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作為獨家學術支持的2022【界面大健康論壇】在上海圓滿落幕。在界面新聞健康頻道記者黃華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黨委副書記閔建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宣傳處長朱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社會工作部主任傅麗麗、和睦家醫療上海地區市場及銷售總監邱智杰參與了主題為《醫院在社交媒體平臺做科普的公共意義》的圓桌討論。
以下為圓桌實錄:
黃華:各位好,再次感謝大家蒞臨我們的論壇,并且愿意在下午的時間跟我們做圓桌分享。我們即將要討論的話題是醫療機構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科普工作的公共意義。首先,我想請各位嘉賓用一兩句話的形式簡單來介紹一下自己。
閔建穎:各位聽眾、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閔建穎。在我的職場生涯當中,應該說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大概在二十五六年前就開始做醫學科普。那個時候,主要是寫一些“豆腐干”的文章,發表在報紙媒體上。現如今,我們有那么多的渠道可以做科普。我今天有幸來參加這個活動,因為我們確實趕上了做健康科普的好時代,我非常愿意在這里跟大家做分享,謝謝!
朱凡:大家好,我是瑞金醫院的朱凡。其實原來我是一名麻醉科醫生,改做宣傳或者說兼職來做宣傳也是因為科普。自己在做小醫生的時候,還曾經兼職做過《青年報》記者。記得當年寫的第一篇科普是仁濟醫院五官科王家棟主任的科普,因為我曾經是在仁濟醫院實習的所以比較熟悉,后來慢慢地越來越熱愛醫學科普,也走上了醫院宣傳的征程,也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我這些年的一些感悟。謝謝!
傅麗麗:大家好,我叫傅麗麗,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我之前是一名護士長,在十年前轉崗成了一名醫務社工。在我之前的護理工作當中發現有很多的病人,他們遇到了很多用醫學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比如說有的病人不配合治療,也有的病人因為家庭貧困放棄了治療,很多心理和社會的問題會影響醫療延續性的治療和服務。所以在成為一名醫務社工以后,我們更關注病人的需求,用病人能夠理解的語言,用病人能夠接納的科普形式,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恢復健康。今天很高興能夠和各位嘉賓一起來探討健康科普在全人類健康當中的作用,謝謝。
邱智杰: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和睦家醫院的邱智杰,我負責和睦家上海地區的市場跟銷售工作。可能大家覺得有點奇怪,怎么做市場、銷售的來聊醫療科普?在我們私立醫療里面,把醫療科普這個職能規劃在市場部的下面。在公立醫院大家知道有宣傳科,在私立醫院絕大部分的企業劃分在市場部。我們醫院有個專門的團隊,專門做內容創意、科普策劃,產出很好的健康板塊的內容。今天也榮幸來到這里,跟滬上非常知名的幾家大醫院一起學習、交流。
黃華:太好了,看來我們臺上的嘉賓陣容很豐富,有醫生、護士,還有做創意策劃的業內人士,再次歡迎各位。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次討論的背景。我們看到,疫情三年以來,公眾對于醫療科普信息的需求是在增加的。我們的網絡上有大量的對于疾病、傳染病、病毒檢測、疫苗這些問題的檢索。由此,也就產生了我們要討論的第一個話題,也就是,醫療科普的現狀是什么樣子?是不是一個足夠健康的狀態?或者說,它可能存在一些什么問題?以及產生這樣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閔建穎:我先拋磚引玉,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剛才說了,現在是做科普最好的時代。我先講一個小故事,在1994-1995年的時候,當時我還在瑞金醫院工作。不知道大家當時有沒有印象,之前我們膽囊、腹部的手術都是剖腹的,從那個時候開始,大概是在1993-1994年,有一位在腹腔鏡手術領域算得上是開山鼻祖的人物,就是瑞金醫院的鄭民華教授。當時我寫了很多相關的科普小文章。有一次我到食堂買午飯,門口的一個老護士長抓住我就說“你闖禍了,今天鄭醫生停診了。”我說,“停診跟我有什么關系?”她說,“你在《勞動報》上是不是寫了一篇文章說他是禮拜三上午開門診?”我說對。“但是今天好幾個病人拿著報紙來找他看病,跑到我們預檢掛號的地方吵,說你們報紙上寫的明明就是今天出門診,老遠來沒有掛上。”當時,護士長批評了我,但是我心里挺開心——我寫的“豆腐干”一樣的文章真的有人看,不僅有人看,我們的病人還以此為依據找對了方向來就醫。從那一刻起,我就覺得我們的(科普)工作很有價值,否則大家覺得做跟不做沒有區別,又或者是僅僅為了做科普而做科普。
