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新村、田林新村、長白新村……一提起這些名字,很多上海人的DNA就動了。新中國成立后,上海陸續興建了諸多工人新村,改善了數以萬計家庭的居住和生活條件,這是幾代人共同的溫暖回憶。幾十年風風雨雨,如今,不少以“新村”為代表的小區老舊了,居住條件落后了。怎么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始終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始終把城市更新的聚焦點放在那些“新村”和老舊居民社區。近期,本報記者組成多路小分隊,深入多個“新村”和老舊居民社區蹲點調研,見證城市更新過程中的“新村”變遷,記錄“新村”居民的生活點滴……
最“老”工人新村年輕了
上海普陀區曹楊新村,小區里一座涼亭傳來陣陣歡笑,一位老先生音高八度:“朋友看到我手機發的風景照,問我又去哪里旅游了,我說哪也沒去,就在家門口呀!”
河清見底的環浜,兩岸草木隨風搖曳;街頭轉角處的口袋公園,雕塑、繪畫作品點綴其間……這讓老人們自豪的“家門口的風景”,是曹楊新村在新時代煥發的新顏。
始建于1951年的曹楊新村,是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早年間,只有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等工人中的“明星”才能住進這里,并視之為一件極其光榮的事。同濟大學規劃系學者楊辰表示,這是當時國際上先進的“鄰里單位”規劃理念在我國住區建設的首次實踐。
然而,幾十年歲月磨礪,讓當年“簇簇新”的小樓逐漸蒙塵,除了墻皮脫落、木質樓梯吱呀作響,早年設計的“非成套廚衛合用”更是極不符合現代居住需求。2004年,曹楊一村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大拆大改面臨法律硬約束,須在保護城市文脈與創建宜居社區間找到最佳平衡。
2019年12月,曹楊一村成套改造項目啟動。改造啟動伊始,曹楊新村街道廣搭平臺,召開聽證會,做好方案解讀,讓居民充分了解、表達、參與改造簽約全過程,同時將居民合情合理的意見及時吸納。改造中,設計師一次次入戶與居民面對面,根據每家每戶實際情況和不同需求,“一戶一方案”提供個性化、精細化設計服務。
“有的居民家里人少,需要一整間大屋子;有的家里人多,需要多隔出一個房間。”上海建筑裝飾(集團)房屋設計師金曉明說,“我們把近1500戶居民的個性化需求落實到每一張圖紙上,后續環節按照圖紙施工、執行。”
年近七十的潘金華出生在曹楊新村,曾經的宜居生活刻在她的記憶里:“公園、菜場、醫院等應有盡有,逛街可以去曹楊商城,逛完還能順路去曹楊影院看場電影,或到新華書店門市部買幾本書。”她期待,改造后的家不僅屋內宜居,社區生活要更便利、更有煙火氣。
2021年,因房屋改造暫時外搬的居民陸續回到“新居”。不僅是他們,一些早些年搬走的老住戶,也在房屋改造完成后住了回來。他們驚喜地看到,小區門頭恢復了紅五星式樣,外立面則修舊如舊;居住環境進行了整體更新,增加了綠化面積,添置了養老便民設施,停車位也有合理規劃,紡織元素融入空間設計,透露出曹楊新村獨具一格的工人文化。
“黨和政府認真傾聽我們的聲音,不僅留住了我們的舊時光,更創造了幸福的新生活。”潘金華說。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
在新一輪城市更新工作中,曹楊新村是上海市首批、普陀區首個啟動“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的街道。近年來,曹楊環浜濱水步道實現貫通,主題特色口袋公園華麗亮相;街道建成全區首個老年友好的智慧食堂、首個片區慈善超市、首個社區托育“寶寶屋”等。目前,“升圈”行動正在逐步展開,上海將通過無障礙環境建設、市場改造升級、社區慢行系統打造等舉措,不斷提升新村設施的品質和實用性,使居民享受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服務。而在這一過程中,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是“新引擎”和“生命線”。鮮明的人民屬性,顯著提升了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參與感、獲得感。
