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昱
“富力董事長獨子”、“投資狂人”,從來不缺標簽的張量如今麻煩不斷,他旗下公司開發的實地常春藤陷入了爛尾危機。
近期,已被延期交付超半年的廣州實地常春藤6期的業主被通知去預收樓,本滿懷期待的業主到現場后十分憤怒但卻無可奈何,“毛坯房”、“敘利亞風格”,這些都是業主最直觀的感受,并斥責該項目“常年工地,十里籬笆。”
與這批6期業主相比,購買了實地常春藤5期的業務更鬧心。據悉,去年年中廣州實地常春藤5期5、6棟在未取得預售證的情況下違規銷售,至今沒有拿到預售證, 但卻一直無法滿足部分購房者退還首付款的要求 。
廣州實地常春藤是實地集團在一線城市開發的首個項目,也是實地集團曾經的王牌項目,得益于該項目的熱銷,實地集團的銷售額在2016年首次突破百億。實控人張量也對常春藤給予厚望,是他做標桿性“智慧社區”的試驗田。
然而,在上市輸血未果、“三道紅線”的雙重壓力下,高負債的實地集團從2021年開始陷入資金困境,陸續出現商票逾期兌付、項目停工等問題。
延期交房和違規銷售
實地常春藤分6期開發,首期項目于2016年入市。近期購房者維權的房屋主要涉及實地常春藤第5期和第6期,推廣名分別為“錦藤花園”、“尚藤花園”。
實地常春藤第6期共有11棟住宅,已完成交付的有最早(2018年底)取得預售證的三棟——5棟、8棟和9棟,其余樓棟均出現了延期交付的情況,按原本合同約定的交樓時間大體分為兩個時間段——2021年10月30日和2021年12月30日,然而時至今日并未交房。
2021年12月6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在政務網站“領導留言”板塊回復相關購房者投訴時稱,經核查發現,實地常春藤項目存在工程款以及工資糾紛問題,區相關部門已介入,要求項目各方按照相關規定執行。項目開發企業也表示,爭取在2021年12月下旬完善室內裝修與園區綠化,并取得竣工備案,在2022年1月10日完成交付。
然而,實際情況是,實地常春藤6期方面至今都未能竣工。或許是為了穩定住業主,實地集團給業主發出了一則《預驗房通知書》,邀請業主于2022年6月30日至2022年7月3日前來辦理預驗房手續。
以為交樓有望的業主興沖沖的來到現場,結果卻大失所望,除了一些開發商準備的歡迎業主回家的廣告牌外,其它都無法讓人相信這是新房驗收的現場,外立面和內部裝修都基本處于毛坯狀態,大部分樓層連窗戶都還未安裝,園區綠化毫無進展。
7月3日,界面新聞來到實地常春藤6期發現,廣告牌已經被撤掉,現場還處于施工狀態,電梯也無法正常使用。
即便如此,現場仍有陸續前來看房的業主。一位3棟業主找了一會才確認3棟在哪,因為所有樓棟都還未被標注上樓棟號,她無奈道:“有房收就不錯了。”
實地常春藤5期5棟和6棟的購房者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大。據了解,這兩棟樓在去年年中推向市場,但至今沒有取得預售證,現在二十多位已交首付款的購房者要求實地集團退款。
多位購房者對界面新聞透露,他們交付的首付款多達百萬,至今已有近一年了,各自的資金壓力都很大。“原本開發商給出承諾說今年6月30日之前一定會退款,結果到現在也沒退。”
黃埔區政府于今年2月15號回復相關購房者的問詢時表示,實地錦藤花園項目5棟、6棟暫未達到預售條件,目前實地地產因經營困難,表示2022年6月前可將款項全部退還,相關購房者可在銷售中心先行進行登記。
7月3日,界面新聞來到5棟、6棟現場,發現已經有工人在施工。
相關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這兩棟是近期開始復工的,地基已經打完了,目前六棟負一樓已經建好,正在建負二,五棟正在建負一,開發商說是10月份可能拿到預售證,承諾開售資金回籠后會把錢退給購房者。
實地沉浮
實地常春藤項目的開發商為廣州豐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為王洪志,實地集團間接持有其92%的股份。
天眼查信息顯示,廣州豐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累計涉及的法律訴訟達194樁,被執行的總金額達2465萬元。5月份,因未能償還工商銀行廣州華南支行借款,廣州番禺人民法院對廣州豐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王洪志采取限制消費措施。
2020年5月,實地集團申請港交所上市時遞交的申請文件顯示,王洪志原為富力地產北京分公司的成本控制中心副主任,于2011年5月加入實地集團,負責工程招投標及成本控制。
實地集團背后的實控人是張量,出生于1981年的他,是富力地產控股股東之一張力的獨子,從加拿大留學回國后選擇自主創業,在2003年創辦了恒量建設集團(現實地建設集團),主營機電設施、電力設備、工程施工、室內外裝飾等業務。
在房地產上下游歷練幾年后,張量于2006年成立了自己的地產公司——實地集團,和富力集團一樣,總部也位于廣州。
前十年,實地集團發展緩慢,2015年合約銷售額僅14.6億元。從2015年到2017年,在政策及資本的推動下,中國房地產行業迎來了最猛烈的增長時期,實地集團也抓準機遇,在廣州黃埔長嶺居板塊陸續拿下6幅地塊,其中五宗地塊的總拿地金額超過34億元,后被開發成大型住宅項目——實地常春藤。
作為實地集團在一線城市開發的首個項目,實地常春藤被張量給予厚望,定位為標桿性的“智慧社區”。
作為“科技發燒友”的張量,顯然與父輩不一樣,他一直想要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用智能化武裝樓盤,這些年來實地常春藤也一直以智能化為營銷噱頭。
得益于實地常春藤的熱銷,實地集團銷售額在2016年首次突破百億。此后幾年,實地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外界更一度傳聞,其計劃在2018年達到千億規模。
然而,實地集團的銷售規模并沒有按預期發展,克而瑞數據顯示, 2017年-2021年,實地集團分別僅實現合約銷售額約201.1億元、158億元和119.6億元、257.4億元、115億元。
自身造血能力沒有提升的同時,實地集團的負債也一直居高不下。“我們目前維持且將繼續相當高的債務水平。”實地集團上市申請書顯示,2017-2019年,該公司的凈負債率分別高達38.09倍、5.33倍、2.25倍。
截至2019年年末,實地地產借款總額約為126.57億元,其中需一年內償還的短期借款為35.8億元,而其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20.39億元,不足以覆蓋短債。此外未償還的借款利率高達10%-24%的信托融資及其他非銀行融資占借款總額24.6%。
在上市輸血未果的背景下,實地地產在去年5月被曝出商票逾期兌付,后續裁員、項目停工的情況陸續出現。
對于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實地地產需要更主動的對外作出解釋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以增強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