在之后的20多年,我也離開過醫院的宣傳崗位,來到上海交大醫學院做宣傳工作。再回到醫院工作時,我覺得醫院的宣傳工作,更大的責任是把我們真正好的、專業的、科學的醫學知識及健康的知識傳遞給大眾。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對于科普工作來說特別好,一是有民眾的需求。最新的《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檢測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在過去十年當中增長的特別快,2012年是8.8%,現在是25.4%,從這個數字也可以看出民眾對健康知識普及的渴望是很大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們有這個市場去做,我們也應該做。
第二,我覺得國家也有這個要求。無論是我們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都提出了守護人民健康的要求,對于我們醫生、護士、醫院來說,就要做得更好。
第三,醫護人員也是有一定的動力。最近,上海市發布了本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將醫務人員健康科普工作納入工作實績考核內容,所以我們的醫務人員就有動力了。但是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如果一個外科醫生不會開刀,只會寫文章、做短視頻,大家會覺得這個人沒什么真才實料,只會耍耍嘴皮子,動動筆桿子,不適合做外科醫生,但是今后這個現象可能就會改變。在一個科室里,可能就是需要一兩個這樣的人才幫科室做一些正向的科普宣傳。
第四,我們的傳播渠道變多了。以前病人會拿著報紙來看病,現在沒有了,拿著手機就可以來了。現在很多的媒體,包括傳統媒體、自媒體,還包括新興的社交媒體等等,就醫、看科普的途徑越來越廣,形式也越來越多,對我們來講更應該去占領這個市場,我們不能讓那些吸睛的標題、熱門的話題把健康科普的節奏帶壞了,把科普的道路帶偏了。因為有些“科普”確實不科學、不專業,它的目的不在于普及健康知識,它是要搶占另外一部分市場,比如說產品、藥、器械的銷售推廣,所以我們更要占領科普領域。
回歸到仁濟醫院的具體實踐上來,仁濟做科普有氛圍。仁濟醫院是1844年上海開埠以后的第一家西醫醫院,也是全國第二家西醫醫院。仁濟醫院骨子里就有濟世天下的責任,從我們第二任院長合信編譯的《醫書五種》,把非常系統的西醫醫學知識普及到了中國;我們第一任華人西醫師黃春甫,在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推廣牛痘接種。我們翻看史料時看到,他為了普及牛痘接種做了很多的工作,每周去不同的地方,宣傳種牛痘有什么好處,向老百姓發傳單,這就是科普的雛形。我們還向社會宣傳外科消毒法、血吸蟲病防治……仁濟人將這些在骨子里、基因里鐫刻著的科普基因一代代傳承下來。這些年我們自己也做了一些探索,我們跟社區、學校、企業做了一些長期的科普合作,仁濟醫院自己的媒體平臺上發布大量科普作品,也與一些媒體強強聯合打造精品科普欄目。
我們自己還打造了一批科普品牌,比如在2020年創辦了“科普嘉年華”。做科普除了要有這份心,還真的要有那個力。如果你做科普沒有接地氣的語言,其實是做不好科普的。我們平時做科普,難點就在于很容易將科普做成了教科書,醫生說出來的專業術語,老百姓是看不懂的。
如果我們平時把這些專業術語都分解細化成日常就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老百姓聽到這些術語時就能很快形成概念。我一直記得當時帶著我做宣傳的胡老師在科普腹腔鏡手術時,思考如何讓老百姓知道腹腔鏡跟開腹的區別呢?他用了“鑰匙孔”手術來形容腹腔鏡手術,這就很形象了。只有鑰匙孔的大小,大家腦子里一下子就有了畫面。