如今,“與群眾見面法、聽群眾心聲法、請群眾協商法、受群眾評議法、讓群眾得益法”,合稱為曹楊新村街道群眾工作“靠譜五法”。“通過召開居民代表大會、設立居民議事會、開展社區聽證會等形式,我們廣泛聽取居民意見,讓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真正落在實處、落在細處。”曹楊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許春輝說。
曹楊新村的故事,是傳承與創新的故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老”工人新村不僅可以實現“逆齡”生長,還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永前 吳振東)
“吊腳樓”消失記
早上9點,上海徐匯區田林新村街道田林路65弄里狹窄的小路上,一下擠進兩輛搬場車。搬家師傅們正為搬運居民的行李家具忙碌著。自打田林路65弄舊住房成套改造啟動以來,小區內每天都有十幾輛搬場車進進出出。
隨著上海城市更新工作的推進,田林路65弄舊住房改造項目僅用45天,就實現了100%自主簽約,昔日的工人新村迎來煥新生機。
田林路65弄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小區內廚衛合用的情況比比皆是,最小房屋使用面積僅13.5平方米。隨著歲月流逝和城市發展,工人新村逐步老去。
因為生活環境逼仄,很多人家都想方設法在樓道天井內搭建外掛式空間,作為廚房或淋浴間使用,形成了社區“吊腳樓”。樓道內屋面漏水、墻面開裂、線纜橫行的問題隨處可見,給居民生活埋下許多安全隱患。
樓躍民一家三口常年居住在田林路65弄,對老屋的困境深有體會。“經常看到老鼠從下水道爬出來,還有蟑螂、鼻涕蟲。”樓躍民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回憶過往生活的不易,“四五戶人家共用一間廁所,洗澡只能在廁所間裝個蓮蓬頭將就。”
為了讓老舊小區的居民過上新生活,在徐匯區委、區政府“三舊”變“三新”的部署下,2023年下半年田林路65弄舊住房成套改造正式啟動。
舊區改造,歷來被稱作“天下第一難”,想把這件造福群眾的民生實事辦好并不容易。
田林路65弄成套改造項目涉及2500人,共計1044證。“1000多本房產證,總有人有不同意見。還有人家庭有困難,想借這次舊改一并解決。種種問題,都隨著舊改浮出水面。”田林街道黨工委書記虞勇斌說,如何推進舊改,是對基層干部的一大考驗。
家住65弄的居民趙先生患尿毒癥需每周三次血透,夫婦倆沒有孩子,趙先生的老伴也有高血壓、糖尿病,實在沒有精力打包搬家。在黨建引領下,田林街道內的一批黨建聯建單位積極參與舊改工作,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提供各類生活服務。與趙先生一家結對的電力安裝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幫助他們尋找過渡房源、打包整理,解除其后顧之憂。
推動舊住房改造,要將民主原則貫穿其中。針對居民提出的改造后增加小區停車位、增設適老化設施等需求和建議,徐匯區房管局和田林街道共同牽頭,多輪次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調整。改造項目建筑師劉小娣手頭,打印出的設計稿堆成了一摞:安置房型初步定下16種方案,通過調整房型的進深和面寬,再衍生設計出不同的回搬房型方案,根據居民意見不斷做增量、完善配套。
田林路65弄舊改還是徐匯首個全過程電子化簽約的舊改項目。依托信息化平臺,1044證的房型圖、舊住房更新(拆除重建)協議、改造確認單等資料悉數錄入系統。
全程電子化簽約不僅可以實時展示簽約進度,還確保政策惠及“零差錯”,每一個信息、每一個記錄、每一個點擊都留下了可查究的軌跡。
田林一二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俊峭告訴記者,根據規劃,項目會拆除原有的十二幢舊房屋,新建六幢8層和兩幢11層帶電梯住宅,居民按“拆一還一”的原則回搬,不但每戶都比原先多了獨用廚衛和陽臺,小區里還增建了地下車庫和配套用房。
項目生效當日,田林路65弄的居民們紛紛聚攏在弄堂中慶賀,一位居民阿婆還敲起了鑼鼓。談起舊改搬遷,這位阿婆笑得合不攏嘴:“早都準備好了,今天大家開心,一定要熱鬧熱鬧!”
