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業向來就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疫情以來更是被推到了所有人都關注的程度。我國人口基數大,伴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和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對大健康的需求不斷攀升,大健康市場規模隨著需求愈加龐大。根據國家相關規劃,截至2020年,“健康中國”帶來的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超10萬億元;2030年將超過16萬億,是目前市場規模的3倍,未來十年將是大健康產業的黃金十年。
11月16日,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作為獨家學術支持的2022【界面大健康論壇】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以“向善而行,健康常春”為主題,聚焦后疫情時代的商業與倫理,深究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精神原動力,分享關于健康行業的過往經驗及未來展望。
主辦方致辭
界面財聯社總編輯張衍閣在致辭中表示,“危”與“機”總是相對而生,近年來,大健康產業獲得了超越以往的關注度,尤其在疫苗研發和醫學影像領域,中國企業在客觀上得到了高速發展的機遇,在創新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等領域攻堅已久,厚積而薄發。2022年開局以來,國產藥的出海并未停下步伐,對新材料與新制造的探尋未曾改變,對提供更好醫療服務的追求也并未降低。對個體來說,醫療科普的開展讓醫療和醫學與我們不再遙遠,我們開始重視健康意識,我們開始重視生命起點與終點的尊嚴。
崔大祥:醫工融合:促進大健康技術的發展與轉化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醫工融合分會會長,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大祥在演講中指出,醫工融合要堅持四個面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醫工融合是創新發展的必經之路,保持多學科交叉發展的趨勢,堅持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面向人民健康。納米技術在主動健康、實時在線監測中具有廣闊的應用,機器學習能夠提高呼氣預警、早期篩查、診斷的精準性,結合物聯網的遠程呼氣監測系統具有社區推廣價值,多功能納米探針及納米藥物具有臨床轉化價值,未來的突破就是醫工融合產出創新的成果。
李瑛:生前預囑與安寧療護 守護生命最后尊嚴
深圳市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會長李瑛認為,現代醫學科學的進步,征服了許多過去無法治愈的嚴重疾病,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質量和壽命,但如今它的目標不再如此清晰,它的授權已變得模糊與混亂,逐漸浮現出關于思考什么是生命意義的問題,醫學應當順勢而為,明確醫學的目的和邊界。此時,生前預囑和安寧療護的意義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生前預囑是在生命末期主動行駛生命權的行為,守護生命最后的尊嚴。簽署生前預囑是對自己生命的珍惜和熱愛,也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另一方面,安寧療護有利于醫學界和整個社會加深對醫學的理解,避免醫學走向唯科學論的深淵。安寧療護的實施保持了醫學的完整,“身心社靈”的全方位照護,讓病患及其家人生死兩相安。安寧療護需要遵循三個原則,即重視生命并承認死亡是一種正常過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臨終痛苦和不適的辦法。
圓桌論壇1:健康產業園區如何構建良好營商環境
圓桌論壇1圍繞《健康產業園區如何構建良好營商環境》這一話題進行探討。由界面新聞健康頻道報道總監謝欣作為主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EED項目學術主任及執行主任蔣展,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殷建國,楷拓生物聯合創始人、總經理任科云,尚信資本董事長、上海分值醫學科技執行董事劉響東擔任嘉賓,圍繞健康產業園區的營商環境,探索健康行業良好環境的構建。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EED項目學術主任及執行主任蔣展指出,醫藥研發周期長,研發的效率也在不斷降低,投資未必有回報,這是生物大健康領域的痛點。改變投資模式、園區模式,是發展的一大出口。提升服務的專業度、廣度、新度,應對企業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細分行業,統籌系統深入支持。利用科學評價體系,消除投融資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跨過資源有效配置的瓶頸,降低企業研發周期、政策疊加資本周期帶來的挑戰。同質化的項目被清退,整個市場才能持續平穩前進。提升數字化的手段,系統科學的支持不同周期、不同細分企業;做系統化的工程,加強人才的培養,進行團隊人才的搭配,促進健康產業園的大力發展。