但是,我們大部分醫務人員缺乏這種轉化能力和傳播技巧。為了提高科普傳播技巧,培養這種轉化能力,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科普工作,所以我們創辦了“科普嘉年華”活動,兩年來共征集超過250件作品。今年第三年,我們開辦了“仁人科普創造營”,前兩天剛剛結束評選。在116名選手中遴選出10位科普杰青和10位科普優青,計劃由他們每年創作出10個科普作品,每個人帶出5-10個年輕人做科普,科普的隊伍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今年的116個選手當中,已經創作出的成熟作品就有87個。這樣的科普氛圍,有利于我們創作出科學的、專業的、權威的、更接地氣的科普作品。
黃華:總結一下,閔書記其實是先從宏觀大背景的視角和我們分享了一下現在做醫療科普工作有哪些優勢,再從歷史到現在,為我們回顧了仁濟醫院做科普工作的歷程。我們再聽聽朱凡老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朱凡:剛剛過去的周末,我特別的繁忙,收到了大概5、60個電話,有來自于我們醫院醫生的,也有我的同學,他們打電話給我,是什么事兒呢?就是剛才閔書記提到的,上海市職稱晉升把科普也納入了要求范圍,以前科普是你愿意做、你熱愛它去做,但是現在把它從必要變成必須。這些醫生給我打電話90%的內容,因為瑞金醫院確實蠻喜歡做科普的,他們會說前兩年你幫我做電視臺節目的視頻有嗎?瑞金醫院今天就是醫生們最重要的日子,副高和高級職稱的競聘,我非常同意閔書記剛剛說的,這是做醫學科普最好的日子,我也覺得是最活躍的日子。
首先第一條原因,因為我們政策的支持。其實在2017年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呼吁了,在醫院所有的大會、小會上跟我們的醫生說,從現在開始一定要重視科普,為什么?因為在那一年發生了一件事,就是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的二等獎第一名,頒給了一本書科普書叫做《青光眼》,這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歷史上第一次給科普。我也反復說,科普非常重要,你們也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我們的青年醫生。我是怎么打動他們的?首先我以我自己為例,我女兒在6、7歲的時候經常發熱,當時我寫了一篇孩子發燒應該怎么辦?用我自己的從醫經驗。第一次發燒非常緊張,剛剛發燒就帶到醫院里看,結果反而造成了被傳染,在醫院里被其他的病人感染。第二次因為我自己聽呼吸音感覺沒什么,就沒有去看,沒想到是化膿性的扁桃體炎,必須吊針。當這篇科普發出去之后閱讀量都是幾百萬。但是更為打動我們醫院醫生的是另外一個例子,我說你們都要升副高,當你升完副高你要干什么?開專家門診,你開始要有自己的病人群體,你怎么去吸引自己的病人群體,做出自己的品牌?從科普開始。所以我每一年,當我們升完副高的名單出來,或者我們的高年資的主治醫生,我都會去主動找他們,我說這對你是必須的,我們每個醫生都要有自己的品牌,品牌的第一步要做科普。這個首先是政策的力量。
第二,剛才閔書記也提到健康中國的戰略,包括二十大精神里面都有。其實我們整個醫療從一個治療為主,已經開始在轉變到預防為先。預防為先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醫學科普的健康傳播,以前可能是醫務人員的責任心使然,大家擠出時間來做科普,當現在成為一個國家戰略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每一位醫務人員都應該挺身而出。
第三,是一個更加客觀的點,都說如今我們生活的是一個全媒體時代,每一個人最關注的重點,我想一定有健康問題,所以健康天然的就是一個流量之王。醫學科普天然就是一個流量的聚焦點,所以所有的新媒體和傳統的媒體都會特別喜歡來做醫學科普。
我想這一定是好事情。剛才我聽到主持人的提問里面說到底有問題嗎?還是有的,比如我這兩天蠻擔心的,就是剛才我們說到的職稱晉升里面對醫學科普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要2000字。我當時就在想,2000字有多少人能夠看下去?會不會嚴肅的科普會越來越多,反而會使醫學科普的傳播性和可讀性受到影響?第二,原來做科普的是真正熱愛做科普的這些醫務人員,現在從必要到必須以后,是不是會出現海量的科普,而導致我們的信息過載,使大眾在信息的接收和選擇上也會出現問題?第三,更為重要的是,我覺得現在的科普還是缺少一些規范。有這樣兩個概念,一個叫做專家科普,還有一個叫做科普專家,大家更愿意聽誰的科普?其實我們所有醫療機構,我們更推崇的是專家的科普。因為我們發現在我們做的所有醫學科普里面有絕大一部分是在辟謠,為什么需要辟謠?就是因為醫學科普的門檻太低了,好像會寫字,東拼西湊就可以做醫學科普。我覺得醫學科普最關鍵的問題還是需要有規范的系統、門檻,來使我們的醫學科普能夠得到更健康的發展。謝謝!
