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擎說AI 鄭開車
重新出發的通用汽車,把目光聚集到了馬斯克和特斯拉身上。
也許是為了再次明確前進的方向,近期,通用汽車的掌舵人Marry Barra表示,到本世紀中期,通用汽車銷量將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領軍者。隨后馬斯克在推特回懟:特斯拉在美國國內仍是產量最高的(電動)汽車品牌。
Marry Barra與火星總統口水仗,自然能夠博得吃瓜群眾的注意力,但第一的名號并不能帶來更多意義,財報數據似乎才是汽車產業新舊勢力之爭的最佳注解。
一份來自底特律的二季度財報,似乎透露出通用汽車的焦慮與不適:體型碩大的通用汽車,越來越有被特斯拉超越之勢。
特斯拉“超車”通用,債務或拖累電氣化轉型?
“缺芯少魂”的現實下,最近發布財報的汽車巨頭們似乎都帶有一絲焦慮。
面對這份二季度財報,通用的焦慮可能更多一些,畢竟處在電氣化轉型的關鍵時期,財務上的任何不利被市場捕捉到之后,難免會被放大。
利潤下滑,是數據反饋出的第一個重要信息。
財報顯示,公司二季度營收357.59億美元同比增長4.66%,季度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16.66億美元,同比下降40.29%。
如果拿相比營業利潤驟降42%的豐田來比較,通用的這份業績也許不會顯得那么難堪,但如果你已經看過了特斯拉的財報,就難免會感嘆時過境遷。特斯拉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169.34億美元,同比增長41%,凈利潤22.56億美元同比增長97.55%。
如果對數字足夠敏感,那么不難發現這組數據背后藏著一個關鍵信息:季度營收僅為通用一半的特斯拉,二季度竟然比通用還多賺了近6億美元。
從汽車銷量上也許體現得更為明顯一些。第二季度通用賣了將近60萬輛汽車,而特斯拉只賣了25萬輛。特斯拉賣25萬輛車賺的錢比賣60萬輛車的通用還要多。
赤裸裸的數據背后,透露出一個可能難以讓Marry Barra接受的事實,從賺錢能力上來看,特斯拉比通用汽車要強得多。
不只是當下的賺錢能力,整體趨勢上來看,通用也正在被特斯拉“超車”。
從增速上來看,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車項目收入對比去年同期增長9.4%,而特斯拉增長65%。增速差異的結果就是,一年之內特斯拉從營收占通用的四分之一,漲到占通用營收的一半。
在談擎說AI看來,如果說增速的此消彼長帶給通用的是對未來增長空間的焦慮,那么,成本于營收增長的對比,可能會帶來更多對未來生存狀況的擔憂。
在最關鍵的成本變化上,上半年特斯拉從17%上升到26%增加了50%,對比之下,特斯拉營收增長了65%,營收增長完全覆蓋成本增長。通用方面,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車在成本上增加了11.5%。
數據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通用汽車的成本增幅已經超過了營收增幅,這意味著公司的盈利能力被成本侵蝕了。
也就是說如果接下來仍然保持這樣的趨勢,長期來看由于營收增長始終小于成本增長,通用的現金流可能會持續虧損。這無疑加大了公司的經營風險。
比如,可能出現的債務風險以及未來公司電動化轉型的不確定性風險。
談擎說AI認為,相比業績方面被特斯拉超越,更值得關注的風險在于負債。
財報顯示,公司長期負債有320億美元,而包括長期負債在內的總負債已經高達940億美元。而通用汽車市值僅為533.93億美元。如果扣除320億的長期負債之后,通用的現金債務比為1.03,基本上手上的現金只能用來還債。
雖然短期來看,這并不意味著通用一定有巨大的債務壓力,但客觀上,如果接下來的幾年內通用無法大幅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就可能會進一步帶來債務風險。
對比來看,特斯拉現金為負債的6倍,通用的賬面風險其實遠高于特斯拉。對于通用來說,這意味著特斯拉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進一步來看,波及全球的產業鏈危機中,汽車銷量的下滑似乎難以避免,這進一步加劇了通用的現金流壓力。如果產業鏈危機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償債壓力很可能會影響接下來通用汽車電氣化的投入以及轉型節奏。這一點似乎是Marry Barra不愿意看到的。
事實上,早在2017年就提出轉型的通用,很早就開始布局電動化。并且通用領導層明白,電氣化轉型,是通用必須走通的一條道路。
因此,即便是Cruise虧損高達5億美元,通用也仍未放棄對自動駕駛的研究。并且通用進一步加大在供應鏈領域的投入。7月份通用汽車表示,已經和LG化學、鋰技術公司livent簽署了為期多年的合作協議布局純電市場,為未來轉型積極準備。
通用與凱迪拉克的反擊,LYRIQ成敗難料
一個全球汽車品牌如果說要轉型電動化,那么一定繞不過中國市場。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60%,市場占有率達到13.4%,比2020年高了8個百分點。
中國新汽車市場增長太快,競爭也最為激烈,海外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混戰不斷,市場競品橫跨十萬元到數十萬元的價格區間。也就是說,目前來看中國市場相對成熟,是最能檢驗品牌電氣化成果的市場。
進入中國市場這么多年,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布局頗深。天眼查APP顯示,通用中國在國內持股多家汽車產業相關企業。公司旗下有包括凱迪拉克、別克、五菱等數個品牌。
