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撿破爛”可不是個能讓人多向往的職業,但是,河南一個人口8萬多的小鎮,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干這個,而且撿出了個年產值800多億的大生意。
靠收破爛,這里成了中國“城市礦山”示范基地,長江以北最大的有色金屬回收加工基地。
“破爛王”成了身家幾十億的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老板,曾經窮得叮當響的地方,也變成了全國千強鎮。
地處鄭州、開封、許昌三地交界的長葛市大周鎮,可能對普通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在有色金屬行業卻非常有名氣。
因為這里每年回收利用各種廢金屬的總量達到了400萬噸,一度占了全國的三分之一。
今年年初,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里,專門提到了要做強大周鎮的循環經濟產業。
這也難怪,從家家戶戶撿破爛發展到今天,大周鎮已成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8萬多人口的小鎮,一半的人從事金屬回收加工,有1000多家經濟實體,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832億元。
體量巨大不說,讓人意外的是,這里可不只是收收廢品賣賣破爛那么簡單。
大周鎮企業引進德國西馬克技術的河南首個六連軋生產線,軋鋼流程僅需7分鐘
2017年,國內第4條、河南首個六連軋智能生產線在大周鎮的一家企業投產,這條從德國引進技術,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把以前需要100多人流水作業的工作量,縮減到5個人就能輕松操控。
瞄準“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大周鎮,還在2017年完成了一個突破:
建成了全球第一條鎂合金汽車輪轂工業生產線。這不僅讓大周鎮的企業擁有領先同業3-5年的專利技術,也讓他們成了國際鎂合金汽車輪轂標準的制定者。
在投產儀式上,這家公司就收到了美國公司20億元的訂單和德國奔馳設計公司為期3年50萬只輪轂的訂單。
另外,特斯拉、大眾、比亞迪、北汽等大型整車廠商,也都紛紛計劃引進這家公司生產的鎂合金輪轂。
這些裝配在高檔汽車上的產品,原材料同樣來自大周鎮回收加工的金屬。
經過40多年的發展,這里形成了從廢舊金屬回收、分揀、拆解、冶煉、加工、精深加工到產品銷售的完整循環經濟產業鏈。
除去這些顯而易見的經濟價值,無價的“綠色”財富帶給大周鎮更多的發展機遇。
一年回收利用400萬噸廢舊金屬背后,是節約標煤近7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00余萬噸。
正是因此,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周鎮才有底氣喊出近期的“小目標”是把再生金屬做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收破爛這個曾經沒人看得起的行業,如今是妥妥的“朝陽產業”。
起初大周鎮的人扎堆收破爛,并不是因為未卜先知,純粹是因為窮得沒辦法。
我們從地圖上能看到,大周鎮雖然地處平原,但被雙洎河三面環繞。
在今天這不算事,可是在幾十年前,這意味著交通閉塞,不管去哪都要繞遠路。
再加上這里地上沒資源、地下沒礦產,沙土地里只能種紅薯和花生的自然條件,大周鎮的經濟常年在全市排倒數第一。
大周鎮被雙洎河三面環繞,曾經交通閉塞經濟落后
大周的農民以前把紅薯做成粉條,拉著架子車去縣城賣了換錢。
回來的路上,為了不讓車空著,就沿路撿點廢品,或者把城里的舊東西拉回來換點零錢花。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主要撿塑料、廢紙之類,直到1979年,大周鎮一個村的村支書發現,鄰近的開封尉氏有人搞土法煉合金挺賺錢,于是就帶人開始搞起了冶煉,從一開始的鉛錫合金,慢慢發展到了鋁合金。
這時,撿破爛的大周人發現有色金屬好賣還值錢,于是他們開始在周邊的縣市走街串巷收廢品,主要就瞄準廢電線、廢銅廢鋁這些金屬。
一些腦筋活的人在家開收購部,收賣廢舊金屬,把自己收來的廢銅廢鋁簡單加工成銅板或鋁錠。
一噸能賺幾百塊錢,這可比直接賣掙得更多,于是有人干脆專門辦廠加工廢舊金屬,再賣給上游買家。
隨著改革開放后經濟迅速發展,銅、鋁等金屬價格直線上漲,大周人跑得越來越遠,胃口越來越大。
到上世紀90年代初,甚至還有人跑去俄羅斯把報廢的飛機、坦克都倒騰回來,有的人包幾節火車車皮運回來,一趟就能賺好幾萬。
“家家戶戶都冒煙”的大周把大江南北的“破爛王”都吸引了過來。
90年代初,大周鎮這種簡單的冶煉加工企業有200多家、收購戶400多個。
從1993年到2002年,大周鎮再生金屬產業飛速發展,企業數量一下突破了1000家。
大周鎮在有色金屬回收加工的圈子里名氣越來越大,經營品種也從最初的鋁、銅和不銹鋼,發展到了鋅、錳、鉻等20多個品種。
再加上當地政府和一些眼光長遠的企業,借助產業轉移的時機,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港臺等地拉來了近百億元的投資和企業,這個撿破爛撿出來的事業,在不斷延長產業鏈條。
媒體報道大周鎮再生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 來源:視頻截圖
2004年,大周鎮綜合經濟實力從倒數第一躍居長葛市第一名,兩年后又進到許昌市第一。
20多年間,完成了從“差生”到“學霸”的轉變。
生活小康了,可問題也來了。
循環經濟本意是節能環保,可大周鎮這樣“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粗放式發展,反而帶來了污染和浪費,這題怎么破?
