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趙天驕 記者 張友發
界面新聞編輯 | 張友發
走進影廳大門,仿佛誤入演唱會現場。
黑幕下揮動的熒光棒、還原現場的live收聲、起伏的歡呼聲浪和大合唱、集體“蹦迪”的粉絲,這是數天前界面文娛在《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以下簡稱《曜北斗》)大電影首映禮現場感受到的狂歡氛圍。
作為內地首部華語演唱會電影,《曜北斗》于12月20日正式上映,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上映首日票房達2799.8萬,以18.2%的排片率拿下39%的票房占比,打破賀歲檔紀錄片和內地影視紀錄片首映日、單日票房紀錄。
在預售階段,這部演唱會電影就表現生猛。12月14日晚,《曜北斗》預售總票房破1000萬,創演唱會電影預售首日新紀錄,成為2024非春節檔預售總票房最快破千萬影片。
遺憾的是,這場狂歡退潮得太快。經過四天的票房“跳水”,《曜北斗》的熱鬧并沒能突破“粉圈”向更廣的圈層傳播,證明演唱會電影暫時還拯救不了電影市場。
這并不是演唱會電影首次激起聲浪。2023年12月3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電影以1.01億票房,成為中國影史音樂紀錄片票房冠軍。
中國票房也助力了這部演唱會大電影在全球登頂,2024年初《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正式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演唱會電影,全球票房共計2.616億美元,打破了2009年Michael Jackson演唱會電影《就是這樣》原先保持的2.612億美元紀錄。
在電影市場萎靡不振、線下演出如火如荼的當下,內地歌手也選擇把華語演唱會搬上銀幕,是否算一門“好生意”?
從觀眾體驗的角度來看,影院沉浸式的體驗、現場歌迷齊聚的氛圍,讓演唱會電影不失為線下演唱會的“平替”。
“在首映禮我去看了兩場,上映首日又去看了兩場,剛剛結束的一場大部分都是粉絲,我就帶動氣氛和大家一起嗨起來,我們在影院蹦迪、開火車,現場氛圍特別好。”首映日前來觀演的張杰歌迷小夢向界面文娛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小夢還注意到,影院也在嘗試為觀眾還早更多儀式感,“有的影院可以定制電影票,比如淘票票的定制票根、定制取票語,給粉絲很足的儀式感,也很有紀念意義,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演唱會平替。”
演唱會電影能吸納大量沒有前往演唱會現場的歌迷群體。內地頭部歌手的線下演唱會售票對于粉絲是一場“惡戰”,公開售票環節常常是開售瞬間便秒售罄,隨之而來的是天價黃牛票肆虐,大批歌迷一票難求,票價以及跨城的觀演成本也會讓部分歌迷被拒之門外。
相比之下,作為“平替”的演唱會大電影體現出優勢。今年暑期張杰《未LIVE開往1982》北京鳥巢演唱會,現場票價為380-1680元不等,進場的最低門檻是380元,而《曜北斗》在北京影院的票價在30-50元的區間。
和在熱門城市進行巡回的演唱會不同,演唱會電影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同步上映,很大程度上彌補眾多歌迷搶不上票、無法親臨演唱會現場的遺憾。
“如果在畫質、音質比較好的影院,只用花10%或者1%的價格就能體驗一場沉浸式的視聽享受,我是覺得很劃算的。”小夢談到。
從制作方的角度考量,演唱會電影無疑是一種延續并深度挖掘演唱會價值的有效途徑,能夠為其帶來豐厚的收益。
演唱會大電影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主要依靠現場錄像帶作為基礎素材并輔以適當剪輯。而對于歌迷眾多、路人盤廣大頭部歌手來說,其演唱會電影的票房號召力很強,容易實現低成本、高回報。
根據媒體的報道,《時代巡演》只需要將演唱會現場錄制下來并加以后期,其制作成本不到2000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共計2.616億美元,按照泰勒·斯威夫特團隊與AMC的協議,團隊將獲得半數的票房收益。
對于更復雜一些的演唱會電影,比如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賈斯汀·比伯:永不言敗》其投資成本也僅為1300萬美元,最終票房成績為7300萬美元,凈利潤達2000萬美元。
影院則更是歡迎演唱會電影的進場。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止12月23日,2024年年度電影票房僅416億,較去年的549億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在電影大盤緊縮、影院生存壓力大的背景下,奧運會進影院、演唱會進影院等多元化嘗試被抬上銀幕,影院渴望引入多元的觀影內容來吸引觀眾走進影廳。
在今年的上影節論壇上,IMAX中國首席執行官孟丹青曾經提到影院多元化內容供應的重要性,IMAX公司曾在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進行體育賽事的影院放映,最終吸引到的用戶80%是幾年沒有去過電影院,“(他們)因為喜歡演唱會、體育比賽來到影院并且體驗很好,下一次會想去影院看電影。”
為了拉滿這批觀眾的觀影體驗,影院也突破了傳統觀影習慣,為演唱會電影重新定義了觀看方式。
在演唱會電影的影廳中,觀眾可以隨心所欲地跟唱、討論、甚至可以毫無顧忌地起身歡呼或是在銀幕前的空地上盡情舞動。影院還允許粉絲自帶應援棒,甚至一些特殊影廳會主動提供應援棒,在《曜未來》的許多場次中,都能看到連綿的藍色光芒在銀屏前活躍揮舞。
目前來看,演唱會大電影似乎是一個能實現觀眾、制作方、影院三贏的好生意。但事實上,想要讓華語演唱會電影真正在票房市場上打出成績,仍面臨諸多限制。
首先,現場氛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觀眾意愿和熱情,不同于傳統影片,演唱會電影屬于高度需要互動的觀影模式,只有和很多觀眾一起蹦迪、吶喊才會體會到狂歡感,如果氛圍不到位必然影響觀眾體驗。
“人多熱鬧當然更好,整個感受是不一樣的,像一場狂歡、一場粉絲盛宴,但要是人少就比較冷清了,我可能就會選擇在影廳里休息休息。”小夢告訴界面文娛。
此外,能掌控演唱會電影票房走勢的關鍵因素有兩點,歌手本人的粉絲體量、粉絲購買力是一大核心,能夠在首映日保住票房基本盤;歌手面向粉圈外觀眾的國民度、影響力,將決定著影片能否在首映日后持續吸引路人觀眾進場,從而實現票房的長效增長。
《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在上映首日的烈火烹油過后,暴露出后勁不足問題。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曜北斗》上映第二天票房開始跳水,當日12.9%的排片率下僅有861萬票房,第三天再度攔腰砍半,票房406萬,排片率也下降到9.5%。到上映第四日的預測內地票房約5000萬,其中上映首日票房占比超過一半。
此前,五月天的第三部演唱會電影《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也境況類似,在上映前三天排片分別為13.7%、12.3%和10.9%,分賬票房分別為14.2%、8.3%和7.5%,也均呈遞下降趨勢。
根據貓眼專業版反饋的《曜未來》“想看用戶畫像”,在首映日,累計“想看”的208163人中,女性占比81%。在年齡分布上,94%集中在34歲以下,20-30年齡段觀眾“想看”占比近80%,在以年輕女性觀眾為核心的觀演群體中,可見粉絲貢獻頗多。
頭部歌手帶來的粉絲效應固然強悍,但粉絲的傾力支持也只能扛下首日票房。不過對于門可羅雀的影院而言,熱鬧就算短暫,也好過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