俗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品牌硬不硬,最終還是要靠產品來說話。
就像漢EV于比亞迪、ES6于蔚來、Model3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通用需要的是一款真正能打,而且能夠打贏的“拳頭車型”。
LYRIQ被賦予了這個使命。
6月份在中國市場開啟大定的凱迪拉克LYRIQ,是通用在中國市場打出的“高端電動化”的第一槍。只是,在新能源群雄混戰的東方,這一槍的聲量似乎沒有那么響。
上汽通用新能源戰略部部長潘蒙蒙的觀點認為,電動化轉型中,豪華車市場增速要快于整體市場,這也是凱迪拉克LYRIQ發力這一市場的優勢。
這其實透露出通用電氣化兩條重要的戰略安排:1、通用電動化轉型,凱迪拉克是第一優先品牌陣地;2、市場策略上高舉高打,競爭高端市場集團層面轉型成功的概率更高。
理想總是豐滿的,但抽身于豐滿的想象之后,不難發現布局高端市場不只是凱迪拉克的優勢,也同樣是蔚來、理想、小鵬們的優勢。
消費者對于新品牌并沒有清晰的價格錨定,因此,消費者一但認可并接受首款產品的定價,意味著品牌高端化在消費端有了心理上的錨定。而相比已經有高端化認知的凱迪拉克,蔚來、理想、小鵬們其實更能夠吃到“高端化”紅利。
也許是從0到1打造一個全新電動品牌太難,在中國市場,通用選擇凱迪拉克來履行高端市場電動化的集團使命,顯然是想走一步好棋。
從品牌的角度來看,“總統座駕”的營銷穿透力下,凱迪拉克高端品牌價值仍存,這使得在純電產品定價上,電動化的凱迪拉克仍然有一定的溢價空間。
從戰略上來看,如果一開始就發力燃油車、混動車、純電車混戰的主流消費市場,通用汽車要想在一眾強敵中脫穎而出會更加艱難,而對于通用掌舵人Marry Barra來說,電氣化失敗的代價是不可接受的,凱迪拉克的品牌影響力作用下成功的概率顯然更大。
不過,妙手也容易淪為俗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通用想要承襲LYRIQ承襲凱迪拉克的品牌價值,就必須承擔凱迪拉克品牌的重量。
這個重量就是品牌的標簽化。
消費品的高端品牌的市場定位本質其實不是產品定位,是人群定位。高端汽車品牌也是一樣。
在2012年到2017年之間,寶馬的品牌形象一度是大幅落后于奔馳的,高端的寶馬7系也始終被奔馳S級壓過一頭。
事實上,這不只是因為在定價策略上奔馳的定價更高,也是因為這幾年間由于房地產行業紅利,誕生了一大批“暴發戶”,這個人群的年齡結構更年輕,也更青睞于寶馬品牌,因此“暴發戶”這一刻板的標簽成為了人們對于寶馬車主的第一印象。
對寶馬來說,好的一面是賣出去的3系、5系更多了,但壞的一面是,7系面對奔馳S級,品牌的競爭力更弱了。
談擎說AI認為,凱迪拉克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前幾年“以價換量”的市場策略,使得凱迪拉克的品牌價值被稀釋了。
在品牌上,降價換銷量之后,凱迪拉克本質上經歷了一個“小眾豪華”到大眾二線豪華品牌身份的轉變。這樣的轉變,雖然擴大了市場車型的保有量,但是卻損失了人群定位帶來的品牌附加值。
也就是說,當“浴皇大帝”的標簽成為一種消費市場的另類共識,凱迪拉克的品牌真實含金量一定會有流失,這樣的品牌價值流失,可能會進一步拉低凱迪拉克品牌的高端形象。
因此,LYRIQ作為一款高端純電動車型想要打凱迪拉克這張高端牌,可能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高端不高端,品牌之外更重要的其實還是產品力。
從產品力上數據上來看,LYRIQ使用95.7kWh的三元鋰電池,最大功率255kW,最大扭矩440N·m,主要采用單電機,續航里程為650km。也就是說,LYRIQ的工程師們犧牲了絕對動力性來換取續航上的一點點優勢。
對比之下,Model Y高性能版最大扭矩659N·m,續航里程615km;蔚來ES8總功率400kW,扭矩為725N·m,續航沒拉開太大差距,而動力性顯然更好。
LYRIQ尷尬的點在于,即便是犧牲動力換來續航能力,但在智能化上,以通用技術為底座的凱迪拉克,在面對特斯拉、蔚來們時可能仍然沒有絕對優勢。
首先,智能駕駛方面,LYRIQ似乎并不主打智能化為賣點,自動輔助駕駛能力,也只有高速L2+變道,智能駕駛能力有待后續驗證。
其次,在平臺技術方面,通用Ultium智能純電平臺能夠釋放到產品的競爭力似乎有限。
從行業角度來看,由于純電平臺動力結構簡化,模塊化以及適應能力已經成為純電汽車的“標配”,Ultium平臺的主要價值也在于對生產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意味著平臺產品會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wBMS 中使用的無線通信需要在汽車行駛時對干擾具有足夠的魯棒性,并且系統必須在所有條件下都是安全的。”一位無線電池管理系統領域的研究人員表示:“即便是通用前期做了充分的技術驗證,也很難保證現實中百分之百不出故障,畢竟現實中的電磁環境要復雜得多。”
寫在最后:
當新能源時代大門打開之時,通用顯然是傳統車企中最先擁抱未來的那個,只不過,面對轟轟烈烈的變革,通用邁的步子似乎仍然不夠大。
傳統汽車轉型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利益打破重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汽車廠商要做的不僅僅是利益網絡的創新和構建,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枷鎖的打破。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也許通用所背負舊時代的包袱過于沉重,以至于拖累了轉型前進的步伐,至于凱迪拉克能否打破枷鎖成為“全村的希望”,仍然需要交給市場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