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嬰幼兒奶粉新國標頒布兩年之后,在2月22日被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迎來了配方注冊后的第二輪調整。
2021年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官網正式發布了《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21)、《較大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6-2021)、《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21)的新國標。與舊國標(2010年版)相比,新國標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可選擇成分等部分作出了更明確嚴格的規定。
這一系列新國標,也為二次配方注冊提供了標準依據。“奶粉配方注冊制”于2017年開始正式執行,所謂“二次配方注冊”,是指在注冊有效期為5年的規定下,2017年首批通過配方注冊的嬰幼兒奶粉企業,需在2022年之前重新遞交申請。
目前,多家頭部奶粉生產企業早在2021年就已著手新國標注冊事宜,并宣布多款產品通過二次注冊。
根據界面新聞獲得的數據,截至2月22日,飛鶴通過新國標注冊的品牌有18個系列、54個配方,是目前獲得配方數量最多的奶粉企業;緊隨其后的君樂寶現有15個系列,45個新國標配方;此外,伊利旗下金領冠有24個配方已經通過新國標注冊,涵蓋珍護、塞納牧有機、菁護、育護等8個品牌;美贊臣中國旗下則有藍臻、鉑睿等六大系列、16個配方全部通過新國標配方注冊。
飛鶴向界面新聞回復,新國標疊加二次配方注冊對奶粉企業的生產工藝、研發和生產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為此,研發將成為未來競爭的突出亮點和核心,從2016年到2021年,飛鶴的研發費用復合增長率為98.4%。
國家食品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名單顯示,自2022年3月第一批符合新國標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名單出爐,到今年2月15日,已有120多個品牌接近1100個配方獲得新國標注冊。
新國標和二次配方注冊實施后,對于市場的影響是,行業集中度會再次提升,小玩家淘汰出局。
國泰君安研報稱,新國標落地預計約20%的中小品牌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前十家奶粉企業集中,國內奶粉行業前三家奶粉企業合計占有的市場份額有望從2021年的40%提升至長期的60%至70%。
乳業專家宋亮對此作出的判斷是,“行業前十家企業市場占比總和將高達80%左右,此外有部分企業正在退出,在2021年退出了30%,而2022年保守估計也是如此,目前第一次配方注冊而沒有進行第二次配方注冊的品牌大概有60個。”
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許多中小品牌面臨資金問題。
目前單品牌進行二次配方注冊申請的成本費用約為1000萬元左右,從準備到注冊需要一到兩年,一個工廠可以注冊3個配方系列。按照新國標和二次配方注冊的要求,廠方在提交注冊時,產品穩定性要求實驗需要做足3次,每次5噸,檢驗全部合格才能通過,且這些實驗品并不能對外銷售。
加上所有成本,一個配方系列實驗品大約需要花費300萬-500萬元,通常一個系列會申請3個配方,所以品牌注冊一個系列的成本多數在1000萬元以上。這讓新配方注冊的難度、花費時長和注冊成本均高于第一次。
因此,二次配方注冊對企業的時間和資金成本要求都很高,這或促使部分綜合實力不強的小奶粉企業退出市場。據宋亮觀察,部分小品牌品牌已經不布局嬰幼兒配方奶粉,轉而經營成人奶粉。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奶粉行業策略交流報告也提及,小品牌退出現象在2022年就非常明顯。這種傳導效應從經銷商開始,因為從經銷商選擇品牌的角度而言,集中度更高的大品牌更有把握獲得配方的二次注冊。
尤其是在2022年三四季度,小型品牌如果尚未拿到二次配方注冊資格,經銷商就不敢再拿貨,在品牌組合、資源傾斜上都會偏向于大品牌。為此,飛鶴、伊利、達能、美素佳兒和君樂寶等頭部品牌在當時零售價有小幅上漲。
與此同時,在過去一年,包括飛鶴、君樂寶、惠氏、美贊臣等品牌的舊規格產品,也已經清理完畢,現在渠道庫存的壓力并不高,他們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二次配方注冊的產品上。
隨著行業集中度變高,巨頭們之間的競爭也會進一步加劇。
一個消費者也能夠感受到的變化是奶粉品牌的線下推廣活動開始變多。一名伊利金領冠的經銷商在投資者交流會中披露,伊利在2022年就做了一些渠道投入上的改變,明顯的動作是市場活動不會完全讓經銷商負責,例如促銷人員費用、促銷贈品、終端陳列等投入都由廠家和經銷商共同投入,加大力度推廣。
其稱,伊利金領冠現在空前重視市場活動,大幅度增加了與消費互動的線下活動,同時通過讓利方式加大對經銷商的激勵。這些動作在與頭部品牌的競爭中,對其產品口碑、銷售額有一個直觀的改變。
除了加大投入,大品牌乳企之間的兼并重組和合作也多了起來。2021年10月,伊利宣布收購澳優34.33%的股份,并成為后者單一最大股東。2022年,達能收購湖南歐比佳95%股權、美贊臣收購羊奶制品品牌美可高特。
不過,客觀大環境是,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6年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人口出生率為6.77‰,相比2021年的1062萬減少了106萬——即便三孩政策刺激,對于嬰配粉市場的效果也最快要到2024年顯現,2023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也許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