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縱向青年 月底
編輯|王富有
本以為吃過見過的年輕人,在全屋智能上會有自己的想法。
但現實總是頗具魔幻現實主義,在這個話題上面,我那生活優渥、工作體面的前留子閨蜜支支吾吾,而遠離鬧市、年近六旬的老姨卻頓時來勁——“這我熟啊!”
她熟練的給我發過來幾個視頻,無一例外,都是屋主與他們那不成熟的家電在相處中鬧出的笑話。
老姨用她那眼見為實的樸素認知,給全屋智能打上了“樂子人”的深刻烙印。但在某種程度上,這很能反映出當下全屋智能的尷尬境況,不夠智能,偶爾智障,當掀起的家電革命變成年輕人的心病,我們的生活究竟是更智能了,還是又被PUA了?
01 智慧窗簾半夜嚎叫,我做了好幾天噩夢
幸福的生活大多類似,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這句話用在全屋智能身上也完全沒有問題。
佳怡感覺這很像婚姻,未進圍城前,大家都有一個高高的預期,但真到邁進去以后才能發現,有那么多出其不意。
佳怡很舍得在家電上砸錢,即便她的舊屋改制涉及到管線問題,讓全屋智能的安裝多了許多限制,且未能覆蓋全屋,但追趕潮流的她在智能家電上的選擇上下了不少功夫。
智能夢幻簾、博世智能冰箱、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智能空調......但你要問她這讓生活變智能了嗎?她總是用一句話應對“理論上可以。”
理論上可以,就是說實際上未必。
就目前家里的智慧窗簾與空調來說,已經發生了好幾次自動運行的情況。有一天深夜,佳怡正在家凝神寫方案,窗簾忽然自己拉開,還一邊喃喃自語:“好的,正在打開夢幻簾。”
夢幻簾,臟了就很難洗(受訪者供圖)
月黑風高的晚上,這幅畫面一度十分驚悚,她一連做了好幾天噩夢,至今想起來仍心有余悸。這一次半夜驚魂之后,佳怡選擇只用遙控器和手動檔。
當你覺得生活很難了的時候,它告訴你,其實還能挑戰下難度系數。智能大多意味著標準化,標準功能又注定了消費者的非標要求不會被輕易滿足,就像陽光太強時開一半窗簾這種要求,智能窗簾是聽都不帶聽的,要么全打開要么全關上,從不給她第二選擇。
石頭機器人大多數時候倒是挺省心,但這份省心與性價比比起來不值一提。
佳怡家的機器人
佳怡家里的陽臺與客廳是打通的,連接處有個一兩厘米的高度差,每次佳怡走過去收衣服,總能發現一小塊不干凈的地面,她猜測,可能是地面不平帶來的顛簸,導致了機器人肚子里中垃圾的掉落。
這點高度差讓佳怡決定,高低得再換個工具,強迫癥發作的她在網上下單了手持吸塵器,操作過后,心滿意足,“你別說,吸的還挺干凈,而且比掃地機器人便宜了兩千多。”
或許只有親歷過的人才知道,看似智能的背后,不免也是靠自己的雙手,左補右救奮力撐起的。當人們不知道所謂的智能家電還能開出哪些“盲盒”時,“性價比”成了大家心里最大的搖擺錘。
佳怡坦言,她眼下最需要的是一個智能燈光系統,因為家里燈光按鍵太多,其復雜程度不亞于數學選擇題,每次想要一個與場景適配的搭配,都要忙上大半天。
她也曾去做智能燈光的店里咨詢過,對方描繪的藍圖讓她非常心動,“會客模式”、“觀影模式”、“閱讀模式”、“辦公模式”等智能家居場景,完美省去了一個個開關的煩惱。
但聽到3萬的報價時,佳怡還是一下子清醒了過來,“每個月給我閨女500塊錢,這筆錢夠她樂呵地給我按肩5年。”
智能給家居生活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不方便,在社交平臺上,幾乎每條關于全屋智能的吐槽貼都能引發強烈共鳴。費電、費錢、故障率高,不同品牌的家電之間很難互通等等問題,平等的創到了讓每一個想要“智家”的消費者心坎上。
02 裝全屋智能5年,家電還在,廠家沒了
這以為這就是全部“哀嘆”了?全屋智能設計師姜奇告訴大家,這些虧都不能算吃虧,真正的虧在于無售后。
姜奇在上周剛幫客戶聯系了全屋智能系統廠家,大概5年前,這名客戶砸重金做了這套系統,沒成想才幾年過去,家里的智能系統已經整個癱瘓。姜奇打聽后才知,系統廠家已經因為經營不景氣倒閉了。
這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品牌,2014年前后智能硬件創業潮出現,智能家居行業沖上風口,在這個行業不成熟的大爆發階段,許多小家電玩家也搶著入局。
不少用戶在吐槽全屋智能的缺點
這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品牌,2014年前后智能硬件創業潮出現,智能家居行業沖上風口,在這個行業不成熟的大爆發階段,許多小家電玩家也搶著入局。
“因為它賺錢呀,這個行業是很暴利很暴利的。”姜奇說。
大浪淘沙,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期,全屋智能牌桌已經換了規則——拼技術、拼融通、拼生態,行業門檻進一步拉高,只有少數玩家才能參與,自然優勝劣汰。
“最可怕的就是系統廠家倒閉,一倒閉生態和系統就維護不起來,這樣肯定會影響后面的使用體驗。”他給出建議,“所以說還是找一個靠譜一點的,大平臺的產品起碼用得踏實一些。”
姜奇給客戶做的全屋智能燈光系統案例
而在現實里,大平臺的踏實也是“薛定諤的踏實”。
之前海爾卡奧斯智能冰箱進小區推廣時,佳怡的朋友被吸引購入了一臺,就是這個決定,讓日后的她后悔不已。
