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歐洲中立國芬蘭和瑞典將于近期就是否加入北約做出表態。
芬蘭率先采取行動。5月12日,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和總理馬林發表聯合聲明,支持芬蘭加入北約。本周末,芬蘭將正式宣布其決定。
瑞典目前還在討論中。瑞典已有200多年沒有參加過戰爭,執政黨、中左翼社會民主黨此前一直反對瑞典入北約。雖然近期包括首相安德松在內的社會民主黨成員改變了對入北約的看法,但黨內分歧依然存在。
如果芬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將再添一個北約鄰國。波羅的海地區將被北約成員國環繞。
芬蘭:立刻申請
據美聯社周四報道,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和總理馬林當天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北約成員國身份將加強芬蘭的安全,而芬蘭作為北約成員也可提高北約的實力。
尼尼斯托和馬林認為芬蘭“必須立刻申請加入北約”,兩人呼吁芬蘭在“未來幾天內”完成決定入北約的準備程序。
本周日,芬蘭議會將對申請入北約一事表態,之后芬蘭將正式宣布其決定。芬蘭議會共有11個政黨,截至上月,九個政黨已公開支持加入北約。
申請加入北約是中立國芬蘭的重大外交政策轉向。
芬蘭與俄羅斯有1340公里的邊境線,為歐盟國家中最長。二戰時期,芬蘭曾與蘇聯兩次交戰,最終芬蘭丟掉了10%領土但得以保住國家主權。
二戰后,芬蘭與蘇聯簽訂了《蘇芬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要求雙方保證不參加任何旨在反對另一方的聯盟。這份條約讓芬蘭得以在冷戰中成為中立國。
蘇聯解體后,芬蘭加入歐盟并加強了與北約的合作,但不入北約的傳統得以延續。俄烏戰爭成為了轉折點。
俄烏戰爭爆發后,與蘇聯有過交火歷史的芬蘭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加入北約。在民間,要求入北約的呼聲高漲。
芬蘭廣播公司民調顯示,俄烏戰爭剛開始時,芬蘭有53%受訪者支持該國加入北約,創下歷史新高;3月漲至62%。到5月初,支持入北約的占比已經進一步升至76%,僅有12%受訪者反對入北約。
上月,芬蘭政府就該國的安全環境變化發布新報告,報告中提到了芬蘭如果加入北約可能產生的影響。報告出爐后,芬蘭議會開始就報告內容和北約問題進行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入北約。
報告提出的一個重要風險是,從提交加入北約申請開始到獲得批準的等待期中,俄羅斯可能會加大對芬蘭的威懾,包括網絡攻擊、兩國邊境摩擦等。
本周三,英國首相約翰遜前往芬蘭和瑞典,與兩國分別簽署聯合安全協議。
約翰遜表示,根據協議內容,簽約雙方中一方遭遇自然災害、遭受攻擊時,另一方將提供援助,包括軍事援助。除此之外,協議還將加強英國與芬蘭和瑞典的情報共享、聯合軍事訓練和軍事部署。之后英國將增加對芬蘭和瑞典的軍事部署,包括海陸空三軍設備和人員。
約翰遜稱,英國與兩國簽署安全協議是為了在新的安全威脅下,加強北部歐洲的防御能力。
瑞典即將表明立場
芬蘭的鄰國瑞典也將于本周末就是否加入北約表態。
與芬蘭不同,瑞典與俄羅斯不接壤。但瑞典與芬蘭一直保持著緊密合作,芬蘭曾為瑞典的一部分,后在1808年的芬蘭戰爭中被俄國占領。從1814年至今,瑞典再未參加過任何戰爭。
瑞典執政黨社會民主黨成立于1889年,是該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社會民主黨長期執政,也是瑞典中立外交政策的塑造者。因此在俄烏戰爭之前,社會民主黨明確反對瑞典加入北約。
3月初,瑞典首相安德松警告瑞典現在申請加入北約將引發歐洲更嚴重動蕩。但隨著俄烏戰爭持續,瑞典國內對于入北約的呼聲不斷高漲。
《瑞典晚報》民調顯示,3月,有51%受訪者支持瑞典加入北約,支持率首次超過半數。到上月,支持入北約的占比已經漲至57%。
安德松和社會民主黨的態度也隨之發生變化,黨內支持入北約的成員增多。從4月起,社會民主黨開始就瑞典是否加入北約進行為期四周的黨內討論。5月13日,瑞典政府將公布新的國防政策報告。
安德松本人和社會民主黨部分高級成員被視為入北約支持者,但氣候與環境大臣斯特蘭德霍爾(Annika Strandhall)為代表的派系繼續反對瑞典加入北約。
斯特蘭德霍爾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明確指出,保持軍事不結盟才最符合瑞典的國家利益。她表示,瑞典在傳統上就是和平和裁軍的強有力支持者。
社會民主黨代表本周一稱,雖然目前該黨尚未對是否加入北約做出決定,但社會民主黨將于15日就北約問題表明立場。
