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友好型城市”發展指數課題組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錢明輝、應芷安、潘菲
界面新聞/界面智庫:崔宇、毛盾、王玉
2024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界面新聞/界面智庫等聯合啟動了“中國人才友好型城市發展指數”研究,旨在科學評估不同區域“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建設水平,發現各地在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過程中的“痛點”和“堵點”,為各地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兼具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參考。課題組撰寫的《長江經濟帶“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數研究報告》,已于11月9日在南京舉辦的“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布。
相關閱讀:
長江經濟帶“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數研究報告:成都、武漢、上海位居前三,部分中小城市更“愛才”
課題組基于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政策精神,并結合相關理論研究,從政策廣度、政策力度和政策效果等維度全面綜合地構建了“人才友好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愛才友好度”“育才友好度”“引才友好度”“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等5個一級指標,以及32個二級指標。
相關閱讀:
城市人才政策觀察① | 各地人才服務各具特色,側重點有何不同?
城市人才政策觀察② | 人才政策哪里更透明?中小城市有待提升
城市人才政策觀察③ | 人才住房保障:西部表現突出,東部更加多元
為了進一步探究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的“育才友好度”,課題組對“終身學習支持度”二級指標進行了細致的評估(得分在0-1分之間)。這一評估主要依托于五個定性分項指標:一是城市是否出臺了專門針對人才發展的培育政策;二是城市是否實施了針對人才培育的現金激勵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補貼、獎學金和崗位津貼等;三是城市是否有針對年輕人才的見習或實習政策;四是城市是否有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相關政策,五是城市是否有針對人才出國交流的相關政策。
研究發現,長江經濟帶城市在“終身學習支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城市的平均得分分別為0.72、0.63、0.56,特別是西部地區有9.1%的城市沒有制定任何關于人才終身學習方面的政策。從規模來看,特大超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平均得分分別為0.83、0.66、0.60,有6.5%的中小城市沒有制定任何關于人才終身學習方面的政策,且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在分項指標上,出國交流、見習或實習等政策的普遍覆蓋度較低;產教融合政策正受到廣泛關注,其中東部地區表現最好,中西部地區也展現出獨特的產教融合政策特色。
具體來看,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的“終身學習支持度”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從終身學習支持度的綜合得分來看,西部地區表現不佳。東部地區得分最高,達到0.72,且政策覆蓋率達到了100%,意味著所有城市至少覆蓋了一個以上的分項指標;中部地區得分次之,為0.63,且政策覆蓋率達到94.2%;西部地區得分最低,僅為0.56,且政策覆蓋率也最低(90.9%)。進一步從5個分項指標看,85.5%的城市出臺了專門針對人才發展的培育政策文件,其中,東部城市全部出臺了相關政策,中部地區的覆蓋率超過85%,相比之下,西部地區只有72.7%的城市出臺了專門針對人才培育的政策,部分城市尚未獨立制定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政策體系。
第二,89.1%的城市缺乏對出國交流政策的足夠關注。從地域分布來看,即便是人才培育政策相對較為完善的東部地區,也只有20.0%的城市制定了與出國交流相關的政策。西部地區緊隨其后,有12.1%的城市涉及相關政策,而中部地區則有高達94.2%的城市未提及相關政策。從規模來看,即便是特大超大城市,也未能實現出國交流政策的全面覆蓋,政策覆蓋率為57.1%,相比之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政策覆蓋率則分別只有11.5%和6.5%。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昭通在這一領域表現出色,其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培養對象參與國內外講學、開展合作研究等學術交流活動。入選個人項目的培養對象在培養支持期內,每年可申請1次研修訪學資助。國外研修訪學的資助標準為每人3個月4萬元、6個月8萬元、1年15萬元,經費直接撥付到個人,研修訪學期間所在單位各項待遇不變。
第三,47.3%的城市沒有實施針對人才的見習或實習政策。從地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依然走在前列,有64.0%的城市實施了相關政策,如蘇州提到,開展知名高校大學生暑期實習、新農菁英就業見習、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體驗等就業實習實踐活動,每年提供蘇州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科研院所等各類實習見習崗位不少于5000個。個別沿海城市如鹽城還強調要加大見習(實習)支持力度。中部地區有61.5%的城市實施了相關政策,其中安徽省內城市占比43.7%。相比之下,西部城市在見習(實習)政策上明顯滯后,約70%的城市還沒有實施相關政策。
第四,67.3%的城市已出臺促進產教融合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更多聚焦于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上,表明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正逐步擺脫單一學歷導向。從地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繼續領跑,76.0%的城市已涵蓋相關產教融合政策,特別是浙江省正在著力打造技能人才“增技增收”先行區。例如,臺州明確指出,要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確保職業院校與技工院校能依據相關規定同等享受學徒制相關補貼。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也在積極推動產教融合的發展,并展現出獨特的地方特色。例如,在對宜賓的調研中,課題組發現該市引進的大學緊密圍繞其產業發展需求,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引進了成都理工大學和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為白酒及化工產業引進了四川輕化工大學等。這些舉措不僅促進了當地產業的發展,也為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總體來看,長江經濟帶各城市需進一步優化人才的終身學習政策。首先,西部地區應借鑒東部與中部地區的成功經驗,加強人才培育政策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制定和完善人才培育政策體系,提高政策覆蓋率;其次,應進一步制定與出國交流和見習實習相關的政策,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對于已經制定相關政策的城市,應進一步完善政策細節,提高政策執行效果;最后,中西部地區應繼續推動產教融合政策的深入實施,結合自身產業特點,效仿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制定更具針對性的人才培育政策,提升技能型人才培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