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陽子
11月1日,第33屆飛天獎公布,熱依扎榮獲優秀女演員獎,成為首位“85后飛天獎視后”。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她從頭哽咽到尾,表示從沒想到能拿到這個獎項。此外,她感謝了很多人,說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是《山海情》全體劇組人員的努力。與此同時,她也謝謝導演愿意給她這個剛剛成為母親的女演員機會,以及對拍攝期間照顧孩子的月嫂表示了感謝。
在《山海情》劇組時,熱依扎處于哺乳期,她帶娃入組,經常在喂奶及吸奶后迅速進入拍攝狀態,還要面臨母乳不足等問題,這些普通職場媽媽面臨的心酸,她在此刻深深感同身受。
同熱依扎類似,早前馬伊琍哺乳期拍劇也面臨被眾人嘲諷的困境,人們認為其下垂的胸部完全沒有美感,且非常“辣眼睛”,表示其用哺乳媽媽的身份在“綁架觀眾”。
明星職場媽媽尚且如此,普通職場媽媽的難度級別就更上一層樓:許多剛剛生育完的女性背著沉重的奶包上下班,工作間隙還要抽出時間吸奶、有的公司甚至沒有一間母嬰室供給,更不用說回家還要承擔照顧嬰兒的責任;孩子稍大一些的職場媽媽事務也更瑣碎,上班忙著披荊斬棘、下班還要馬不停蹄買菜做飯、間隙還得輔導孩子作業......聽起來都讓人陡生一股敬意,不得不說職場媽媽是真的不容易。
事實上,不論任何身份或職業,女性在職場上都會面臨母親與工作之間的平衡,要想打破困境和天花板可謂難上加難,更不用說還要面臨家人及周圍人不協助及不理解等問題。
疫情之下,職場媽媽所面臨的問題似乎更加繁雜,她們究竟遇到了哪些阻礙?這些困境如何突破,職業天花板又該如何打破?且看今天TOPHER的特別策劃——《職場媽媽如何升級打怪?》。
PART 1 職場媽媽面臨何種困境?
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職業角色成為了女性在傳統家庭角色之外的又一重要身份。但在競爭激烈的勞動力市場,媽媽的身份成為了影響女性職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近日,智聯招聘最新發布《2022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從事業、生活、婚育觀念等多維度解讀了當下職場媽媽的感受。
報告顯示,對于“照顧家庭,職場精力分散”這一項影響因素中,有23.5%的職場媽媽選擇,比例明顯高于已婚未育女性的5.8%、未婚女性的2.5%,以及職場爸爸的11.2%。由此可以了解,婚姻和孩子讓職場媽媽分身乏術,事業與家庭兼顧是她們普遍面臨的難題。
此外,64.4%的媽媽認為造成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原因,更多是由于“生育是女性擺脫不掉的負擔”,而選擇這一項的職場爸爸占比僅為34%。可見,現實面前,職場媽媽的生育負擔明顯重于職場爸爸,女性切身感受更深。
對于職場媽媽而言,除了照顧家庭壓力及職場中面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外,中國諸多企業為女性員工提供的支持非常欠缺。
無論是產假長度、身心健康支持等方面,中國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大多數企業只為職場媽媽提供了基礎的保障措施,對于更深層次的保障,如母嬰室、女性專題培訓課程等的政策和福利并未落實,導致職場女性進一步受阻。
整體看來,中國職場媽媽面臨的困境是深遠且難以迅速改變的。
圖片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薦書:《職場媽媽生存報告》
作者:[美]凱特琳·柯林斯 (Caitlyn Collins)
譯者:汪洋 / 周長天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在面臨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方面,國內外的職場媽媽遇到了相同的困境。由凱特琳·柯林斯撰寫的《職場媽媽生存報告》歷時5年,通過對135位職場媽媽的深入采訪,將4種迥異的家庭福利政策模式展現在眾人面前,進一步刷新了你的“媽媽觀”。
