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尹清露
編輯 | 黃月
印度作家Amitav Ghosh曾在描寫人類世境況的小說《The Great Derangement》中提出,在人類歷史早期,地震、洪水等災害被認為是鬼神使然,人們會用寓言傳說賦予其解釋;而當現代人經過科學的話語規訓,我們便開始相信自然是穩定而溫和的,可以被牢牢控制,并斥責其他知識形式為原始和陳舊的。但是,全球變暖顯然打破了這一幻想——自然確實會發生突變,并帶來許多不可預測的后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要如何重建與自然的對話?
日前,群展“重生:邂逅自然”邀請11名來自國內和歐洲的藝術家,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并于6月26日展開了藝術家對談。策展人黎靜認為,雖然展覽選取的作品都最終指向自然保護議題,但是藝術家們并沒有先入為主的目的性,而是去追尋人類與自然之間松散而奇妙的“邂逅”,用各種元素——如水、云、巖石、木頭——來觸摸和思考自然的質地。
本次展覽由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及蔡冠深基金會主辦,并作為畫廊周北京的合作項目呈現給觀眾。第六屆畫廊周北京于近日開幕,圍繞北京地區的畫廊和非營利機構展開藝術活動。
人類并不發明真理,只是自然的轉譯者
“格物致知”是古代儒家的重要概念,如何在物與人的心性之間切近真理,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藝術家郭工選擇用近似解剖的方法,深入到物質的內部中,去還原事物作為自然元素的本來面貌。
郭工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裝置藝術家,但他并不強調東方文化意識,而是注重作品本身傳達出的氣質,他認為自己并非藝術的“造物主”,而僅僅是自然的“轉譯者”。在對談中,郭工講述了參展作品的創作過程,《木板:聽風》是從2016開始創作的系列,作品動機來自于他在拆遷工地的一次“邂逅”。他偶然間在工地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房梁,木頭的裂紋并非垂直而是呈螺旋狀,于是他沿著樹木內部的紋理,緩慢地將其切開,最終得到了同樣螺旋狀的木板。原來,這些木板來自于山谷間的松樹,當受到劇烈的山風吹動,它們就會形成這樣的奇特結構。“這哪里是解剖木板,簡直是在靜聽松風啊。” ——受到一位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策展人的啟發,郭工便將其命名為“聽風”。
郭工認為,藝術家都有一種感知力,感知到的東西有時難以用文字解釋清楚,卻可以被藝術這種“形式語言”準確地捕捉,而一旦作品成型,就不再需要藝術家的闡釋,觀眾自然會調動直覺,與作品中的真理發生聯結。與藝術同理,數學是另一種形式語言,郭工指出,“數學公理并不是數學家發明出來的,如果牛頓沒有發現萬有引力,五十年后也會有別人發現它。”
在郭工的作品中,觀眾不難看出道法自然的理念,這一理念也貫穿于藝術家黃銳的創作。作為1979年“星星美展”的發起人,以及798藝術區的主要策劃人,黃銳已經是中國當代藝術教父級的人物。從80年代開始,《易經》就成為了他的靈感來源,陰陽思想構成了黃銳作品的形式,也超出形式而存在于藝術家的宇宙觀之中。參展作品《一條河》取了坎卦的水之意象,上下為陰,中蓄一陽,水的元素自然流動在藍色的抽象畫中,并成為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的致敬。
自然本就混沌無序,攝影應當打破藝術形式的分野
長久以來,自然被認為是“客觀的”,而文化是“主觀的”,但現實果真如此嗎?藝術的使命之一,也許就是去質疑這種人為制造的分野,并去探尋主客之間的混沌與縫隙。
此次參展藝術家之一的史國威,選擇用一種他稱為“攝影-繪畫”的方法來實現這一點。曾就讀于德國多特蒙德高等攝影學院,史國威深受攝影的影響,為了準確地傳達出自己的意圖,他在拍攝的樹林、石群等景象上添加了手繪,讓畫面呈現出異樣之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看上去很熟悉,但是又有哪兒不太對勁,就像是每天看著配偶的臉一樣。”在熟悉與陌生的狹縫之中,一種全然不同于人類直接觀察自然景觀時的邏輯浮現了出來。
史國威在對談中提到,自己作品的核心“沒那么深奧”,甚至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讓那些最普通的、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事物變得豐碑化。人們看到這些尺寸巨大的作品時會有一種壓迫感,但它們其實只是很普通的事物。比如拍攝于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牧場的作品《羊毛》,羊毛是新疆最普通的東西,但是當它被收割成群,并充滿整個畫面,就會逼迫觀眾去重新審視它們,并無法再將其看成是平日熟視無睹的自然之物。而當攝影-繪畫、自然-人為的分野被打破,我們會回到世界原本的狀態中去,也就是一種迷人的混沌、一種中間狀態。
另一名藝術家范雅·布坎的創作方式與史國威頗有相通之處。作為攝影師,她也有意識地與單純的紀實攝影保持了距離,范雅擅長通過拼貼來達成一種超現實的效果,在植物的風景照之上常常會并置一雙人類的手,人與植物變成了彼此的客體。在某次采訪中,范雅這樣解讀自己的作品:“我們是自然的愛好者,我們崇拜它,但也利用它,美化它。在我的照片中,你可以看到身體的各個部分——通常是手——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你不知道你看到的是愛還是支配。”
21世紀,圖像的制造和生產變得越來越平凡、普通,這也促使藝術家們發明出新的表達方式。策展人黎靜評價道,我們生活在消費社會的大量圖像之中,已經無法分清真實與虛構,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主題,但范雅卻用一種可愛、玩味的方式去處理和解構了它。
這種“可愛”的特質,或許來自于女性感知世界的獨特方式。與范雅的作品只有一條走廊的間隔,是同為女性藝術家的阿奈斯·唐德爾的攝影作品《一瞬夜晚》,這也是整個展廳中最為靜謐動人的系列。在照片中,樹木的枝葉閃爍著晶瑩露珠,一旁放置著艾草等植物的懸浮液。黎靜稱,作品的靈感來源是阿奈斯的夢境,有一天阿奈斯夢見在夜晚生長的植物,于是她就在每個月圓之夜去到一個滿是古樹的圍墻公園,嘗試拍出月光下的景致、重現夢中的模糊感受。
正如本文開篇所言,環境保護是一個寬泛的主題,它不一定要被赤裸而直接地呼吁,而是有著獨特的表達形式。阿奈斯及其他藝術家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們打破了人類世的宏大敘事方法,轉而用象征、敘事等藝術化的語言,來尋找人類與其他物種的共處模式,并不斷更新著我們的感知模式。
展覽信息:《重生:邂逅自然》
地點: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白云館
展期:2022.4.26——2022.7.31
第六屆畫廊周北京
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展期:2022.6.28-2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