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產業評論 Veronica
編輯|半島
不久前,淘寶聯合工人日報融媒體中心、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共同發布了《2021年度冷門新職業觀察》,公布了10個去年誕生的冷門但有趣的職業,如貓糧品嘗師、多肉寄養師、手機入殮師、玩偶修復師、鑄甲師、直播間布景師、游戲捏臉師等。
這些職業,令人一邊黑人問號一邊驚嘆“還可以這樣!”可謂奇奇怪怪又可可愛愛。更重要的是,這些職業的從業者中據說有不少人的薪資能夠達到月入上萬,說明這些職業雖然雖冷門但不是憑空誕生,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的。
這些職業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幾個名字有趣的職業。
玩偶修復師
玩偶修復師,又稱為“玩偶醫生”,專業幫人修復心愛的公仔玩偶。他們一般通過充棉換棉、洗護、補線、重整造型等方式,使得娃娃“復活”。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表示自己做這行,除去經濟目的,主要還是覺得自己在做很溫馨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送來給他們修復的娃娃,有許多都是陪伴了主人十多年的,已經成為主人生活中的一員,甚至是童年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傾聽者。
送娃娃去修復的人,有許多還不想要娃娃變成全新的樣子,而是希望它回到自己小時候記憶中的狀態,有一點舊舊的,沒那么完美的,甚至有一點點味道。這些都需要修復師不僅要有耐心、細心,還必須在線材、棉花、色彩、縫紉以及審美等多方面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所以從事這一行業的師傅,基本上都是會裁縫技能或是DIY愛好者、二次元愛好者,乃至藝術設計從業者。
根據在電商平臺上能搜索到的玩偶修復服務,修復一個娃娃的時長和費用,取決于娃娃的破損程度、大小、材料的稀缺性、出產年份等等。因為每個承載著主人記憶的娃娃都是獨一無二的,修復師需要不斷根據主人的需求修改完善,到材料市場比對,工作量是不小的。所以基本上修復一個娃娃都需要起碼一周時間,有的甚至需要一個月,費用自然也不菲,100元僅是起步價,200元到500元是常態。
某電商平臺上的玩偶修復服務
手機入殮師
去年冬天日本高分電影《入殮師》在中國重映,這部電影讓很多人知道了這一為逝者裝飾的特殊職業。手機入殮師,顧名思義,是專門為廢棄手機“裝飾面容”的手藝人。怎么裝飾呢?看圖就知道了:
閑魚,喵南北藝術工作室
手機入殮,其實是手機拆解和裝裱。將舊手機的零件一一拆分下來,按照一定的排版,將它們用膠水粘在紙板上,再用打印機打印文字,附在每個零件旁邊,最后把整個紙板用相框裱起來,成為一幅裝飾畫般的藝術品。
除了拆解手機(如,早已成為歷史的iphone4),也可以將自己不用的或是停產了的舊相機送去拆解和裝裱:
閑魚,一休的叮當貓口袋
從事這一工作的人,一般是電子產品的愛好者或工藝設計師。他們需要對手機、相機零件有專業的了解,也要會一定的ps設計技術和排版審美(據閑魚上某設計師的表述,他給每臺手機設計的底板都是原創,擁有版權)。
裝裱所使用的工具,也有講究。比如,零件旁邊的文字,需要使用高精度特種印刷機印刷在底板上,而不是普通工業或家用打印機;粘零件的膠水最好是納米進口級別,非常牢固;相框是純實木的,還要是傳統榫卯工藝的。根據閑魚上的數據,一般裝裱一臺手機需要200元。
手機裝裱師也像玩偶醫生一樣,做這行除了自己有技術有興趣,能掙錢,也與他們對舊物抱有不舍之情有關。他們很能理解,這些送去拆解裝裱的手機、相機,必定都是承載了使用者的記憶與情感的。在物品的使用壽命到盡頭的時候,有些人不忍心將它們直接丟棄,而是想要給它們一個體面的歸宿,并永遠留在自己身邊。因此,裝裱師總是像對待一件藝術品般盡心盡力,所以熟練的師傅最快1天也只能完成1臺手機的裝裱。
多肉寄養師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更令人費解了,動物逢年過節需要送去寄養可以理解,植物還要寄養?
沒錯,這個職業就是負責幫人養多肉,然后時不時通過直播、視頻照片等方式讓主人看看多肉的生長情況。
這是一個引起很多爭議的職業,畢竟養植物最大的快樂不就是看到植物通過自己的栽培,一點點長開長大的全過程嗎?
實際上,多肉要長得好,對環境有不低的要求。最好是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的地區,比如云南是最適合的。北方冬天太冷,南方夏天太熱,這都不利于多肉生長。如果養在家里,需要天天開燈給它們提供光照。
此外,多肉種類多,很多真心喜歡多肉的人常常忍不住多買,它的繁殖速度又快,于是家里都放不下了。再加上有的愛好者可能經常要出差,很難照顧,于是只能委托給別人照顧,同時又名正言順地以主人的身份經常看看自己的“孩子”。所以,這個行業聽起來荒誕,但想想也有一定道理。
大棚提供的多肉寄養服務
一般的多肉寄養師,都在郊區擁有自己的多肉大棚,原來是以養殖售賣多肉為主。當多肉寄養的需求出現后,他們也開始提供這種服務,未來甚至考慮結合VR技術,讓多肉愛好者實現更直觀的云養多肉。
貓糧品嘗師
又來一個聽著令人咋舌的名字。
雖然寵物經濟確實越來越強勢和好賺錢,但是人可以長期吃貓糧嗎?貓糧還需要人來品鑒嗎?這確實是一個存在很大爭議的職業,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真的如《2021年度冷門新職業觀察》里所寫的那樣工作內容就是試吃貓糧嗎?
