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和嬰幼兒奶粉一樣,寵物食品市場也開始了研發競賽。
5月20日,雀巢普瑞納旗下高端寵物食品品牌冠能宣布,將其產品在原肉添加和菌群技術兩方面升級。
具體來說,升級后的冠能采用原切生肉,通過“原切生肉低溫熟成技術”和“擬態真空鎖鮮技術”,與市場上普遍采用添加肉粉的加工工藝區分開來。而菌群技術則是通過冠能獨有的腸道菌群固活配方,提升產品中所含的活性益生菌,達到提升犬貓整體免疫力的效果。
雀巢對普瑞納寄予厚望,也是它進行產品升級的主要動因。
在中國市場,雀巢普瑞納在寵物相關領域排名第二,僅次于進入中國市場更早的瑪氏集團。今年四月,雀巢大中華大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西強表示,雀巢寵物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第一。
而冠能所屬的普瑞納寵物是雀巢集團目前增長最快的業務單元,而冠能則是普瑞納在中國擁有最大銷售額的品牌。
根據雀巢2022年財報,中國所在的大中華大區獲得54億瑞士法郎(約38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有機增長率為3.5%。寵物相關業務已成為雀巢的第二大業務板塊,僅次于固體/液體飲料業務。
不僅如此,相較于嬰兒營養、咖啡等業務,普瑞納寵物食品業務增速達到兩位數,增速主要源于旗下高端品牌普瑞納冠能、萬牌和珍致,以及處方糧產品。在2023年一季度,普瑞納寵物業務同樣延續了兩位數增長的業績。
除了產品升級,滲透更細分的市場,推出功能性更強的產品,也是雀巢的方向之一。
目前,中國正逐步成為全球最大寵物市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22年中國寵物消費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城鎮犬貓數量為1.17億只。而精細化寵物健康管理成為寵物消費新趨勢,不少品牌也開始將產品細分。
例如冠能進一步對犬貓的生命階段進行了細分,將犬的生命階段細分為幼年期、成年期和中老年期,將貓的生命階段細分為斷奶期、幼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雀巢普瑞納大中華區總裁陳曉東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2015年以來,養寵人數迅速增長,到現在7-8年的時間,很多寵物剛好處于7歲左右的中老年生命階段,適合預防營養干預,而普瑞納冠能在研發上有這一優勢。
此前,冠能曾發布一款激發犬類大腦活力的老年犬糧新品,該產品因添加MCTs(中鏈甘油三酯) 被犬類完整吸收并給7歲以上犬的大腦認知健康帶來改變,從而達到預防犬類老年癡呆的目的。
去年冠能在中國市場引入世界首款能夠解決對貓過敏問題的冠能暢撫系列成貓糧(PRO PLAN LiveClear),改款貓糧能夠溫和、有效地中和貓咪體內引發人類過敏的特殊過敏原,進而降低人類對貓的過敏反應。
這些具有科技含量的配方研究,讓冠能在定位高端的寵糧市場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冠能一名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冠能的客戶群體相對具有經濟實力,也能認可冠能推出的一些具有功能性的產品,且對品牌忠誠度更高。尤其是在普瑞納天津工廠產能擴大后,周轉效率、動銷數據都表現得比之前更好,這在眼下的增量寵物市場更有優勢。
陳曉東在采訪中告訴界面新聞,今年3季度,普瑞納將在雀巢北京的研發中心設立寵物研發中心,方便將美國總部以及其他海外研發成果快速引入,與此同時,普瑞納在天津工廠擴建了本土應用研發團隊,覆蓋貓產品、犬產品以及處方糧的最新技術。
在渠道布局上,普瑞納也加大了全渠道售賣產品。
除了去年與三大即時零售平臺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展開全面合作之外,普瑞納還在垂直的醫療渠道做了布局。2022年12月,雀巢普瑞納宣布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后者為中國最大寵物醫院連鎖品牌,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1900家寵物醫院。
這一合作能讓普瑞納的處方糧產品在寵物醫院渠道快速推廣。
2022年1月,冠能上新了兩款貓用處方糧——針對貓咪慢性腎病的“冠能成年期貓腎臟護理全價處方糧”以及輔助治療貓胃腸道疾病的“冠能貓腸胃呵護全價處方糧”。截至目前,冠能獸醫渠道產品線已有七款處方糧產品。
陳曉東表示,未來雀巢普瑞納投資新瑞鵬醫療后,雙方在后續分銷渠道上有更為緊密的合作,目前雙方合作效果已經高于此前的目標預期。
不過要做到第一,雀巢也必須面對更多挑戰。
據《2022年中國寵物消費報告》統計,2022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為2706億元,較2021年增長8.7%,2012-2022 年復合增長率為 23.16%。其中,主糧、零食、營養品等食品作為寵物剛需產品,仍是寵物的主要消費市場,市場份額為50.7%。
看到這一趨勢,國內的本土寵糧企業開始加入到這一競爭中來。
正在IPO的山東乖寶寵物食品借由其此前的OEM經驗,持續擴大針對國內市場自有品牌的銷售額,乖寶寵物在招股書中提到,在國內寵物食品市場的競爭中,以瑪氏、雀巢普瑞納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先 于本土企業建立了技術、品牌和渠道的優勢。
但本土企業通過加強對線上渠道的建設,彌合與國際競爭對手在傳統渠道方面的差距,借助電商模式搶占市場份額。此外,國內寵物食品企業大多早期從事 OEM/ODM 業務,加工制造經驗豐富,與海外品牌相比具有成本優勢,在目前國內行業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本土品牌有望在競爭中獲得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