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穆瑀宸
編輯|陳秋
前端企業廝殺得如火如荼,上游供應商卻早已賺得盆滿缽滿。這樣的故事,如今正在新茶飲行業上演。
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鑫生活”)便是個中翹楚。近日,這家喜茶、蜜雪冰城、古茗、Manner、瑞幸咖啡、星巴克、麥當勞、漢堡王等眾多知名品牌背后的包裝材料供應商,更新了招股書,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2550萬股,募資約8.28億元,其中6億元用于年產3萬噸的PLA可堆肥綠色環保生物制品項目。
PLA指的是“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材料。恒鑫生活的主營業務,即是以原紙、PLA 粒子、傳統塑料粒子等為原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紙制與塑料餐飲具。隨著“限塑令”的實施和“雙碳”的推進,加之新茶飲、咖啡等賽道的熱度,恒鑫生活借勢PLA材料優勢迎來一波利好。
體現在營收方面,就是不斷上升的趨勢。在招股書數據中可以看到,恒鑫生活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達4.85億元,超過了其2020年全年的營收。
事實上,不止是恒鑫生活,田野創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田野股份”)、浙江德馨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德馨食品”)等新消費領域的供應商都在沖擊上市。此前,曾給元氣森林提供過赤蘚糖醇的三元生物(301206.SZ)和植脂末龍頭佳禾食品(605300.SH)已經搶跑上市。
“近年來,供應鏈企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新茶飲、咖啡、無糖飲料等消費領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連鎖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供應鏈企業屬于工業型企業,在獲得穩定的客戶后,很容易實現盈利。同時,相較于其所服務前端企業而言,供應鏈企業的成本和銷售費用更可控,因此獲得的利潤也比較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供應鏈企業們“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其大多也擁有業務產品單一、高度依賴大客戶、毛利率不穩定、創新力低等弊病。
那么,因新消費品牌而崛起的供應商們,能否滿足資本的期待?
一年賣出20多億只杯子
回顧恒鑫生活的發展史,其押中了兩個風口——環保和飲品。
恒鑫生活成立于1997年,原名為恒鑫印務,起初只是一家主營宣傳畫冊、資料等印刷品的印刷公司。2001年,恒鑫生活逐漸將產品重心轉向紙質餐具。彼時,紙杯在餐飲行業中逐漸被普及,恒鑫生活的創始人樊硯茹和嚴德平夫婦,看中這一廣闊的賽道,決定轉型,引入紙杯生產線。恒鑫生活也成為了國內較早將柔性版印刷用于紙杯生產的企業之一。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實施,所有商場、超市等零售場所均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一時間,各類塑料替代品興起,樊硯茹和嚴德平夫婦也敏銳地關注到可降解塑料這一新方向,彼時,恒鑫生活也開始自主開發定制PLA淋膜生產線,用于生產PLA淋膜紙杯。2013 年,恒鑫生活收購羅賓生化科技(汕頭)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安徽恒鑫”),結合其可降解塑料粒子改性技術,開發出 PLA 吸管、塑料杯、攪拌棒和餐碟等產品,拓寬了產品線。
但在當時國內的限塑令只局限在“塑料購物袋”方面,以環保餐具為主營業務的恒鑫生活的上述產品布局,并未給其帶來更大的“產業紅利”。在2010年拿到自營進出口權后,恒鑫生活依然以外銷為主,直至大約十年后,內銷才得以提升。
上述轉機定格在2019年,國內新茶飲行業迎來爆發。在此之前,恒鑫生活與星巴克、麥當勞、德克士、漢堡王、DQ 等國外品牌建立合作關系;而2019 年開始,瑞幸成為恒鑫生活的新增客戶;2020 年,恒鑫生活又新增喜茶、Manner 咖啡、益禾堂、古茗等客戶,而后,又增加了蜜雪冰城、Coco 都可茶飲、古茗等客戶。
另一大利好來自于2020年年初的限塑令,這一次的限塑令延申到餐具的使用上。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企業們對PLA材質餐具的需求暴漲。
恒鑫生活的產品銷量也借勢猛增。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恒鑫生活的紙杯銷量高達18.8億只,杯蓋有12.2億只,塑料杯也賣了近2.3億只。另外,其2019年內銷收入占比21.12%,這一數字在2021年增長為47.21%。
風口下的隱憂
乘著風口,背靠大客戶,恒鑫生活確實迎來了好的收益。招股書數據顯示,其2019-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44億元、4.24億元、7.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026.56萬元、2487.66萬元、8123.61萬元。2022年上半年,其業績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實現營收為4.85億元,凈利潤為6446.73萬元。