在網絡上能搜到的與這一職業有關的信息非常少,并且有些報道的可信度也需要持疑。比如,下面這篇關于冷門新職業的報道,其中并沒有給出這位品嘗師的真實姓名或任何可信的工作信息。
一位(自稱是)貓糧品嘗師的講述
筆者養過不少寵物,據我所了解,寵物醫生都不建議主人去吃貓糧狗糧(即使鏟屎官再愛自己的寵物),吃幾顆沒事,長期吃保不準會出問題,尤其是如果吃到了一些粗制濫造的廉價毒糧。
更重要的是,在搜索了多個平臺后,筆者都未有發現提供這樣服務的人員(《2021年度冷門新職業觀察》中寫的是淘寶上有這樣的服務,但很遺憾并未看到)。
實際上,更為靠譜的可能性是,這些貓糧品嘗師其實是寵物食品公司的寵物食品研發人員。比如這位:
雖然他的職業名稱寫著品嘗師,但從他的講述中會發現,他其實是負責研發制作貓糧的。品嘗貓糧的口感和咸淡,只是他研發過程中必備的一步,隨后他還根據口感需要進行配方的調整。
網絡上目前最知名的“貓糧品嘗師”,是這位95后女孩黃瀾曦:
然而,只要多多搜索,便會發現,她其實是一家寵物食品淘寶店的店主,以研發制作能給貓喝的奶茶出名。貓糧品嘗并非她的全部工作,而是她研發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
可以說,貓糧品嘗師,并非只是品嘗貓糧那么簡單。畢竟如果當真是每天在平臺上接單,不斷試吃客戶寄過來的各種各樣的貓糧,是有不小健康風險的,而且目前這一職業還未有統一的行業規范,根本無法判斷從業者的資質。
真的要成為貓糧品嘗師,也許更靠譜的途徑是先成為一個有資格證的寵物食品研發師。
限于篇幅,先只介紹這四種新奇職業。總的來說,不論是玩偶醫生、整理收納師、還是手機入殮師,制云師,這些新奇職業,都有一些共同點,如,在行業屬性上大多數其實屬于服務行業(但是更具創意性、私人訂制性)、從業者都需要具備一些小眾獨特的技能等。
這些職業真的都月入上萬嗎?
網絡上對于這些職業的收入的報道,幾乎沒有不稱其輕松月入過萬的。
果真如此嗎?
多肉寄養師的收入取決于寄養客戶的多少。多肉寄養的要求一般是,一位客戶需要單獨租一個大約1.2X0.8m的臺子(所以一般都是一個人有百十盆多肉才能寄養),費用100元/月。
月入過萬,需要每個月起碼有一百位客人在大棚寄養多肉。然而這意味著一位寄養師需要照顧接近一萬盆多肉,還時不時(甚至每天)進行直播匯報。算一算便知道,月入過萬是可能的,但也不輕松呀。
整理收納師的情況與多肉寄養師的接近。收納師的收費標準一般是100-150元/小時,或者根據房屋面積、物品的數量來計算整理每一平方米需要多少錢,有的可以達到800元一個平方。
平均下來,一位每個工作日都接單,且每天工作8小時的收納師,月薪在1-2萬之間。但并非每天都會有單可接,也并非每間屋子都需要整理8小時,而且這也是一樁體力活,以及有一定知名度的團隊,還需要跨城市提供服務,所以他們的薪資也并非“輕輕松松”就穩定在上萬元。
手機入殮師的收入情況則更加不穩定。如前所述,手機裝裱的價格一般在200元,要以此月入過萬,每個月起碼需要接100單。然而筆者采訪了幾位在閑魚上的手機入殮師們的接單情況,他們都表示目前“流量很小,不多”。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以此為主業,只能作為副業或能夠小小營收的興趣。
玩偶修復師比手機入殮師的情況要幸運一些。在不同的平臺上,他們的銷售量都還算可觀。有些修復師除了修復破損的娃娃,還豐富自己的服務項目,比如幫消費者改裝娃娃,使每個娃娃更加具有消費者的個人特色,也增加了自己的營收。
不過,這一行目前仍需要完善行業規范和收費標準。曾經被央視報道過的上海七旬玩偶醫生朱伯明,后來被客戶舉報收費不明還偷工減料,修復一個娃娃有時竟需要上千元,有的甚至一萬元,還沒有修復完善。
客戶對朱伯明修復服務的不滿
虹口市監局對其進行調查,要求其明確收費標準,而朱伯明也因為年紀大體力不支,決定只做公益服務,不再以此為業。
總的來說,不論是月入能過萬還是不能過萬,這些職業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輕松和容易。
結語
每一個新職業的出現,都反映了社會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出現了新的需求和新的人才。但通過深入了解這些職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職業并不如營銷號所宣傳的那樣理想、高薪、輕松,畢竟在內卷的996時代,要掙大錢又打舒服的工,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