本書以美國職場媽媽的困境為出發點,選取了社會政策和文化環境非常不同的四個國家——瑞典、德國、意大利、美國,對中產階級職場女性進行訪談,調研她們想要以及需要什么樣的支持以緩解工作和家庭的沖突,從而從國家制度、市場配置、文化氛圍等角度,試圖勾畫一種對職場媽媽更為公平并能夠提供更為充分的支持的社會圖景。
《職場媽媽生存報告》直擊當代職場媽媽的焦慮根源,顛覆工作與家庭平衡的傳統目標,它曾榮獲美國專業與學術杰出出版獎及公理商業圖書獎銅獎。作者凱特琳 柯林斯(Caitlyn Collins),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
凱特琳認為,時代在進步,女性要真正走出困境,還要激發男性的覺醒,不光兩性關系需要一個全新的定義,婚姻與育兒的價值一定也需要重估。從個體家庭到公共社會,都需要重新分配育兒責任。
看完本書,你會意識到,當一名職業女性成為媽媽,面臨事業和家庭之間的沖突不是理所當然的,只有所有人共同協作才能破局。
PART 2 疫情之下,職場媽媽難度再升級
如果說疫情前的職場媽媽難度級別為100,那么疫情下的她們可能需要處理難度級別150以上的任務。
在由麥肯錫公司和LeanIn.Org聯合發布的《職場中的女性2020》報告中表明:在新冠疫情期間,育兒和家務勞動大部分落在了母親身上。
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四分之一的女性正在考慮放棄高薪職位或者離職。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高管持續感到較大的工作壓力,她們考慮降低職位或離職的可能性是同職級男性的1.5倍,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認為職業倦怠是主要原因。
回歸中國,疫情下職場媽媽又多了一個額外工作:搶菜。除了遠程辦公的負擔,還有很多職場媽媽需要花更多時間照顧家人起居、兒童教育、采購必需品等。疫情爆發后,她們的壓力自然隨之增加。
基于此,2020年,北京大學研究團隊發布調查論文顯示,職場媽媽的復工可能性顯著低于男性、未育女性等從業群體;同樣,她們的心理健康程度也低于對應男性群體。
圖片來源:蘋果播客
播客推薦:《聲動早咖啡》
期數:2022年5月9日《搬磚、搶菜、帶娃,如何守護疫情下的職場媽媽》
【本期主播】:Mengyi
時長:13分鐘
《聲動早咖啡》是一檔由聲動活潑出品的清晨播客節目,在工作日的早晨,為你帶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商業科技輕解讀,開啟能量滿滿新一天。
在本期內容中,Mengyi提到疫情下,職場媽媽是一個尤其需要關注的群體。不少人認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工作缺乏靈活度,且疫情期間家庭事務過多、媽媽們需要隨時待命,造成了過大的心理壓力及照料負擔。
的確,在家庭事務中,職場媽媽可以感受到明顯的事物失衡。因為社會語境中,不論女性在職場上多有建樹,家務仍然被認為是其義務。
Mengyi認為,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人們共同努力。首先,如果是職場媽媽的管理者、同事,則可以在文化、福利、績效等方面建立女性友好的職場環境,鼓勵她們分享經歷,了解其困難,幫助她們度過疫情,增加心理福利,比如適當調低績效標準,讓其留出更多靈活的工作空間、允許孩子留在身邊、不需及時回復信息等,這樣有助于其緩解倦怠,提升工作質量。
如果你是職場媽媽的家人,那么家庭中所有人必須各自負責各自的事務,給予媽媽更多寬容鼓勵。
如果你是職場媽媽本人,第一步需要把握現狀。做不到的事情及時放手,設置終點,比如沒時間做菜就買預制菜,不用事事做到完美。要知道,工作和家庭平衡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大眾的現有要求過于苛刻。
其次,需要明確目標。在成為妻子、媽媽等身份之前,職場媽媽首先是自己。要學會從自身出發,靈活調整精力的投入,為自己留出休整的時間,嘗試靈活的工作方式,適當踐行“糊弄學”。
PART 3 生育女性如何回歸職場?