黃華:謝謝朱凡老師,朱凡老師不僅看到了國家戰略引領的需要,還看到了目前切實存在的一些問題。有請傅主任。
傅麗麗:剛剛兩位嘉賓已經介紹我們現在是一個醫學科普傳播非常好的時機。現在我們科普的傳播內容和形式有很多,有文字、有圖片、有繪畫,有視頻,也有相聲,現在還流行脫口秀。前一段時間我看到葛均波院士、鐘鳴教授都上了脫口秀,大家都非常喜歡。像這種形式多樣的形式,目的就是為了把專業的科普知識通俗易懂地讓我們的民眾理解,我們做科普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把這些醫學知識成為民眾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改變大家不良的認知和不健康的習慣。
前些年醫患矛盾、醫患糾紛非常多,我們仔細分析,很多在于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有很多患者從網上,或者從其他非專業渠道找到了一些所謂的專業知識,然后對醫療措施進行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把一些專業的理念能夠讓患者知曉,用什么樣的形式讓他們理解,這也是我們在做科普這些年經常會去反思的。
以前我剛到社工部的時候,我們會組織公益班車、公益課堂,請專家、教授在暑期開展專科疾病的科普講座。我們醫務社工要做的是評估,一是評估患者和家屬他們想知道哪些科普知識,二是評估科普傳播以后成效如何。有一次我問參加聽課的家長,剛才那位專家講完了以后,您學到了什么?家長說:“能聽這個專家講課可好了,我平時掛他幾百元的號可能他只能和我講幾分鐘,今天他講了半小時,但說真的,我聽完了還不太理解到底我該怎么做。”我們經常反思,需要用什么樣的形式讓我們的家長能夠更好地學習到這些專業的知識,我們應該以需求為導向。因為我是兒科醫院,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兒童,因此我們做科普地對象是針對兒童及其家長。我們面前的受眾是孩子,我們的科普需要講給孩子聽,孩子如果能聽懂了,那坐在孩子旁邊的家長也一定能聽懂。我們甚至規定了醫護人員講科普的PPT上需要有多少文字,要有多少圖片,現場要有多少互動,有的專家說我布置的任務比他平時給研究生講課還要難。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能夠用家長聽得懂的語言講授,在現場我們引導孩子和家長跟醫護人員互動,讓他共同參與。
我們科普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針對已經患病的病人群體,讓他們了解康復過程、治療過程或者疾病的轉歸和預后中的一些知識。另外一個是針對健康人群的,那就是疾病的預防知識,這塊工作也非常重要。特別兒童,這些年我們主要在做慢性病、罕見病的醫學科普,第二塊是做意外傷害的預防科普。我們發現很多的疾病沒有辦法預防,像白血病、腎臟病,發病機理非常多,你很難找到一個有效舉措去預防。但是意外傷害卻是可以預防,可以避免的。每年到了寒暑假車禍、溺水、燙傷、墜樓這些慘劇讓我們看了非常心痛。
我們做兒童傷害預防科普的動機也是因為我們醫院的鄭繼翠醫生,現在她也成為一名科普網紅。在2015年的時候,有一天我偶然在她的朋友圈看到一段文字“今天已經接收到第二個高墜傷的孩子了,原因是孩子坐在飄窗旁玩耍,窗沒有鎖住,孩子往后靠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如果提高家長和孩子的安全意識,教會家長在窗子上裝一個限位器,就算孩子在飄窗旁玩,因為打不開窗了,也就能避免這些慘案的發生。我就跟鄭醫生說你能不能把你在臨床上遇到的意外傷害事件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風險點在哪里,如何預防,哪怕一百個人里面有一個人因為看到科普的案例避免了孩子意外的傷害發生,那我們的工作都是有意義的。
于是從那時起我們開始從寫預防意外傷害的科普文章到創作科普的童謠,從編寫科普的繪本,再到我們的科普道具,我們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宣傳意外傷害預防的知識,我們還培養了很多科普小達人,讓小朋友自己學習了以后,去社區或學校里尋找有沒有一些安全隱患。這樣讓孩子、家長共同參與以后,從被動接受科普知識到主動傳播科普知識,從他們的意識提升到行為轉變,真正把正確的醫學科普知識內化到他們的生活當中。
現在的科普形式非常多,如何讓醫學知識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是我們接下來需要思考的重要工作。謝謝!
