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隨著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繩索收緊,中亞的貿易版圖正在加速改變。
哈薩克斯坦最高貿易官員明確表態,他們承受不起被卷入制裁的代價,正在調整貿易方向,首要目標是向東看。周二,哈國副總理兼貿易和一體化部長朱曼加林(Serik Zhumangarin)對彭博社說,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由于和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的往來受限,他們正尋求貿易伙伴多元化,“我們現在向中國運送鐵礦石,并談判向歐洲供應,中國取代俄羅斯的貿易地位只是幾年的事,”他說。
哈薩克斯坦是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家,俄羅斯長期以來是其通往外部世界的出口。兩國共享全球第二長的邊界線。他們還同在關稅同盟,貿易壁壘較低。在蘇聯解體后的三十多年里,俄羅斯一直保持著哈薩克斯坦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
另外,哈國礦產資源豐富,是全球最大的鈾礦商,在冶煉行業的地位也在前列,是鉻鐵等商品的頂級生產商。過境通道對該國的采礦和冶金行業來說“就像新鮮空氣一樣重要”。然而,俄烏沖突爆發后,在西方一輪又一輪的金融和經濟制裁下,俄羅斯這條通道受阻。
朱曼加林說,哈薩克斯坦不支持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但是會遵守制裁規則,這存粹是出于經濟考量。
他指出,貿易轉向的原因一方面是西方制裁帶來的連鎖反應,使得過境俄羅斯更加困難。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俄羅斯生產商專注于國內市場,他們正在排擠哈薩克斯坦的出口。哈國不得不調整策略,多樣化貿易伙伴的同時,也在建立本地生產。
哈薩克斯坦調整貿易方向是多方面同時進行的。向東他們正在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向南則是伊朗、海灣國家、印度以及其他地區。“但是中國是優先方向,”朱曼加林說。
據哈國統計局數據,去年,中哈貿易額增加了三分之一,接近240億美元,而他們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僅增長了6%左右。在上個月于西安舉辦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哈國總統托卡耶夫表示,計劃到2030年將中哈貿易額增加近一倍至400億美元。
朱曼加林透露,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在哈薩克斯坦組裝汽車。同時,哈國已經開始向中國運送糧食,目前正在就向中國出口肉類進行談判。目前,中哈之間有兩條鐵路接軌點,朱曼加林表示第三個正在建設中,第四個正在計劃中。
除了哈薩克斯坦,中國與中亞其他四國的關系也更加緊密。去年,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首次突破700億美元,同比增長40%,創歷史最好水平,提前實現了領導人確立的貿易發展目標。上個月末,烏茲別克斯坦宣布“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鐵路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進入尾聲。
這在西方主流輿論看來是“中國正利用俄羅斯的權力真空進入中亞”。 但前美國國際開發署南亞和中亞副助理署長Javier M Piedra在《亞洲時報》撰文指出,中國與中亞各國的外交和經濟交往在過去30年里一直深入而持久,這不是“趁機搶地盤”,而是長期外交進程的高潮。俄烏沖突帶來的制裁連鎖反應,充其量是加速了進程。
以最大的中亞伙伴國哈薩克斯坦為例,中哈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幾個世紀以來,中亞一直是中國與歐洲和中東地區貿易的門戶。十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宣布“一帶一路”倡議時,是在哈薩克斯坦的演講中。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外訪又選在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與此同時,中國-中亞的緊密合作也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在中國-中亞峰會舉辦幾天后的5月25日,美國就舉辦了涵蓋中亞、高加索和土耳其的跨里海論壇。美國里海政策中心首席執行官Efgan Nifti直言該地區對美國的戰略意義。
他認為區域伙伴關系正變得復雜。“雖然俄羅斯歷來占據突出地位,但該地區其他參與者的利益正在增長。幾天前,中國舉行了中國-中亞峰會,凸顯了日益密切的接觸,”他說,美國越來越有必要加強在里海地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