在早前的演講中,演員姚晨表示,自己在事業巔峰期懷孕生子,等到生完想重新大干一場的時候卻發現尷尬和困惑越來越多。包括大S也曾表示自己在生子后只能接到飾演媽媽角色的邀約,這種職場媽媽面臨的焦慮是如出一轍的。
以媽媽的身份再次重回職場,家庭事業不能兼顧是她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其次是身體條件限制,沒有足夠精力接受高強度工作。
一個普遍共識則是,女性的婚育問題給工作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甚至是職場歧視,但男性所受影響微乎其微。
生育過后的女性重回職場的確很難,但總有人沖在前方。法國議員莉西亞朗祖吉深知女性要身兼工作和照顧家庭,因此常常為職業婦女發聲,并身體力行支持她們,在2010年生子后,帶著才44天大的女兒出現在議會中。
我們無法否認,作為長時間休息過的生育女性要想回歸職場不是一件容易事,但一定要嘗試過、努力過,才能打破困境。
圖片來源:TED
影視推薦:《TED演講 | 長期休業后如何重回職業軌道?》
主講人:Carol Fishman Cohen
時長:12分鐘
如果度過了一段離職長假,現在想要重返職場工作,你將如何重啟自己的職業生涯,挖掘與發揮自己的優勢呢?相信這是所有生育女性回歸職場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名40歲高齡的實習生,Cohen用她的努力揭示了「重新出發者」的成功之道,并與我們分享,雇主們如何改變他們與重返職場人才的相處之道。
在本期TED演講中,Cohen表示重返職場人士通常會面臨以下兩個問題:首先雇主們認為,雇傭這些簡歷上工作時間不連貫的人是風險極高的;其次,他們對再從業者對未來的能力和規劃存在疑慮。
針對這兩個問題,Cohen認為生育女性想要重回職場首先應該彰顯回歸工作的熱情和意愿,其次應該充分學習辦公技能,盡力將自己的優勢展現給雇主,充分展示可創造的價值。
成功的再從業者的案例在各個領域到處可見,且職場趨勢和制度改革也在變得越來越明朗、智慧、與時俱進,相信生育女性一定會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PART 4 職場媽媽如何調整心態?
許多職場媽媽面臨的難題似乎是一致的:頻繁出差的愧疚、孩子生病時的淚流滿面、伴侶無法分擔的無奈、如鐘擺般的時刻待命……但她們都在一心扮演好“媽媽”的角色,用盡全力付出。
另一方面,她們仍然堅持活出自己的樣子,在工作生活中充分展現自我。與此同時,職場媽媽們還經常面臨家庭與職場的平衡。在追求職場成就時,往往還會遇到比男人更多的阻礙。
除了要面臨生育帶來的職場中斷壓力,育兒哺乳等瑣碎日常也在不斷壓縮女性僅有的工作空間。由此而引發的,則是女性遭遇性別歧視等問題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愿意選擇已婚未育女性。
外部壓力之外,職場媽媽的自責感似乎更是如影隨形。
圖片來源:中譯出版社
薦書:《職場媽媽別自責:與超能女性對話》
作者:〔美〕喬安·S.盧布林(Joann S. Lublin)
譯者:張蕓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
本書喬安·S.盧布林(Joann S. Lublin)曾經以優異的成績取得西北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曾任《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和編輯。同時,她也是一名母親。
為了探究當下職場媽媽們所處的環境是否已發生變化。她花費一年時間采訪了86位超能媽媽,她們有的是嬰兒潮一代,有的是X一代,但都無一例外在美國大型企業工作過,且職業領域涵蓋食品、媒體、科技、金融、零售、美容、資訊和廣告等行業。
通過這些女性的精彩人生和動人故事,人們得以了解到兩代超能媽媽的養育文化觀念的轉變,以及她們子女所受到的不同影響。
對于當今每一位有抱負的女性來說——無論是否有孩子,這些超能媽媽應對職場和家庭的策略都可以是一塊指路牌。讀懂她們和你自己的人生劇本,你將在職場內外都活得更加從容。
愿所有職場媽媽坦然擁有“不自責的勇氣”!