黃華:謝謝傅主任的發言。傅主任發言中有特別珍貴的一點——現在的科普內容來源是哪里,它是不是被大家真的需要,用什么樣的方式把它表達好。接下來聽聽邱總的觀點。
邱智杰:謝謝前面幾位老師的分享,我覺得公立醫院這塊做得特別優秀,我這邊從更多私立醫院的角度、從不同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們是如何看待科普這件事的。
第一,對于我們來說,科普的的確確迎來了風口,就像電動車的行業,是非常好。為什么?因為以前我也做宣傳工作,從三個角度講。(一)以前請我們的醫生寫稿子,比較辛苦,要關系好一點他才愿意花時間,因為他看病沒時間,還給你寫稿子怎么行呢?現在不行了,現在我們不給他拍視頻、推廣他不開心,積極性很高。再加上前面幾位老師提到的政府在評選醫生的職稱晉升方面又有非常好的條件,會再次加大他們的積極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科普的核心就是我們的醫生跟專家。(二)從市場工作的角度,或者宣傳工作者的角度來說,科普已經成為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跟職能,去觸達我們的客戶。為什么這么說?比較赤裸裸地講,我們做很多的推廣涉及到醫療廣告審批,你就不能明目張膽做廣告,又不能賣藥,都受限很多,因為我們的行業還是比較特殊的。我們這些部門就會把科普作為很好的載體,把信息能夠傳遞給客戶、患者、消費者等等。當然在傳遞的過程中,作為機構要做好把關,類似某田系比較狼性,反而會造成不良的效果。我們現在和睦家做的科普傳播還是比較正統,我們有專門的團隊把關醫療品質的傳播。(三)可能公立醫院院長比較忙一些,我們的管理層也非常重視。我記得我是2020年開始做和睦家的視頻號,當時在上海做視頻號的機構不多,因為那時候還不是流量的風口,大家還是以圖文公眾號的形式去推廣,叫做推文的形式。在很早時候我們的管理層發現受眾想要這種形式,為什么?消費者在變,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去看公眾號文章不太看內容了,我基本上看公眾號,看標題、排版好不好看,亮點看看就結束了。但是看視頻號,我每天晚上睡覺放松一會,看看視頻號,可能是各行各業的,吃的喝的玩的。我們把健康的信息基本上都以視頻的形式傳遞,而短視頻的形式是最佳的方式,短平快,拍攝方式都很方便,有比較專業的,我們也投入很多的人力、精力和財力包裝我們的專家們,讓他以很好的形態出現在手機屏幕上,也看到有些專家有很好的關注和流量。所以現在是非常好的黃金時期。
第二,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我們私立醫院在專業的深度,因為我們沒有院士,沒有博導之類的,我們打的策略更多聚焦在熱點,我們抓熱點比較快。最近上海11號HPV9擴齡接種,我們團隊馬上科普出去了,打了四價能不能打九價,或者九價打了一半,國外回來的能不能打,諸如此類的傳遞給受眾。我們私立醫院比較敏捷,因為我們有團隊專門運作這方面的工作,這是我們的優勢。
現在做科普也越來越卷了,對我們的挑戰更多是如何能夠,前面閔老師講的更專業、有深度的觸達給我們的患者或者老百姓。因為學科方面,我們怎么樣更好地去規劃,我們可能更多的是普通型的科普,專科型的病種,比較深的科普如何做,也是我們面臨比較大的課題。前兩天有一個企業跟我講,你們能不能幫我們員工,一個很大的全球石油公司,他要聽兒童的唐氏綜合癥,我說這個科目我們就沒有,這個就是我們的劣勢了。前陣子在疫情期間,很多企業找我們給他們做員工的直播,科普做心理健康,因為比較壓抑,這個就是我們比較擅長的。在這塊私立醫院也有我們的靈活性,但是我們也缺少一些深度專家的資源。情況就是這樣。
黃華:邱總為我們講了私立醫院做科普的思考,以及如何在商業社會讓科普這件事情能夠守正,并且專業、可持續。