如今的田林路65弄,舊改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施工區內張貼的項目改造效果圖上,一幢幢明亮寬敞的住宅樓,不僅是即將拔地而起的新房、觸手可及的幸福,也是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寫照。(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楊金志 程思琪 鄭鈞天)
老街道變成“樣板間”
生活在上海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的居民沒有想到,昔日扎堆簡陋的“兩萬戶”,有一天能夠成為上海的新晉網紅打卡點、公共服務匯聚地、潮流生活風向標。
走進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的工人新村展示館,歷史的一幕幕在眼前交織。“兩萬戶”,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后,上海為了解決工人住房困難而建造的工人新村,承載著一代人的奮斗和記憶。歷史浪潮下,“兩萬戶”隨著上海產業經濟的升級變遷而起起落落。如今蝶變歸來,228街坊成為從歷史中走來的“人民城市樣板間”,紅頂粉墻下的一塊塊磚瓦,蘊藏歷史、展示現在、預見未來。
“楊浦新天地”——在228街坊工人新村展示館門口,一位參觀者在留言板上寫下這樣的感慨。
楊浦是我國近代工業的重要起源地,曾經機器轟鳴,聚集著為數眾多的鋼鐵、紡織、化工企業。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崛起了大片工人新村住宅。隨著上海產業結構調整,楊浦區大量工廠走入歷史。與之相伴的,產業轉移后,一條條陳舊的街道與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形成了巨大反差,成了城市中“被遺忘的角落”。
不便與困窘日益凸顯,“白蟻、老鼠經常‘聚會’,飯都吃不下。”市民居春英說。2016年,228街坊被列為上海市城市更新項目,300多戶居民有望徹底告別共用廚房、衛生間的日子。
僅用106天,通過三個100%征收成功,上海成片的“兩萬戶”畫上句號。經過幾次規劃調整,228街坊中“兩萬戶”標志性的紅頂粉墻的歷史風貌與空間特色被充分保留,中間是一個約3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嶄新建筑里布局了公共服務、社區商業、人才公寓、健身娛樂等“五宜”功能,能夠服務周邊10萬人群。
2023年初,項目初步竣工后,長白新村街道向周邊社區居民發放了1300份調查問卷,聽取居民建議,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基礎上,社區食堂、凈菜超市、平價健身、公共綠地都成了居民選答的高頻詞。
最終,在各方努力下,居民的關切得以落地變為現實。228街坊在保留城市肌理、留住“鄉愁”的同時,為周邊居民引入普惠民生功能,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補足歷史短板,實現了“重現風貌、重塑功能、重賦價值”的目標。
長白新村街道路二居民區(原228街坊所在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芳介紹,作為上海首批城市更新示范項目,228街坊以功能置換、保留保護的有機更新模式,向“人民城市樣板間”出發。
如今走進228街坊,能夠感受到這個網紅打卡點和其他商業綜合體的顯著不同:
年輕人一邊City Walk,一邊手持各種設備拍攝Vlog。在這里可以打卡小紅書上熱度頗高的麥乳精澳白咖啡,也能品嘗到各種網紅美食;到了夜里,西餐廳、酒吧、日料店里顧客很多,人才公寓的白領們聚在一起放松身心。
而白天,在中央綠地周圍,前來休憩放松的居民絡繹不絕,老人三五結伴,孩子們撒歡奔跑。旁邊的睦鄰小廚熊貓飯堂,每天提供100個菜品供市民選擇,80%菜品價格在6元至15元之間。熊貓飯堂相關負責人張偉說,雖然價格不高,但社區的食堂在保持品質的前提下還能微利,未來更可持續。
“外面看著很熱鬧,里面的機制更重要。”長白新村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說,228街坊的經驗在于,讓多元利益主體共同參與治理運營,走出一條“商業+公益”的新路子。