PART 5 職場媽媽如何升級打怪?
由于生育兒女和照顧家庭這一天然性別屬性,女性職場的晉升之路的艱難指數遠超男性。
據智聯招聘報告結果來看,有四層職場女性因生育錯失了升職加薪的機會,而33.7%的職場女性因生娃而被公司邊緣化。
甚至所謂的“女性27歲職場定律”依然存在,即女性從27歲開始,其外貌、工作能力、認知能力、思維速度等開始呈現衰退態勢。
這何嘗不是一種職場歧視呢?面臨這些真實存在的職場困境和障礙,女性尤其是職場媽媽迫切需要打破“玻璃天花板”,以行動爭取男女平等。
圖片來源:中譯出版社
薦書:《無畏——女性職場進階手冊》
作者:【美】謝里爾·卡索恩(Cheryl Casone)
譯者:陳麗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很多女性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她們想通過事業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她們會因為家庭與工作的矛盾、壓力、生育、社會偏見等原因,不得不暫停有前途的工作,或是急需為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更明確的規劃。
然而,很多女性身處職場時都會面臨令人氣餒的前景,比如,從哪里著手?如何提高已經生疏的工作技能?如何變得更加自信?如何應對職場偏見,展現真實的自我?
每一位女性的處境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本書作者謝里爾·卡索恩針對這些問題,基于對數百位職場媽媽的采訪和調研,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案, 包括工作高效方案、孕前離職方案、離職期的成長方案,以及回歸后的發展方案。這些方案為處于各個階段的女性提供了必要的職業指導。
本書能夠幫助所有女性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諸多難題,也能幫助女性平衡家庭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給予讀者更多啟發。
謝里爾·卡索恩(Cheryl Casone)出生于1970年7月。目前是美國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知名新聞記者及主播,她專注于職業和經濟形勢和職場女性熱點問題的追蹤和報道。
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商業記者,卡索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贏得了良好的專業聲譽,并且受到同行及公眾的高度贊揚與尊重。
在提到職場媽媽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時,卡索恩列舉了具體的措施,比如列出待辦事項清單,逐條完成;選好休息時間,避免閑聊;認清輕重緩急,排列好先后順序;不要過多分散精力等,這些小tips進一步助力職場媽媽“升級打怪”。
如果你是剛入職場,奮力打拼中的小白,想平衡工作與婚姻家庭之間的關系;如果你是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資深員工,想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開啟生兒育女的計劃;如果你是處于孕期的準媽媽,想在產假期間爭取更多權利保障;那么,這本書能夠幫助你解決此類令人困惑與迷茫的人生難題。
正如作者卡索恩所說:無論你是誰,無論你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希望這本書都能幫助你正視正在發生的變化,并且自信地說:”放馬過來吧!”
尾
如今,
女性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她們的力量正在被人們所看見,
尤其是職場媽媽們,
正不斷改變著社會對她們的固有偏見。
職場歧視和困境固然存在,
但這些外界因素不應成為阻礙女性前行的理由。
每一位女性都應該積極尋求更通暢的晉升路徑、
更平等的對話機會、更全面的權益保障,
要知道,打破天花板的工具在每一位女性手中。
不僅是為她,更是為我們,為更光明的征途。
TOP HER|記錄女性成長價值與商業價值
垂類精準媒體|她經濟整合營銷|數據增長決策|高凈值社群經濟
北京·上海·香港·紐約·倫敦·溫哥華|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