然而,報告期內,恒鑫生活的營業務毛利率(不含運輸、包裝費)卻呈現出下降趨勢。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從41.85%下降至34.88%。
對于毛利率的變動,恒鑫生活在招股書中表示,影響其主要業務毛利率變動的原因包括原材料與制造費用等成本變動,以及銷售規模與銷售結構變化等。
恒鑫生活產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為原紙和PLA 粒子。目前,國內原紙行業產能供應較為充分,但原紙價格受紙漿價格、供求關系等因素影響較大。PLA則以玉米、木薯等可再生的植物資源為主要原材料,相關原材料的價格走勢對PLA價格有較大影響;另外,隨著“禁限塑”政策推進,PLA需求將增加,亦可能推動PLA價格上升。
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2019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達162億元,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政府推動可降解塑料滲透進一步上升,預計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保持穩步上升,到2025年將達209億元。
除了上述原材料問題,行業競爭嚴峻也是恒鑫生活要直面的挑戰。與恒鑫生活一樣通過下游新茶飲、咖啡等業務拉動PLA產品銷售的,還有家聯科技(301193.SZ)、南王科技、富嶺股份等企業,這意味著市場份額被進一步瓜分。
而家聯科技已經于去年上市,是蜜雪冰城和必勝客的供應商。據其財報顯示,2021年,家聯科技營收同比增長20.28%至12.34億元,凈利潤則為7119.88萬元。
華萊士參股的南王科技則于今年8月IPO過會,擬在創業板上市。南王科技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其營收從6.91億元增長至11.95億元,凈利潤也呈現上升趨勢,從6400.18萬元增長至8401.52萬元。同時,南王科技的客戶則包括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華萊士、蜜雪冰城等。
今年7月首次披露招股書的富嶺股份也同樣擁有大力發展PLA業務的野心。富嶺股份的產品以外銷為主,但從2020年開始其已經在境內拓展茶飲品牌客戶。
與上述幾個同行相比,恒鑫生活的營收規模并不占優勢,且凈利潤也不如南王科技穩定,倘若其不能提高議價能力、提升毛利率,后期競爭的壓力將逐漸增大。
供應商排隊上市
事實上,環保餐具企業排隊上市,僅僅是快消行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消費行業的各類供應商們正在掀起一波上市潮。
今年10月,新茶飲的原料供應商蘇州鮮活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鮮活飲品”)宣布沖刺IPO;德馨食品披露招股書,擬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原料果汁制造商田野股份正在沖刺北交所。此前,主營業務為食品調味料的寶立食品(603170.SH);赤蘚糖醇供應商三元生物(301206.SZ)和植脂末龍頭佳禾食品(605300.SH)已經搶先上市。
“供應鏈企業經歷了自身迭代的過程,從一開始作坊式的‘小打小鬧’,到跟著前端品牌共同崛起賺的盆滿缽滿后,再順勢升級生產線和設備。他們變得比以前更強大了,關注度自然也有所提升。”菁財資本創始人葛賢通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供應鏈企業上市很大意義上是因為吃到了前端品牌的紅利,走資本市場的道路也算是“背靠大樹好乘涼”。而且供應鏈企業在某種意義上屬于“賣鏟子”的企業,在營收方面相較于新消費品牌端會更加穩定。
上述企業公布的招股書亦證實了上述觀點。例如,鮮活飲品早在2019年就實現營收7.87億元,凈利潤也在逐年增長。田野股份、佳禾食品等也在2019年至2021年有著不錯的業績。
然而,供應商們雖然提前享受到紅利,但是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也更大。
高度依賴大客戶就是供應商們所存在的弊病之一。在2018至2020年間,寶立食品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在40%-55%之間,其中百勝中國作為第一大客戶,在2020年間的銷售貢獻率比例達到了24.81%。德馨食品前五大客戶占其銷售額的50%以上已經持續了3年。
同時,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供應商分屬在各個產業中,相對比較分散。且供應鏈的門檻不高,中小玩家多,致使前端企業的可選擇性很大,競爭異常激烈。例如,瑞幸咖啡有著近200家供應商,而奈雪的茶更是擁有300多家供應商。因此,發揮好各個供應鏈的頭部效應尤為重要。
從各家供應企業的招股書中來看,供應鏈企業們到二級市場募資的目的高度統一,大多都是為了擴充產能,為未來新茶飲、咖啡等消費行業的持續爆發,提前積蓄力量,進一步打造規模效應,深化護城河。比如,恒鑫生活的募投資金應用于擴產與補流,重點建設年產3萬噸PLA可堆肥綠色項目。田野股份則主要用于椰子制品、風味糖漿、果蔬制品的產能擴產。
但在葛賢通看來,供應鏈企業想要維護競爭優勢,單純擴大產能是不夠的,更關鍵的在于提升人才和技術壁壘。“不斷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和降低成本,做出差異化的產品,從滿足客戶到引領終端快速迭代的客戶需求,才能在未來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