因為開放時間限制,一些社區健身房在工作日基本沒人光顧。而228街坊的社區運動健身中心開放到晚上10點,月卡價格99元。白天,銀發族在跑步機上健走;晚上,白領們在這里集體“卷身材”。
把有限的政府資金用在刀刃上,選擇有生命力的業態和高標準的經營主體,結合公益服務內容,形成良性互動。“建設一個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長白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孫輝說。(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琳)
七彩電梯“接地氣”
軋馬路是不少人認識上海、了解上海的最佳方式。初冬時節,銀杏金黃。步入申城黃浦區五里橋街道五里橋路,這條不足500米的路上有一道獨特的街頭風景——七彩電梯。幸福紅、溫馨咖、活力黃、平安綠、和美銀……近年來,這些老小區加裝上不同顏色的電梯,也加載了社區居民的新生活。
如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要辦成這件民生實事殊為不易。
“剛開始要做通居民工作,就一個字:難!”橋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錢姝磊回憶道,加梯涉及各方利益,曾有低樓層的住戶直言“給我300萬元,我才同意開工”。居委會和業委會拉著大伙兒懇談,樓上住戶拎著水果上門,大家敞開心扉聊到深夜,念及多年鄰里情,最初不同意的住戶表態“雖然對我家影響大,但是想到樓上阿婆下樓那么難,我還是同意安裝”。
吳興元是所在樓組的加梯牽頭人,在他看來幫鄰居就是幫自己。老吳說:“我跑了整整兩年時間,為了找在浦東居住的業主,來回跑了十多次,一次又一次的溝通,終于征得樓組全部28戶業主同意。”
安裝電梯的過程,更是“關關難過關關過”。轄區內的局門路小區,有一批房齡接近40年的住宅,隨著腳手架慢慢搭起,二樓中間的兩戶居民家里唯一的采光通道被遮擋,居民有了意見。
現場協調會發揮了關鍵作用,居民代表、電梯公司、物業代表和法律顧問一同到場、反復討論,形成新的方案:將三樓以下部分改裝成半玻璃幕墻的電梯井,減少對采光的影響。透明色的電梯井簡潔通透,還與老建筑相互映襯。
在怡綠小區,最先安裝的3臺電梯都采用全玻璃幕墻結構,后續安裝電梯的樓棟,居民也想采用相同的方案,可是政策變化不再允許使用玻璃幕墻電梯。
“大家又聚在一起想辦法,有關部門也考慮到外觀統一和沿街建筑的美觀性,給我們特批了由鋁板和玻璃相結合的小玻璃幕墻電梯。”居民姚錫祥說。
看到居民們反響熱烈,錢姝磊萌生一個念頭:何不讓七彩電梯點亮五里橋路呢?
這個想法獲得了居民們積極響應,七彩電梯項目開始逐步推進。六年多來,七彩電梯項目給居民的生活帶來新色彩。每次開工,都有周邊社區居民路過感慨——哇,又開工了,這回啥顏色?他們就跟人家打啞謎——你猜!
七彩電梯的項目不僅成為一次探索,而且融合了所在街道基層治理的法寶“三會”制度,形成了居民區推進成片式加梯的樣本。首先在聽證會上,物業和加裝電梯公司做好方案解讀,充分聽取居民的意見。其次在協調會上,多個加梯案例一一展示,請居民自主選擇具體的方案及顏色。電梯交付使用后,最后還有評議會,業主反饋使用感受,業委會、物業和電梯公司等進一步明確后續維護責任,確保沒有后顧之憂。
居民馬劉妹說:“阿拉小區加梯工作很省心,不僅老人出門方便了,業主間也沒有扯皮的煩心事,各方都很滿意很安心。”
目前,橋一居民區已有38臺電梯交付使用,另有2臺正在施工中。曾經被判定沒有加梯條件的16個樓棟,1臺電梯已經交付使用、另1臺正在施工,其余樓棟也在排除困難探索加梯方案,大家盼望著可以讓更多的老人下樓“接接地氣”。
一臺臺電梯裝入了老舊小區,裝進了社區居民的心坎里。
“有事多商量、好商量,電梯裝不裝、怎么裝,都要居民一起協商決策。”錢姝磊說,加裝電梯是一項民生實事工程,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而微”的生動實踐。
有了七彩電梯,五里橋路不再是街坊鄰里心中陳舊的背街小巷,反而成了身邊的美麗街區。春天看落櫻繽紛,秋季賞銀杏燦爛,色彩繽紛的電梯一年四季都在這里,投射出幸福生活的模樣。
五里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輝表示,將創新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深化發展好新時代基層治理“三會”制度,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上下功夫,建設和諧美好的高品質社區。(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辰陽)