其實剛剛各位發言都有說到做醫療科普這件事既是戰略需要,也是民眾需要。但這個事情可能還是需要一個方法論的。我們接下來就有請各位嘉賓和我們分享一下分發論問題,也就是如何具體開展醫療科普工作,可能有哪些方面要注意的。
閔建穎:剛才邱總講到了我們三家公立醫院都回避的一個問題。我們講做科普時強調要去偽存真,要引領科普的正確方向,同時我們也要推廣自己的學科,這個學科可能還不是醫院內的強勢學科。在沒有深耕科普領域時,其實我們都知道媒體來找我們要做新聞的時候,往往是你這個學科最強的。
在自媒體迅速發展、健康科普受重視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做科普,只要你有這個心就能做科普。科普工作的本質一方面是向老百姓傳遞正確的科普健康知識、醫學知識;另外一方面是宣傳醫院及學科,就像剛才朱凡講到的,當你成為一個科普達人,成為一個網紅,成為一個標簽的時候,你就會代表這個醫院的學科。當大家提起這個人時,比如說鄭民華教授,提到他,人家就會想到瑞金腹腔鏡。我們現在面臨的現實情況是,大家并非為了做科普而做科普,而是有評價的體系,有一定的宣傳需求。
從醫院角度出發,我們是有審核機制的。舉個例子,我是一個基層的醫生,想發布我的科普作品,首先要通過科主任審核,科主任確認好后才通過系統發送到宣傳部門。這篇文章、這個作品需要由科主任把關。科室黨支部、宣傳委員、通訊員同樣可以把關。科普作品通過這樣的兩審制度審核后發布,確保了專業性和準確性,這是前提。
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再來探討科普知識是否能被大眾接受。今年,我們與上海電視臺合作,通過《醫聊家》節目,推廣科普知識。選擇科普作品時,我們從多個角度出發考慮,比如上級單位的科普指標、科普怎么為醫院的運營服務。
我們的宣傳工作、科普工作始終緊緊圍繞服務醫院發展。我們的科普如果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在社會層面站得住腳,另一方面能夠在醫院發展中切實為科室服務,這樣的科普是有價值,且有市場的。
黃華:謝謝閔書記。閔書記先和我們強調的是,科普首先要夠專業,然后要讓公眾可接受;并且,科普工作還是要為醫院服務的。有請朱凡老師。
朱凡:感覺閔書記從院領導的角度比較高屋建瓴地講了一下醫學科普怎么樣為醫院的重點工作服務,其實這個確實也是我們每一家醫院,或者說每一個做醫學科普的人需要考慮的。
我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說,我們瑞金醫院在做醫學科普的時候,主要考慮哪些問題。其實現在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微信也好、抖音也好、小紅書也好,流量的關注點都分散了,如果要一個微信做10萬+還是有點難的,但是對于醫療機構來說又不難,為什么?當你做一篇好的科普,分分鐘就是10萬+。在瑞金醫院我們2013年開始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也是從2020年,抖音,應該說字節跳動對我們非常友好,給我們轉流量,所以我們做的也比較早。抖音、小紅書我們都是從醫學科普,是作為最先探路的。