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殷建國在圓桌討論中表示,BioBAY為入駐企業不僅能提供高標準的生物醫藥實驗室、中試場地、生產場地等先進與完善的硬件條件,還免費提供各類軟性服務,例如尋找資金支持、為企業合作牽線搭橋、政策解讀服務、臨床轉化對接等,在幫助企業的同時也進行產業培育。他還提到,隨著園區內企業的增加、物理硬件設施的增多,BioBAY為了更好地管理,首先推出了“中央廚房式服務”,設立“中央呼叫中心”,全方位全天候地為園內企業提供各類服務。
針對當下產業發展形勢,他表示: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正常的行業周期,社會發展最終的走向是螺旋式上升的。生物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們不僅以樂觀的心態應對寒冬,更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企業“溫暖過冬”。BioBAY一直秉持初心,與企業一起共克時艱。
針對產業園的發展,他表示:BioBAY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我們看重科學,愿意與前沿的科學家一起探索未知;另一方面,我們也非常關注產業界,尤其從大型的跨國外企出來的企業家,他們很有經驗,是非常好的產業化人才。我們今天之所以成為BioBAY,是因為在這里成長出了一批一流的產品和一流的企業,這也是自始至終我們堅守的“價值”選擇。
楷拓生物聯合創始人、總經理任科云認為友好型園區對新技術包容度、產業集群發展是利好的,對于創新型企業,特別是聚焦細胞基因治療、核酸藥物等前沿領域的科技屬性強的企業,在選擇園區時會注重產業集群企業的產業認知、創新能力、產服能力、金融分級評價體系等方面。而針對融資這塊,園區可以為企業融資進行背書并幫助引薦,通過科學的金融分級的評價體系對企業進行多維度評價,為資質不錯的企業提供指導,幫助其抵御金融風險及降本增效,在資本的不同階段給到扶持,這樣也能幫助企業獲得良好的市場口碑和認可。工業園區通過信息化資源共享輸出給需要不同階段的企業,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非常良好的共振的環境。
尚信資本董事長,上海分值醫學科技執行董事劉響東認為,園區是有力的平臺,是中國特色的中國經濟的推進器。園區是集環境、生態鏈、集聚效應于一體的,生態培育、能夠留住企業,資本進入加速企業孵化、優化,形成產業集群,與企業相互促進、互為循環。產業園本身的小生態,與中國的醫改大生態、大背景,形成良性的、共贏的發展平穩向前。企業本身技術、科技,加上產業鏈的支持,政府的引導基金,進行合理產業布局,快速對接到資本,促使園區在生態中起到轉換、循環的作用。加強不同園區的相互合作,形成區域時空上的維度拓展;提升數字維度大大提高要素轉換的效率,通過科技手段對園區運營加持。
張連山: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現狀、趨勢與挑戰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連山認為,近年來,國內醫藥生態環境發生不小的變化,集采與國家醫保談判正在倒逼傳統藥企創新轉型,加之2022年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整體趨勢放緩,面對“生存挑戰”,依賴于仿制藥的傳統藥企的轉型策略已經箭在弦上,新藥研發模式需要在有限的資源中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藥品注冊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改革,提高審評審批速度與質量,更多新型領域指導原則出臺,規范和指明行業發展方向,加速了新藥創新進程。從新藥研發管線布局來看,國內新藥靶點布局較為集中,免疫細胞治療開啟商業化之路,雙抗布局側重于PD-1/L1,ADC藥物研發火熱,產品出海迎來突破,創新技術平臺支撐同步推進,機遇和挑戰并存,生物醫藥行業創新任重道遠。
胡堯:水滴醫藥創新探索——以百萬患者為中心,大幅度加速新藥研發、高效助力數字化營銷的解決方案
水滴公司聯合創始人、醫藥創新事業部總經理胡堯表示,隨著水滴公司這幾年的發展,圍繞著“用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始終致力于“保險保障”“大病救助”這兩大板塊的打造。基于水滴的系統能力和服務能力,為幫助解決病患者在大病、特病、罕見病領域里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水滴公司也在逐步探索和醫療行業的合作,開始打造“醫藥創新”板塊,專注于病患者的院外全病程服務管理、助力藥企高效和精準數字化營銷、加速申辦方的臨床研究的數字化臨床CRO平臺,以服務百萬患者為中心,大幅度加速新藥研發,高效助力數字化營銷。他認為,水滴發展醫藥創新業務,不僅可以為大病患者提供更多服務,而且從行業看,能幫助合作藥企提速增效,從更宏觀的層面看,可以助力生物制藥產業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圓桌論壇2:醫院在社交媒體平臺做科普的公共意義