就在大家都在思考接下來該怎么辦的時候,轉機來了。
2007年,大周被確定為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借著這個機會,當地開始了大規模的產業轉型升級。
2011年,大周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2014年,中原再生金屬交易市場建立,2015年開盤交易,當年交易額就突破了300億元。
2016年,大周通過終期驗收,成了河南省唯一、全國唯三的“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也是從這時開始,他們開始走出去,到德國、法國、日本、瑞士這些“城市礦山”產業發達的國家考察引進技術,甚至直接吸引全球再生資源最有實力的企業來到大周鎮。
一個小鎮,有國家博士后流動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80%以上的企業與北京大學、中南大學、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建立起了合作關系。
大周鎮似乎弄明白了,依靠科技,“城市礦山”才能既是金山銀山同時也是綠水青山。
“城市礦山”是對廢棄資源再生利用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形象比喻。
大周鎮廢棄資源回收利用加工,不僅創造了一年800多億的產業規模,同時還解決了4萬人的就業問題,對當地稅收的貢獻率也達到了20%,而奔著千億產業集群目標去的大周鎮,這座“城市礦山”究竟能帶他們走多遠?
首先是市場的需求。
大周鎮的強項是有色金屬再生,而有色金屬是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工業原材料,隨著消費的增加,供應缺口也在不斷擴大。
近年來,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穩步提升。
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鋁、銅、鋅、鉛四大金屬消費總量約7760萬噸,這其中,再生有色金屬的產量是1450萬噸,占了國內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的23.5%。
2020年中國與全球再生金屬消費量占比 圖據中商情報網
有色金屬的循環利用與原生礦冶煉相比,節約了大量資源、減少了能耗并改善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有色金屬原料和需求間的供求缺口,緩解了供需矛盾。
與需求相對應的,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低。
盡管最近這些年再生有色金屬行業蓬勃發展,但是和這個行業發達的國家相比,在再生資源利用率和回收的技術水平方面,我們仍落后發達國家不小的距離。
2020年,國內的再生銅產量是325萬噸,僅占全國銅產量的16%,而目前在發達國家已經有完善的再生銅循環利用體系,如美國再生銅產量占總產量的60%,德國占比80%。
2020年,國內鋁、銅、鋅、鉛這四大金屬的消費總量中,再生金屬2150萬噸,僅占消費總量的27.8%,這個數字比全球平均水平的35.3%低了7.5%,跟發達國家平均45%的利用率相比,更是相差甚遠。
不過,差距大也正好說明了可發展的空間同樣足夠大。
更重要的是,“碳中和、碳達峰”為再生有色金屬行業提供了政策支持。
有色金屬工業能耗高、碳排放量大。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初步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約6.5億噸,占全國總排放量的6.5%。
再生金屬與原生金屬相比能耗更低,意味著更加節能減排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而作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排頭兵,再生有色金屬的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以來,國家先后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等低碳發展領域政策法規,這些政策都在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就提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屬產量要達到2000萬噸。
2025年預計國內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將達2000萬噸 圖據中商情報網
在“雙碳”的政策背景下,再生有色金屬作為低碳資源,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產業方向。
特別是在當下,能源領域原材料面臨資源優勢國家“卡脖子”的現狀,從“城市礦山”中獲得再生金屬,將成為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內循環”的重要途徑。
眾多利好都擺在面前,從撿破爛起家,到擁有“城市礦山”的大周鎮能走多遠,就看他們不斷地努力和不停地科技創新了。
只要肯實實在在搞好環保,肯真金白銀投入搞科技創新,肯踏踏實實直面差距往前追,大周人就能把“撿破爛”做成真正高大上的“金飯碗”。
河南大周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