在做醫學科普的時候,我想我們首先考慮的是選題,我們的選題第一是配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剛才邱總說的我們也在做,比如說做好解釋工作,比如說三輪的間隔,比如HPV,我們也做了一篇“四價的疫苗打完以后九價的還能打嗎”,包括閔書記剛才說的這個星期我們爭議最多的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到底要降還是不降”,我們因為瑞金醫院是高血壓研究所,所謂當仁不讓。在說降的那天晚上,我大概已經打了十幾個電話了,因為我知道這一定是個爭議,所以我已經搞清楚,第二天我會非常嚴格地來篩選這些媒體,哪些我們可以說,哪些媒體我們不接受他的采訪。我們更重要的是要跟老百姓解釋清楚,為什么有人提到130、80,這個確實跟我們之前說到的預防為先的國策是有利的。為什么國家衛健委又出來辟謠還是140、90,原來是因為140、90都只有15%的順從性,所以降到130、80可能會有一點過于激進了。國家的政策是我們所有醫療機構當仁不讓應當做科普的源起。第二,緊跟時令熱點,趁熱點、接地氣,也是我們做的特別多的。我當時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宣傳處一共6個人,每當有熱播劇出來,或者好幾個熱播劇,我會分配不同的人看不同的劇,因為沒有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是沒有醫院的,也沒有一個故事是沒有醫療的問題。我記得當時最火的是《延禧攻略》的時候,正好有一個高貴妃燙傷,前面一天晚上看完,我們第二天就推送,結果高貴妃本高就在我們的官微下面留言,也是分分鐘10萬+,也撬動了其他的媒體繼續跟進。第三,回應患者的疑問。我們每個公號的背后是可以留言的,這些留言我們是非常關注,因為都是我們老百姓最想知道的問題,基本上這些留言我們會根據它排一個表,來回應社會的關切。這是從選題來說。
從內容來說,我想抓人、好懂,首先一定是直奔主題,邏輯清晰的,絕對不去考驗讀者的耐心。現在大家如果看抖音,發現有些人前面50秒都在不知所云,請你點贊以后才開始說干貨,我們不是,公立醫療機構每次直奔主題,講清楚今天醫學科普是干什么,解決什么問題。第二,語言通俗和幽默,不啰嗦,絕不模棱兩可。葛院士推出的新視頻,我們有一位叫陳楨玥醫生,她平時看上去還挺冷的,是個挺高冷的大美女,沒想到她說脫口秀那么好。她的視頻昨天跟我說轉發量百萬+,閱讀量上千萬了,當你語言幽默的時候一定能夠做到傳播更好。第三,科普的準確性。我前面也提到了,專家的科普最大的特色一定是準確,要把它說清楚。所以我們瑞金的科普有一個特點,經常后面會放很多引文,文獻的檢索和出處。第四,打比方,說人話,專業術語一定要通俗表達。真的來說醫學的科普還是蠻有技巧的。
從版面,我們瑞金也非常重視。我們宣傳處除了像我是醫生,還有些中文系畢業的,新聞系畢業的,還有美術系畢業的,為了看這個版面,一定是干凈,并且我們要求審美高級,所有的布局、結構、顏色的選取都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是一個讀者輕閱讀的時代,所以我們文字表達一定是圖片化的,我們讓科普的文章要有節奏的跳動起來。這是什么意思?我們人的視線在看文字的時候不會一行一行往下看,所以我們可能每隔5-6行就會用顏色讓它跳出來,有一個點的詞匯吸引你不斷往下讀,但是重要的是“字不要多,字不要多”,看到2000字的時候我當時想,完了,這怎么做。
重中之重是標題的選擇。我們每天的官微,我要求每個人至少想一個標題,我對我自己的要求是想三個,所以我們每天的標題有10個,在這10個當中再來想哪個是最能吸引眼球的,說大實話的標題我們一律不通過,一律是疑問句、設問句、短句,比如說什么水果的熱量最低?以前可能會說某某某水果,我們會加上“萬萬沒想到原來是它”,其實有一點標題黨,真的在海量科普閱讀的時候,你會覺得標題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們現在的“冬天到了,你洗澡的節奏對了嗎”,這個當年也是我們一推出去變成了全網的爆紅。我想瑞金醫院做科普的時候還是非常用心的,和我們的私立醫院一樣的,包括閔書記說的,以前我們的科普文章就是單獨的科普,后來我想不行,這個好像有點浪費了,所以我們會把這個病的專家門診全部放在我們的科普后面,也是希望能夠達到一個為我們中心工作服務的功能。謝謝!
