高校博物館作為高校文化積淀、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是高校文化育人、藝術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優質平臺,辦好高校博物館、提升高校博物館科學化管理水平對于促進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升高校教育綜合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具體而言,高校博物館的功能意義可以拆分成“內涵和外延”兩大部分。內涵角度看,其是一個實物和實證的教學資源庫,具有豐富和多樣的藏品,可以作為高校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為師生提供新鮮的一手研究資料。
此外,博物館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并且,在很多領域中,博物館藏品是開展科研活動不可或缺的資源。例如,在考古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域中,直接依賴于博物館藏品進行科研活動。
外延角度看,一座博物館的建設,就像一所高校的“名片”,能夠直觀展現高校的歷史沿革、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情況,提升高校的整體形象和社會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博物館是社區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展示內容的潛在能力,是公眾接觸學術前沿的媒介之一,可以增進大眾對學術知識和文化遺產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強烈社會服務屬性。并且,通過收藏、展覽、研究和傳播各類文化遺產,其對于保護民族文化、傳承歷史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因此,建設博物館與高校自身乃至社會的前進相得益彰。一方面,高校強有力的學科支撐和高層次人才資源助力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博物館鼓勵探究性和反思性學習,使受教育者對概念、主題、過程與科學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可以激發學習者新的概念和思想的建構,進而推動高校的教學科研和學科發展。
03 資金、人才、運營,高校博物館前進的“三駕馬車”
總體來看,我國高校博物館的建設已經取得不錯的進展,逐漸成為豐富和拓展高等教育內容的重要手段。但是,其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資金不足、人才短缺、教學研究融合不夠等,關于藏品展覽、收錄及維護等相關運營工作也需要調整和改進。
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原副館長倪婉認為,與社會博物館的發展相比,高校博物館發展仍是滯后的。她表示,高校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必須有學校政策層面的支持和資金的支持,且需要組建一個優秀的人才隊伍。但現實中,高校博物館不屬于一線教學單位,不少高校偏重于學科建設和圖書館的建設,而忽視了博物館建設的必要性。
誠如倪婉所言,近些年,國內新建的高校博物館普遍體量偏小,存在機構人員不足、經費短缺情況。進而導致一些工作人員只能維系平時展區開放的任務,社會教育、志愿者講解員培訓、策展以及網站的運營維護等業務無法開展。并且,出于經費、管理等各方面綜合考量,高校博物館真正做到面向公眾開放且開放程度較高的并不多。
一般而言,高校博物館完全面向社會,需要增加許多安防、消防、中控等方面投入。但作為教輔單位,高校博物館幾乎很難達到公立博物館三部一室(藏品部、策展部、社教部、辦公室)的組織架構。即便規模較大、社會化運營程度較高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固定員工也不過幾十人,很多工作需要購買引進第三方服務。
針對上述問題,山東大學博物館副館長肖貴田表示,“高校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后,承擔了服務社會公眾的職責,需要有更多的公益資金來進行補充;校地合作辦館是一種有效的運營模式,日常運行經費和人員編制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分擔一部分,博物館仍由學校自主管理,再加上高校自身資源優勢,如專業水準高、學生志愿者多,如此可以形成良性的發展。”
同時,需要文物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采取措施,明確提升高校博物館的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這一環節上,2011 年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共同出臺的《關于加強高校博物館建設與發展的通知》以及 2019 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高校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意見》中,都有相關的頂層設計。
回到高校自身上,其也要通過自身創立舉辦活動、展覽、講座、品牌,不斷提升影響力,加快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輸出。此外,一些高校正在研究的數字化博物館,也是一條不錯的探索路線。當下大學生已經是伴隨網絡環境成長起來的一代。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和應用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方式和觀察視角。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新技術,是推動、提升博物館建設水平的有力支撐。
結語
高校博物館無論是作為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加強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還是成為博物館踐行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補充,未來都需不斷發展和創新,我們也期待見證更多博物館在高校中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