素來拿“售后服務”當作賣點的海爾,在需要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時,幾乎次次拖拉,沒有一次能痛快解決的。“大品牌也不過如此”,是佳怡朋友掛在嘴邊的評價。
關于海爾售后的磨蹭,有不少消費者有話要說。
今年八月,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稱,在對比了多家智能家居后,最終因為品牌大、內容多、智能化家居成體系等原因,選擇了近2W的海爾。然而在安裝了四五年之后,她每年都得因為網絡聯系不上、面板控制出問題等原因聯系幾次保修。
在今年新換的電動窗簾再一次壞了后,售后似乎也失去了耐心,一拖再拖下一個半月沒來處理,這讓網友終于忍無可忍發聲控訴。這種情況跟佳怡的朋友極其類似。
實際上,讓人頭痛的售后不止海爾一個,網友Miya家里裝了小米、綠米、Apple home相關的各種聯網智能家居產品,綠米網關兼容Apple home和小米的相關產品。
但三年后,幾次米家產品掉線后徹底不能連接了,店里給他的回復是,綠米不再走米家生態了,緊接著,家里其他產品的APP也開始出現登錄不上等問題。
在跟廠家和銷售拉扯了一段時間以后,Miya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還想搶救”到“徹底擺爛”,Miya覺得再論下去,自己真要換上“售后恐懼癥”了。
如果把智慧家居比作婚姻生活,那無良售后無異于背后的惡婆婆。這些智慧生活的第一批擁躉,做了無數攻略、選擇、打磨后,精心打造了一個智慧小家,只不過保鮮期太短,實在禁不起現實的折騰。
走到這個時候,大多數人也只能說一句,來都來了。
姜奇也是這么安慰客的戶,“沒關系,全屋智能失去了智能也不打緊,至少,它還可以當普通家電用嘛。”
03 全屋家電在全屋智能前,先陷入存量競爭
從初期的藍牙連接,到今天多品牌多產品的協同,全屋智能的發展其實已經超過了十年,從終端用戶的直接體感來說,目前仍有各種槽點。
全屋智能之所以讓企業難做、讓消費者難選,最根本原因是產業鏈很長:包括智能感知、網絡傳輸、運營平臺、應用服務等等,需要解決芯片、傳感、系統、顯示、通信網絡、云服務商、硬件制造、地產家裝等各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門檻。
不過,這并不能阻攔“全屋智能是產業共識”這樣一個事實。在AWE 2024上,包括華為、三翼鳥、云米、TCL在內的多家頭部智能家居家電企業都展出了最新技術成果,全屋智能成為全場新亮點。
風口屬性也讓賽道變得異常的卷,魚很大,但水更深。
一方面,行業變革在即,在時間窗口搶占市場非常重要。于是在當下,地產企業、傳統家電企業、IOT企業甚至跨界玩家紛紛入局,在技術、產品、服務方面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競逐。從Miya、佳怡和她的朋友等消費者的遭遇來看,關于這些方面的比拼確實很有必要。
佳怡看了一圈家電后,發現很多品牌的智能產品雖然也做了智能,實際更多還是注重外觀設計的延伸,比如海爾家電的嵌裝美學,遠比智能要令人印象深刻。
佳怡參觀的海爾智家三翼鳥體驗店
想靠全屋智能實現躺平生活,品牌且得再卷一陣子。
另一方面,盡管企業將全屋智能視為沖擊高端市場的最好故事,但從大盤子來看,消費者給家電花錢的欲望在不斷降級。
相關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2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其中2022年同比下降了5.2%,到了2023年弱增長1.7%。
今年市場預期同樣不太樂觀。奧維云網2024年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為6144億元,同比下滑0.2%。該機構進一步預測,2024年國內家電市場(不含3C)預計零售規模將達8298億元,同比下滑2.7%。
這也就意味著,關于全屋智能的市場競爭正轉變為存量市場的激烈博弈,為了防止市場份額被搶占,也為了不把控制權交給第三方,品牌們圍繞著自家生態筑起了長長的圍墻,讓消費者們苦不堪言。
各個品牌對家電、家居各有所長,幾乎沒有消費者會選擇用一個品牌填滿全屋,這些互相之間不能通用的家居產品,需要配備N個同樣數量的APP。
這都不只是操作繁瑣的問題,有時候還需要用戶懂一些專業知識才能操控。這時候誰還記得,推出全屋智能出現的初衷其實是讓消費者過上一種毫不費力的生活?
2023年智能家居峰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住宅全屋智能滲透率不到3.5%,前景光明,道路曲折,做大做強,任重道遠。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要知道,讓競爭對手相親相愛的法子,古往今來只有“和親”一條路。
結語
不裝不死心,裝了心都死了。曾經一心追趕潮流的年輕人,或許也沒想到會在全屋智能這里頻頻碰瓷。
面對著時靈時不靈,有時還顯靈的智慧家電,大家累了、麻了,關鍵也怕了。
千帆過境的某個晚上,佳怡把電動窗簾的插銷一拔,終于體會到了返璞歸真的快樂,那是一種基于未來的確定性預期。
消費者想要的也正是這種確定性,佳怡很想告訴品牌,如果不能智能,起碼不要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