北約再擴張
如果芬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將再添一個北約鄰國,波羅的海地區將被北約成員國環繞。
目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都是北約國家。這四國均為俄羅斯鄰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與俄羅斯本土接壤,波蘭和立陶宛與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
俄羅斯此前警告,一旦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俄羅斯將加強在波羅的海的軍力部署,波羅的海將不再是“無核”地區。
自蘇聯解體以來,北約東擴就成為了俄羅斯的心頭刺。
今年2月,俄羅斯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時,俄總統普京指責北約不斷東擴、無視俄方安全關切,引發了歐洲的安全危機。
冷戰時期美國遏制政策的創始人凱南(George Kennan)1998年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曾把北約東擴稱為一個“可悲的錯誤”,認為北約東擴是新冷戰的開始。
北約最初成立于1949年,目的就是遏制蘇聯。成立之時,北約共有12個成員國,分別為美國、加拿大、英國、比利時、丹麥、法國、冰島、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和葡萄牙。今天,北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30個。
北約首次擴張是在1952年,希臘和土耳其加入。為與北約對抗,蘇聯于1955年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蘇聯解體后,三個前華約組織成員國捷克、匈牙利和波蘭于1999年加入北約。芬蘭和瑞典則在1994年加入北約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
北約最大一次擴張是在2004年。當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七國加入北約。其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曾為蘇聯一部分。
2008年,北約峰會討論了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的問題,稱兩國今后將成為北約成員國。隨后,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戰爭。
最近加入北約的新成員是北馬其頓,于2020年成為北約的第30個成員國。新成員國加入需要得到所有現任成員國批準。此前,意向國家從提交申請到最終加入北約至少耗時一年。對于芬蘭和瑞典,北約官員已經表示將加快批準進程。
但芬蘭和瑞典的加入尚未得到所有北約成員國支持。
上周,克羅地亞總統米拉諾維奇再度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這已經是米拉諾維奇第二次公開發聲反對。
米拉諾維奇稱如果北約就芬蘭和瑞典的加入舉行北約首腦峰會,他將代表克羅地亞投出反對票。
但米拉諾維奇也表示,如果是由各國駐北約代表決定是否接納芬蘭和瑞典,則他沒有把握能讓克羅地亞代表投出反對票。
此前,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指責米拉諾維奇在烏克蘭問題上“胡說八道”,稱米拉諾維奇的言論不代表克羅地亞政府立場。普連科維奇來自中右翼政黨,米拉諾維奇則來自中左翼政黨,兩人多次互懟。
上月,米拉諾維奇已經發聲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而他反對的理由是為了威脅美國、英國和德國,讓三國要求波黑在未來六個月修改選舉法,保證克羅地亞族在波黑的選舉權。
除克羅地亞之外,匈牙利也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匈牙利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合作,此前還與同為歐盟成員國的芬蘭發生過沖突。
匈牙利長期被其他歐盟國家指責在法治上不符合歐盟標準。2019年芬蘭擔任歐盟委員會輪值主席國時,曾在法治問題上針對匈牙利。當時匈牙利媒體把芬蘭稱為匈牙利的“新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