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進行了8500億元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部分對沖本月到期的10000億元MLF,利率維持在2.75%不變。
對于縮量續作MLF,央行在公告中稱,11月以來人民銀行已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在本次MLF操作前,有分析師曾預期央行可能會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式置換到期的1萬億元MLF,但今日來看降準預期落空。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央行未采用降準置換MLF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降準置換到期MLF對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作用有限,而引導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在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
“據我們測算,即使通過降準全部置換1萬億元到期MLF,最多為銀行節約成本113億元,而銀行下調活期存款利率5個基點,即可降低資金成本約440億元。可以看到,9月商業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其中也包括了活期存款利率下調。這樣來看,如果要推動LPR報價下調,動用降準工具的必要性不大。”他說。
其次,王青認為,出于穩匯率的考慮,當前監管層對實施降準或較為慎重。第三,多數情況下降準均事先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等形式提前做出安排,央行后續正式宣布。“截至目前,公開渠道未現類似安排,這實際上在很大程度預示了11月降準置換到期MLF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他說。
德邦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補充道,當前降準空間面臨“最低存款準備金率”的隱性制約。他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5%或是央行降準的隱性下限,理由是2021年7月以來,降準的惠及面均不包括已經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比如,今年4月,央行在降準0.25個百分點的公告中明確“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4月份全面降準之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已經低至8.10%,和5%這一或有隱性下限相比僅有3.10個百分點的差距,常規降準的正常化貨幣政策空間已經狹窄。”蘆哲指出,從最近四年“降準”次數來看,2018年降準2.5個百分點、2019年降準0.5個百分點、2020年和2021年均是1個百分點,2022年迄今只有0.25個百分點。
蘆哲進一步表示,從2023年前10個月的MLF到期量分布來看,明年一季度有1.2萬億元MLF到期,最高點是在1月份,有7000億元,二季度至三季度MLF到期量則較小。“如果以MLF到期量作為降準的必要性指標,那么明年一季度或是降準的時點,隨著時間推移,降準的必要性也在下降。”他說。
截至目前,MLF利率已經連續三個月不變,由于MLF是LPR的定價之錨,下周一LPR保持不變的可能性較大。
不過,王青認為,5年期LPR報價依然有一定的下調空間。他指出,9月,商業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而且下調幅度整體上明顯大于4月那輪,這意味著近期銀行資金成本會出現較大幅度的邊際下行,增加報價行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
此外,他表示,當前商品房銷售回暖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房貸利率仍然相對偏高。雖然今年以來,5年期LPR報價經過三輪下調后,居民房貸利率下行較快,一些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已接近或略低于2009年8月的歷史最低水平。但是,衡量房貸利率高低不能只看絕對值,還要看其與同期經濟增速的對比。考慮到2009年前后我國經濟增速總體保持兩位數,這意味著當前我國中性利率水平已有所下降,與之關聯的合意房貸利率水平也在相應下行。
“著眼于四季度及明年初穩增長、控風險,推動樓市盡快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我們判斷監管層近期將引導報價行下調5年期LPR報價,其中最早有可能在本月21日落地。”王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