都市也有“小田園”
在上海市長寧區新涇鎮綠八居民區的樂頤生境花園,沿著鵝卵石步道深入,清風徐徐、花草搖曳,不經意間幾只鳥兒突然從灌木叢中振翅飛出,布滿石頭的旱溪旁,酢漿草等花草引來蝶飛蜂舞。深夜時分,小刺猬、小松鼠等悄悄踏足的身影也被紅外相機捕捉下來。
很難想象在上海中心城區居民聚居的小區院墻里,還有這樣一幅野趣光景。“這里原本是小區環境死角,通過科學設計,不僅形成了兩處相對完善的微生態循環系統,還成功吸引到黑藻、飾紋姬蛙、斐豹蛺蝶、小白鷺、刺猬,乃至貉等本土動植物種群落戶棲息。”綠八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觀錫說。
這份自然野趣的背后,是一座城區小鎮精心雕琢的結果。記者走進長寧區新涇鎮,水脈細密、河道密布,讓現代化的城區一下子就透露出江南水鄉的氣韻。河道經過的居民區里,許多無人問津的“閑置空間”甚至是“荒廢角落”正在變成本土動植物游弋嬉戲、自由生長的“綠野仙蹤”——生境花園。
乍聽“生境花園”,難免聯想到高低錯落的花境、次第排布的植被,但現實中的生境花園與想象中卻大為不同,甚至可以說有點“野”、有些“雜”。
位于淞二居民區的常馨生境花園,由一座廢棄了的小區水泵房改造而來。低處,各種不起眼、難以叫出全名的本土植物肆意生長;高處,橘子樹、石榴樹、枇杷樹、梨樹……枝葉沙沙作響,聽居民們說果實等不及落地就被各種鳥類、小松鼠等“消滅得一干二凈”。
“這草長得歪七扭八的不好看,拔了吧”“外面景觀帶里種的花多好看,咱多種種這些”,習慣了修剪整齊、種植規整的“花園模板”的居民們,一開始也不能理解,總想著要把雜草除干凈、把好看的花種起來才叫花園。
“這幾年,各種科普活動、專家課堂在小花園里開起來,我們作為居民也逐漸理解了‘生境’的涵義。看起來又‘野’又‘雜’的花園,恰恰是最適合城市野生動物尋找食物和水源、尋求庇護的好地方。”淞二居民區居民周其云說。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只種本地植物、杜絕外來入侵物種、豐富植物群落、減少農藥化肥使用……生態理念的種子在居民們的心中種下,曾經難覓蹤跡的小生靈們也開始展露身影——
去年,一只白頂溪鴝飛來常馨生境花園做客,根據上海野鳥會發布的《上海鳥類名錄2022》,上海此前從未有過這一物種的記錄,罕見小鳥“首秀”上海就選中了生境花園。
今年,又有狗獾一家子在生境花園里定居,多數情況下,狗獾隱居在竹林山丘以及農民家的宅基地后院,這次“進城”實屬罕見。
“小動物們觸角最是靈敏,飛來的翅膀、停留的腳步,都在說明不斷改善的城市生態正在達到它們的‘嚴選’標準。”淞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鐘愛鋒說。
生境花園在城市里形成一個個可循環的微生態。有趣的是,一座生境花園的落地,也能讓社區里人與人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的循環。
走進位于新涇港水岸邊的中涇生境花園,作為一座“與蝴蝶共生”概念的花園,蝴蝶元素比比皆是,但細細逛下來最令人動容的卻是“人”。
由二十四節氣詩句裝飾的步道,這個創意就是社區居民任漢鑫提出的;散落在草叢中的汀步石,它們是附近上海市西郊學校的學生們現場制作的;社區共建單位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認領了“一米花園”,種出的棉花一年比一年多,做成棉花抱枕送給社區里的高齡老人……
從建設前的意見征詢、到建設中的全情參與、再到落成后的日常維護,中涇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金志嵐指著花園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仿佛有說不完的“人人建議、人人參與”的社區故事。
逛著逛著,沿著生境花園的小路筆直往前,來到小區中間地帶,一座剛剛落成的亭子赫然眼前,兩張八仙桌、幾只長條凳,居民們坐下來就能商量事兒,抬頭一看,亭子的名字就叫“花涇合議亭”。
“雖然亭子不在生境花園里,但建設維護花園時,大家形成的‘凡事一起商量’的協作精神,早就隨著花園的誕生,扎根在大家心里。”中涇居民區居民金永明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