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界面新聞編輯 | 崔宇
“不會有下一個‘世界工廠’,而是在不同的區域制造。”6月28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新領軍者年會“亞洲制造業的復蘇”論壇結束后,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揚偉對界面新聞說道。
區域制造的興起是富士康看到的新機遇。在論壇上,劉揚偉表示,這是新冠疫情后在加工制造業領域出現的新的機會。區域制造的興起,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國政局穩定后,政府往往聚焦于提升人民的福祉,以及社會的繁榮,而制造業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是中國的機會,也是其他亞洲國家的機會。他指出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亞洲具備建構區域制造體系的潛力。
劉揚偉提到在亞洲地區進行的一種新的生意模式BOL(Build-Operate-Localize,建設-運營-本土化)。“我們已經與泰國、印度、印尼當地的政府建構了合作的方案,”他說。
當被問及富士康在中國之外的重點布局國家時,劉揚偉對界面新聞說,“越南、墨西哥還有印度”。
在具體業務領域,富士康也開始造車。近日,富士康在鄭州斥資10億元人民幣成立了新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車業務。首批崗位招聘也全面啟動。
劉揚偉對界面新聞確認,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是富士康的下一個重點板塊。“我們叫3+3戰略,電動車、數字健康以及機器人,這是三個未來產業,由三個未來的核心技術支撐,即人工智能、半導體還有未來的通信。”他說。
另外他表示,富士康的造車主要還是以代工為主。而汽車是一個天生適合區域制造的產品,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做完再運往世界各地。
對于外界對制造業從中國轉移的擔憂,劉揚偉在論壇上表示,這在經濟上是一個非常自然的規律,過去幾十年這種現象也一直在發生,勞動密集型的工作一直在從高GDP國家轉向低GDP國家。
“就像當初從美國流向了日本,從日本回到了中國臺灣,又從中國臺灣到中國大陸,這個現象在中國大陸會停止嗎?”他說,而對于此時的中國將要做什么,“去看看美國在做什么,中國也要轉型升級,做一些高價值的事情。”
在同一場論壇上,天津卓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坤宇表示,中國制造以及亞洲制造的根本優勢在于效率,效率提高了,產品才能在全球擁有競爭力。而中國的數字化優勢已經很大,擁有健全和完善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過去五年甚至十年,數字化一直在向制造業滲透。
而對于數字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是否取代人工的擔憂,劉揚偉表示,盡管富士康的自動化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由于生產數量的增加,人力數量也是增長的,過去幾年,“富士康的勞動力數量實際上呈現微幅增長趨勢。”
“現在的國際社會應該非常重視分享合作共榮,希望分享不要變成孤立、合作不要變成對抗,大家應該朝著分享共榮的方向一起努力。”劉揚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