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編輯 | 劉素楠
鄰里共享藥品,將藥品留給更需要的人
“我家還有半瓶美林,可以使用2、3次。”看到鄰居在微信群里的求助,阮莉芳決定將家中剩下的半瓶藥共享出來。贈藥信息剛發出來,一位鄰居就聯系上她。這位鄰居的幼子正處在感染發病期,一度為缺藥發愁。
阮莉芳的美林購買于今年3月份。“大上海保衛戰”期間,藥品緊缺,她花了不少力氣從附近的藥店里買來做個準備。幸好全家安穩度過春天的疫情,這瓶藥尚未開封。
進入12月,上海迎來防控政策調整后的首輪奧密克戎疫情沖擊。6歲的孩子率先感染,發燒到39℃。毫無準備的夫妻倆從藥箱里翻出了這瓶美林。孩子服用兩次之后逐漸退燒。
在孩子陽愈階段,阮莉芳和丈夫又接連出現感染癥狀。看到鄰居求藥的信息后,她還是決定將藥捐出來,留給更需要的老人和孩子。
類似的求助在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馨寧公寓8號樓業主微信群并不少見。將藥品留給更需要的人,成為鄰里的共識。近500人的微信群里,鄰居們相互分享藥品、共享疫情進展,打氣鼓勁的信息不斷刷屏。他們還約定,所有的贈藥都以無接觸的方式,放在袋子里掛在門把手上。
這是3月“大上海保衛戰”期間建立的微信群,鄰居們不再是一座座孤島,他們在群里凝聚起來,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馨寧公寓共有4500戶居民,近7800人口,是徐匯區最大的小區。37個門棟里,既有動遷安置房,也有市籌公租房。其中8號樓是該社區乃至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垂直社區之一,共有600多位居民。
高人口密度也意味著高傳播風險。
馨寧公寓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孫留俊告訴記者,本輪疫情沖擊波已于一兩周前抵達該社區,居委會接到了多個樓棟的居民報備出現感染。
阮莉芳記得,一個星期前有鄰居在群內自述被感染,他在群里公開了自身的情況,并提醒附近幾戶居民做好防備。但是人口密度太大,加上工作流動性等緣故,感染人數在不斷增加。現在樓中接近20%的居民自述出現感染癥狀。
隨之而來的是藥品需求的增加。
“似乎就是在一夜之間,需要的藥品都買不到了。”阮莉芳在孩子出現癥狀后,曾嘗試從外賣平臺購買藥品,但均無果。微信里也有幾個鄰居發出了藥品求助信息,希望獲得布洛芬和美林等退燒藥。
馨寧公寓部分微信群的聊天記錄顯示,求助者的需求藥品較為集中,多為退燒和止痛類藥品,居民共享的藥品數量也以片、粒為計。
參與藥品的共享者中,有多位自述是感染康復者。“愛心會傳遞下去的,大家都會好起來的。”4樓一位住戶在群里鼓勵大家。
除了馨寧公寓,上海多個社區都出現了居民自發共享藥品的現象,一些社區還自發組織“社區共享藥箱”,由居民提供藥品,優先給社區老人、有孩子的家庭使用。
社區排摸特殊人群
12月8日,上海市防控辦副主任鄔驚雷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市已要求各區摸清轄區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簡稱“六小類”),對轄區內嬰幼兒、孕產婦、長期透析患者、急危重癥患者等特殊人群(簡稱“四大類”)也要進行摸排,建立工作臺賬,完善應急情況下健康管理、閉環轉運、醫療保障等方案預案,對未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檔的老年人,特別是失能老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等行動不便老年人開展入戶調查,了解健康情況并做好信息登記。
占上海常住人口23.4%的“銀發族”是本輪疫情中的重點人群。
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中江居民區老齡化程度高達40%。據中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曹亞娟介紹,6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500名。在首輪疫情沖擊波抵達前,他們就根據“臺賬”摸排了“四大類、六小類”人群,同時6位目前在崗的居委干部,每人分配照顧近百名老人,每天通過電話等方式,跟進老人的健康狀況,對接他們的需求。
他們將3月份特殊時期形成的工作方法一直保留到現在,比如為孤老、獨居老人配藥、送餐等,這也讓居委會有機會及時了解老人的健康狀況。
“叔叔您喜歡吃哪個?”12月21日早上八點剛過,中江居民區居委會干部就走進居委會一墻之隔的一家餐廳里,拍下了菜單,通過微信發給正在居家隔離的老人許亞林(化名),供其選擇。
69歲的許亞林是社區里該輪疫情的首批感染者。他獨居多年,家人都已出國定居,日常用餐都是去餐廳堂食解決。感染后居家隔離期間,許亞林提出的第一個需求就是想買些菜,自己做做飯。
但是考慮到老人在感染發病期間可能更需要休息,居委會不建議他做飯,而是代為提供訂餐,并送餐上門。
居委會的建議很快得到了老人的應允。為了照顧老人的口味,居委會提供了兩種選擇:一是居委會周邊的餐廳,二是社區老年餐。居委會在訂餐時特地囑咐道,老人目前正在恢復期,希望在營養上能夠更加均衡,并且照顧到老人的飲食習慣。這些建議獲得了餐廳的支持。
居委會干部出現“戰損”,“第二梯隊”志愿者隨時頂上
“雖然我們居委會干部已基本全被感染,但我們還會全力以赴和我們回歸的‘第二梯隊’志愿者們,共同守護好包括老人在內的特殊人群。”中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曹亞娟說。
在徐匯,馨寧公寓居民區黨總支副書記張雯已經連軸轉了近兩個禮拜,眼睛里布滿血絲。她是居委會里目前尚未被感染的7位社區工作人員之一,其余一半的居委會干部因為感染正居家隔離。
張雯的丈夫剛剛從感染中恢復,兩個孩子提前放假,需要她輔導網課。她所負責的馨寧公寓小區正經歷疫情沖擊。臨近年關,除了應對疫情,其他社區事務也要正常開展。
近期的重中之重是為社區患大重病居民辦理節日幫困補助。這是華涇鎮推出多年的一項民生舉措,由華涇鎮出資、徐匯區民政局撥款,在已享受醫保和保險報銷的基礎上,由政府托底,進一步緩解患病人員大額現金支付部分給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也讓華涇鎮困難人員在節日期間進一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
為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辦理報銷的老人無需走進辦公室,只在門口遞給張雯一應材料,她做好登記,收取材料,用酒精消毒后將其返還——這一過程熟練且迅速。
79歲的周文芳幾乎是“壓哨”來辦理。“擔心被感染,疫苗也只打過兩針,除了買菜,我幾乎不出門。臨近辦理時限,才敢出門。”她直言,在新的防控政策之下,內心還是有些慌張,需要再適應。周文芳說,當前最大的需求仍是藥品。雖然現在沒有出現用藥中斷的情況,但還是擔心缺藥。
當感染波及居委會,“戰損”不得不發生時,居委會依然會想盡辦法響應居民需求,維持社區秩序的正常運轉。
“3月份之后我們已經有較為成熟的工作框架,除了每個樓棟建有微信群、有居委干部入駐,同時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也已經重返崗位或在待命當中。”馨寧公寓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孫留俊說,“社區居民相對應的家庭醫生、居住在社區里的醫務工作者也在承擔社區問診、宣傳的職能,盡可能的為正在經歷感染、內心有所恐慌的居民送去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