黃華:謝謝朱凡老師,能看得出來一定是在一線工作,才能從實操層面如此細致地教我們如何做科普。有請傅主任。
傅麗麗:剛剛閔書記和朱老師說了我們在醫院當中是怎么樣從頂層設計開始發展醫學科普。我們做科普有很多的作用和目的,從實操層面我們還是要關注的一點就是以需求為導向。我們做科普不僅是順應著醫院的發展需求,也要順應學科和專業發展需求,另外還需要考慮醫生的個人發展需求。當我們醫生把醫學知識通俗易懂地講給患者聽的時候,也是在和患者建立信任關系的過程。很多科普做得好的醫生,他和患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融洽的。
很多醫生做科普是因為看到這些病人,因為不知道怎么照護,發生了一些并發癥、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很著急,所以急切地想把這些正確的理念傳播出去。很多的醫生坐科普都是基于醫生對于專業的認可和對于病人的熱愛。
我們還要關注的是患方的需求。特別是科普的內容、形式和掌握的程度,我們做科普的目的不是要讓病人完全掌握這些專業的技能,而是要讓病人有一個正確的選擇。
我們除了需求為導向,還有一個是需要多方共同來參與的隊員合作模式。多方參與的主體除了醫院內的醫生、護士、檢驗、麻醉等等各個學科領域都要參與到科普傳播當中來,還包括社會大眾、愛心企業和學校。我們現在很注重醫教結合,我們意外傷害預防的科普課程就和學校合作,到學校里建立了科普社團,給學生們培訓了意外傷害預防的知識,再由班級衛生委員回到他所在的班級里把這些科普再傳播出去,這樣也讓我們科普傳播的面能夠更廣。
我們剛才說到參與主體當中,患者和他家屬的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行為對于健康都有一定影響,所以患者自己也要參與到疾病的康復和疾病的預防過程中來。
我們在2015年的時候就啟動了兒童醫學體驗館的建設項目,我們和地鐵站共建,將夢想醫學院建在我們醫院旁邊12號線顧戴路站里,也是將地鐵作為共建主體參與到我們的科普當中來,借助地鐵快速傳播的載體,把我們的醫學科普傳播出去。我們讓小朋友穿上小白大衣,模擬小醫生,學習科普知識,通過互動式、體驗式、參與式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夢想醫學院里學習醫學科普知識,消除對醫院的恐懼,產生對醫學的興趣,學習健康的理念。在現在的大健康時代,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整合更多社會資源,讓我們把醫學科普更好地傳遞。謝謝!
黃華:謝謝傅主任,傅主任補充說到了多方的需求,包括醫生的需求、患者的需求、不同科室地需求,以及社會上更多主體地需求。有請邱總。
邱智杰:前面幾位嘉賓分享的很多,我稍微談談在做科普的時候,最重要的對我們來說我非常贊同閔老師說的就是一個專業、安全。因為對于受眾、群眾來說,你傳遞的醫學知識要正,要官方,所以在內部我們都會有一個審核的機制,這個審核機制也差不多,我們宣傳市場同時負責一些商務、廣告詞的用語,科室會把關專業的出處,這樣出去的品質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因為這個也涉及到宣傳,像我們私立醫院是受到監管部門比較重視的,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注重這一塊。
第二,做科普這件事情還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我也不是學醫的,也沒有學公共管理衛生等等專業,但是在醫療行業從業之后,我天天看稿子,看科普,大家問我什么病掛什么科,我挺熟悉的。這就是我們健康中國的戰略,大家都能夠了解到醫學的知識,做到預防,最終不希望大家看病已經晚了,還是做到預防。如果有病做一些術后的康復,自己在家里運動等等還是非常重要,這件事情對機構來說,對我們私立醫院,對患者端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第三,我們和睦家做科普的時候有一些策略和分工。一般全年都會排一個推廣的宣傳計劃,按照每月,大家知道有很多高血壓日、乙肝日,我們根據不同的主題策劃好,需要提前準備稿子,無論是視頻,還是圖文,還是直播,現在直播也非常流行,各種手段跟方式都會去做,所以我們會排一個(計劃表)。其次更重要的,我們對出品的品質,我們內部不停地迭代這些標準之后,開頭是一鏡到底,故事是一鏡到底還是有些互動比較好,還是做動畫形態,我們在企劃方面想蠻多的心思。包括在收尾,是不是放個二維碼,大家看的感興趣可以掃一掃,這是老板的考核,叫轉化率。但是我們還是有合規性在里面,讓客戶能夠觸達到我們,我們只是做觸達,在這方面還是有一些技巧跟打法在里面的。
黃華:再次謝謝各位!不僅謝謝大家愿意坐在這里如此真誠地和我們分享,也謝謝大家在日常科普工作上用了很多心思,付出了很多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科普工作會越來越好的。我們這場圓桌就到這里。
評選及論壇參與,歡迎聯系2022【界面大健康論壇】組委會:
會務組:
程女士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劉女士18611097176,liuliying@jiemian.com
媒體組:
錢女士18017751658,qiancheng@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