圓桌論壇2以《醫院在社交媒體平臺做科普的公共意義》為題展開討論。由界面新聞健康頻道記者黃華擔任主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黨委副書記閔建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宣傳處長朱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社會工作部主任傅麗麗、和睦家醫療上海地區市場及銷售總監邱智杰參與這一環節的討論。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黨委副書記閔建穎從民眾需求、國家政策引領、醫護人員動機以及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四個方面分析,指出現在是做科普最好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做宣傳科普,搶占宣傳陣地是必要的。在這個人人自媒體的時代下,閔建穎認為公立醫院開展醫療科普工作,一定要在保證科學專業的情況下,力爭創作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事實上,醫院的醫療科普工作最終也是面向市場的,所以閔建穎指出醫療科普一方面要能為醫院創造價值,另一方面要能在社會上站得住腳。在這種情況下,科普工作才能被醫院內部、社會大眾接受,從而實現為醫院、為大眾服務的目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宣傳處長朱凡表示,在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與相關政策力量的支持下,當下社會的主流觀念已從以治療為中心轉變為以預防為中心。而事前預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醫學科普。不僅如此,醫學科普對醫生也是有益處的。每一位醫生可以從科普開始做自己的品牌,拉近與病人的關系,聚攏屬于自己的醫患群體。所以,現在是做醫學科普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火熱的時代,科普已從必要變成必須。但與此同時,目前的醫學科普也存在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她提出當下社會急需更為系統的、規范的醫學科普。此外,她還提到瑞金醫院作為社交媒體平臺上醫學科普的探路者,對醫學科普在網絡上的傳播總結出熱門選題、幽默通俗的語言、生動清楚的版面設計以及抓人眼球的標題這四大要點,通過這四項要點能夠更好地進行醫學科普的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社會工作部主任傅麗麗在分享中指出,目前醫院科普傳播的形式有很多,科普的目的是讓民眾能夠容易理解醫學專業知識,改變不良的認知和生活習慣。與此同時,醫院也在不斷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做更有效的科普傳播。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近年來一直在做慢性病、疑難罕見病的科普以及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倡導,通過視頻、童謠、繪本等形式進行生動有趣的科普,讓科普真正走進家長和兒童。除此之外醫學科普還應以需求為導向,關注大眾健康促進的需求、醫院和學科發展的需求、醫護人員職業成長的需求、患方和其家屬的康復需求,了解不同人群對科普教育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將被動接受化為主動參與。科普想要取得好的成效,需要多元主體共同參與,醫院內部各學科的通力協作、醫學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合作、學校和社區的合作以及患者和家屬的參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多所學校醫教結合建立科普社團,與申通地鐵合作打造夢想醫學院━兒童醫學體驗館等形式,讓醫學科普的傳播面更廣。
從私立醫院的角度出發,和睦家醫療上海地區市場及銷售總監邱智杰指出醫療科普是一個將醫療信息傳達客戶的載體,而面向大眾做科普最重要的是專業和安全。特別地,像私立醫院這樣受監管力度較大的機構,傳遞高品質、職業化的宣傳作品也是必要的。基于此,和睦家設置了專門的內容審核團隊,嚴格把關。隨著醫療科普逐漸“內卷”,私立醫院未來的醫療科普也將從專業深度、學科規劃方面入手,向大眾傳遞更深刻、更全面的醫療知識。此外,在談及醫療科普的方法論時,邱智杰也指出科普要有分工,內容講究規劃。如,每個月設置重點宣傳內容,敏銳抓取熱點話題,并以不同宣傳形式進行迭代,提高觸達率、轉化率。
論壇現場還隆重頒布了2022【常春獎】、2022年度醫療健康行業CEO終榜榜單,在現場與會嘉賓的見證下,獲獎企業和個人榮膺而歸。感謝他們為大健康領域做出的貢獻。
【界面大健康論壇】已經成功舉辦2年,始終關注大健康領域最新動態,關注行業最新資訊。界面新聞今后將繼續深耕健康領域各賽道,為品牌與企業提供大健康市場的全面洞察,助力大健康產業持續發展。
往屆回顧:
2021【界面大健康論壇】專題>>>
評選及論壇參與,歡迎聯系2022【界面大健康論壇】組委會:
會務組: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劉女士 18611097176,liuliying@jiemian.com
媒體組:錢女士 18017751658,qiancheng@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