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盒飯財經 劉星志
編輯|趙晉杰
一則傳聞讓國內兩大“果鏈”行業龍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股價走勢。11月9日早盤,歌爾股份開盤一字跌停,報20.72元/股;立訊精密則開盤大漲4.62%。
事情起于11月8日晚7時左右股吧社區流傳的一則消息。根據網傳截圖,該傳聞核心有兩點:第一,歌爾股份AirPods不良率造假三年;第二,立訊精密會拿到80%蘋果訂單。該傳聞還稱“歌爾突發利空,說是晚上發公告”。
傳聞在股吧社區瘋轉的同時,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歌爾濰坊工廠裁員相關短視頻也開始流傳。一條視頻顯示,11月7日開始,歌爾濰坊工廠大批員工陸續提著行李離開工廠。發布視頻的賬號認證信息為“青島金三迎勞務服務有限公司”,視頻錄制者稱11月8日一個下午,在工廠門口已經發出去2000多張招工傳單。
該公司人士向盒飯財經表示,歌爾濰坊工廠已經停止招聘。“那邊都已經停工了還去干嘛?”據澎湃新聞報道,歌爾股份近期已不再招聘臨時工,但正式工仍在招聘,不過月薪有所下調。
另一家勞務公司負責人向盒飯財經透露,歌爾濰坊工廠離職2-4萬人。“浙江嘉善立訊電子還在招人,可以從濰坊免費發車接人。”
傳聞發酵兩個小時后,11月8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目前與該客戶的其他產品項目合作仍在正常開展。
歌爾股份預計,本次業務變動影響2022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33億元,約占該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2%。“該事項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仍在評估中。公司將盡快推動相關評估工作,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歌爾股份對外解釋說。
11月9日凌晨,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推特發文稱,根據其調查這款產品可能是蘋果的AirPods Pro 2,歌爾股份暫停生產較可能是因為生產問題,而非需求問題。
郭還表示,為填補生產缺口,第一供應商立訊精密已擴產并取得所有AirPods Pro 2訂單,成為AirPods Pro 2獨家組裝廠商,估計2022年四季度AirPods Pro 2出貨量2000萬左右。
此外,還有傳聞稱歌爾股份將被踢出“果鏈”,并面臨罰款,歌爾股份相關負責人在回應《證券時報》時表示,“‘踢出果鏈’明顯是謠傳,公司只是應需求暫停客戶一款產品,其余的項目都在正常合作。包括罰款多少億的傳聞,都是不實信息,公司還在評估具體損失,會及時公告。”
歌爾股份已經不是年內第一家傳出被踢出“果鏈”的廠商。早在今年5月份,韓國媒體The Elec就曾報道,京東方因改變OLED面板的設計標準,導致良品率達不到蘋果要求,而被蘋果暫停供貨。
國內“果鏈”廠商為何頻頻遭遇蘋果砍單事件?在產業觀察家、丁科技創始人丁少將看來,癥結恰恰出在代工廠利潤太過薄弱上。消費電子代工廠處于整個電子信息產業鏈微笑曲線的谷底,“為了提升利潤,(代工廠)在品控方面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
國內的“果鏈”企業中,歌爾股份是絕對的元老。2009年蘋果正式進入國內市場,僅僅一年后的2010 年,作為當時全球聲學零部件龍頭的歌爾股份就進入了蘋果供應鏈,為蘋果供應聲學組件、有線耳機等。
但彼時這部分業務還只是邊緣業務,歌爾股份真正走進大眾視野,還要等到2018年。2017年7月,歌爾的競爭對手立訊精密拿到蘋果AirPods代工資格,并憑借接近100%的良品率獲得蘋果青睞,最終占據60%的代工份額。歌爾股份2018年進入AirPods供應鏈,成為僅次于立訊精密的蘋果第二大代工廠,占據AirPods代工30%份額。
雖然兩者份額差了一倍,但AirPods帶來的紅利依舊讓歌爾股份的業績迎來爆發式增長。2019年開始,歌爾股份的營收開始成倍增長,從2018年的237.51億元,增長至782.21億元。
上月底,歌爾股份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營收約741.53億元,同比增長40.47%,為2019年三季報以來最低增速;凈利潤約為38.4億元,同比增長15.23%。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智能聲學整機收入同比增長3.6%至約198.92億元。
如今超30億元大單被砍,無疑會使其短期業績持續承壓。“這件事一方面會對歌爾的營收和業績造成負面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品牌層面受到的沖擊,進而連累資本市場對其價值的評估。”丁少將表示。
近年來,憑借蘋果訂單帶來的利潤和品牌效應,歌爾股份也一直在布局VR等產品線,意圖擺脫“蘋果依賴癥”。
VR行業仍未等來產品爆發時刻,疊加大客戶蘋果砍單,試圖將雞蛋分到不同籃子里的歌爾股份,正在經歷最難的一個冬天。
