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周四,美國國會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批準了近400億美元的對烏克蘭新援助法案。法案已提交白宮,總統拜登簽字后將成為法律。
該法案覆蓋了軍事、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是迄今為止美國對烏克蘭最大的援助計劃。隨著法案的通過,美國批準的對烏援助總額將超過500億美元。
具體來看,這項400億的援助計劃包括:60億美元用于安全援助,包括培訓、設備、武器和支持;87億美元用于補充運往烏克蘭的美國武器庫存;39億美元用于歐洲司令部的行動。
此外,法案還包括110億美元的總統提款授權資金,在此授權下,拜登能夠在未經國會批準的情況下轉讓美國物品和服務,以應對緊急情況。其中50億美元用于解決俄烏沖突導致的全球糧食不安全問題,近90億美元用于烏克蘭經濟支持基金,以及約9億美元用于幫助烏克蘭難民。
拜登表示,支出法案的通過確保了美國對烏克蘭的資金援助不會中斷,他認為這是向世界發出的明確信息,即美國人民與勇敢的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捍衛他們的民主和自由。
民主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也表示,這個龐大的援助計劃,將滿足烏克蘭人民為生存而戰的巨大需求。
路透社稱,該法案以壓倒性多數(86票贊成、1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顯示了美國兩黨在不派遣美軍的情況下支持烏克蘭的強烈愿望。
然而,反對者質疑美國在背負巨額國債的情況下如何為這筆巨額資金兜底。投下反對票的共和黨參議員邁克·布勞恩表示:“我總是會問這個問題,我們如何為此付費?”
《國會山》文章稱,50多年來,兩黨都在推高國債,同時無視聯邦預算長期不可持續的警告。數十年的赤字支出、不斷上升的權力成本、戰爭支出和大規模的刺激計劃都在推高債務。
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達到30.4萬億美元,自2020年3月以來飆升了7萬億美元。照此支出率,預計2026年將達到41萬億美元。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問題高級研究員Desmond Lachman評論稱,非常高的公共債務意味著政府將不得不在多年內將大量支出用于支付債務利息,這將壓縮公共福利的資金。它還可能需要更高的利率,這將限制投資。簡而言之,債務增加,相當于抵押了子孫后代的經濟未來。他還透露,美國現在的債務與GDP的比率高于二戰結束時的水平。
目前,聯邦債務(30.4 萬億美元)與GDP(23.6 萬億美元)的比率為129%。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僅僅支付2051年聯邦債務的利息,就將超過聯邦政府所有稅收收入的46%。
理智基金會(Reason Foundation)對美國財政部2月份發布的最新財務報告的分析發現,聯邦負債(包括權利計劃的義務)超過100萬億美元。未資助的未來醫療保險義務占總數的近47%。截至2021財年末,總債務負擔為103萬億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446%。
隨著大量“嬰兒潮一代”退休并開始獲得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福利,大部分債務現在即將到期。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壓低聯邦借貸成本和利率,美聯儲將尋求購買更多美國國債,向經濟注入更多資金,冒更多通脹風險并推高物價。這將使現有債務貶值并壓低債務與GDP的比率,同時給依賴以美元計價資產的儲備金,或接受固定收益付款的美國人帶來痛苦。
生活成本上漲可能會保護社保領取者免受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破壞,但它們會進一步推高聯邦支出和赤字,并增加要求美聯儲印更多鈔票的呼聲,這將使美國人陷入通脹循環。
現在,美聯儲已通過負實際利率政策來減輕國家債務負擔,但這種政策路徑正在降低美國人的薪水和儲蓄賬戶的價值。
在為烏克蘭慷慨解囊的同時,美國國內通貨膨脹正侵蝕經濟增長。數據顯示通脹開始打擊零售利潤和消費能力。此前美國主要零售商報告稱,人們正在減少購買高價商品。
美國第二大零售商Target的業績顯示,消費者在食品和家庭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增加,而不是高利潤的非必需商品。沃爾瑪也顯示,消費者已轉向購買利潤率較低的基本生活用品。
富國投資研究所全球市場策略主管Paul Christopher表示,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影響開始在零售業顯現。與一兩個月前相比,消費能力正以更快速度下降,他認為降速或進一步加快。富國投資研究所此前預計,今年年底前后至2023年初,美國經濟將出現溫和衰退。
Horizon Investment Services首席執行官Chuck Carlson表示,零售商業績或是“經濟可能放緩的又一個跡象”。基石財富首席投資官Cliff Hodge表示,人們的擔心“正從通脹恐慌轉向衰退恐慌”。
這令投資者感受到寒意,零售業股價應聲下跌。在Target宣布利潤減半后,周三,Target股價下跌近25%,周四上午又下跌了3.2%。沃爾瑪股價周四下跌1.3%,自周二公布業績疲弱以來,沃爾瑪兩個交易日已經下跌超過17%。
盡管通脹高企、消費者信心惡化和利率上升,但是美國4月零售銷售仍強勁增長。數據顯示,4月零售額增長了0.9%,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比增長8.3%,為近40年來的新高。這歸功于供應改善,以及餐飲消費增加,消費者還購買了更多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