對于“果鏈”企業來說,“蘋果依賴癥”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僅從TWS耳機(真無線耳機)這塊細分市場來看,在蘋果AirPods發布后,各家手機廠商以及第三方品牌都跟進推出了自己的產品,但據Canalys數據,今年一季度全球TWS耳機出貨量6820萬臺,蘋果出貨量為2170萬臺,占據市場份額31.8%,排名第一。加上品牌溢價,蘋果在TWS耳機市場牢牢占據統治地位。
Air Pods Pro
此外,同一產品多廠商代工也是蘋果的慣用套路,代工廠之間相互競爭,也給了蘋果充分的議價空間。
這種情況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果鏈”企業賺錢越來越難了。2016年到2021年,歌爾股份的毛利率從22.39%下降到14.13%,同期,立訊精密毛利率也從21.5%下降至12.28%。
對于歌爾股份、立訊精密這樣與蘋果強綁定的企業來說,目前面臨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面,電子產品市場持續萎靡,供應鏈不時受到疫情影響,人工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再加上蘋果為了自身利潤不斷壓價,為蘋果代工的辛苦錢越來越難賺;但另一方面,蘋果是大客戶,自身短時間內無法擺脫其影響。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歐菲光,2020年9月有媒體報道蘋果將歐菲光移出iPad供應鏈名單;12月韓媒報道歐菲光被蘋果移出相機模塊供應鏈。2021年1月歐菲光公告出售旗下4家子公司;3月中旬歐菲光公告終止了與蘋果的合作。
雖然近年來歐菲光也積極拓展新能源車等方面的業務,但被踢出“果鏈”依舊影響了其超過兩成的業務,公司股價從2020年7月14日的23.33元跌到2022年11月8日的5.59元,下跌超七成。
而歌爾股份對蘋果的依賴程度比歐菲光更高,2021年年報顯示,歌爾股份對最大客戶的銷售額占營收的42.49%。
為了盡可能提升利潤率,代工廠往往會在品控上出現一些問題。“不能說良品率不佳是代工廠的普遍現象,只能說代工廠存在著在品控和利潤之間找好平衡的需求。”丁少將解釋道。
這種平衡一旦把握不好,就會造成品控和良品率的下降。蘋果對供應鏈標準極為嚴苛,據澎湃新聞報道,歌爾股份此次丟單主要原因就是良率不佳。
為了擺脫“蘋果依賴癥”,歌爾股份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布局VR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業務,2016年歌爾股份成為索尼PSVR的獨家代理商。
截至目前,歌爾股份是Meta和PICO等廠商VR產品的核心代工商,VR代工市場份額高達70%以上,這部分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也在不斷上漲。
2020年年底,歌爾股份審議通過了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分拆上市事項。歌爾微電子主營精密零組件業務,這部分業務營收占比在歌爾股份全部營收中不斷走低,而智能硬件業務占比則快速提升。分拆上市,既能給歌爾股份提供新的融資渠道,也為后續專注于VR爆發可能帶來的業務發展做好準備。
然而,雖然傍上了Meta、PICO等行業巨頭,但想象中的戴著VR躺賺的日子卻并沒到來。
三年時間,燒光上百億美金補貼用戶、教育市場的Meta,在主營廣告業務收入降低之際,也放慢了VR部門的擴張速度,開始過冬。
Meta Quest
今年8月起,其VR產品Quest 2將從原來的299美元-399美元漲價至399.99美元-499.99美元。Quest2是目前市場上的銷售主力,漲價使其三季度銷量同比銳減52%,受此影響,今年三季度全球VR頭顯出貨量為138萬臺,較去年同比下滑42%。
與蘋果相比,一漲價就啞火的VR,短期內顯然無法支撐歌爾股份的增長訴求。當下,蘋果訂單對于歌爾股份仍舊不可替代。
對于歌爾股份來說,本次丟單事件對其營收和品牌已經造成沖擊,當務之急自然是不讓影響進一步擴大,郭明錤在推特上表示,歌爾股份何時恢復生產AirPods Pro 2,以及此事件影響是否會擴及明年蘋果的訂單,目前并不清楚。
從短期來看,歌爾股份仍需投入更多技術和資源,改善其良品率,盡快符合蘋果標準,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但從更長期來看,“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或是某幾個籃子里,經營風險都是比較大的,”丁少將表示,“所以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對于歌爾來說,客戶和核心業務的多元化,仍舊是十分緊迫。”
參考資料:
《越南沒有晶圓廠》品玩
《蘋果踢走京東方了么》字母榜
《33億蘋果耳機訂單易手!歌爾開盤跌停,郭明錤稱立訊全面接手》澎湃新聞
《“擺脫”蘋果單飛?歌爾股份的“心酸”與“無奈”》博望財經
《歌爾的救贖:字節加持的Pico》海豚投研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