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全網觀看量破百萬!這是12月11日,“四明三千里 共治幸福家”——社區(鄉村)治理特色案例分享會結束后的直播數據。
當天,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社區代表、媒體代表以及寧波160多位基層工作者齊聚寧波日報報業集團3樓報告廳,圍繞“村社治理”這一命題,談理論,聊經驗,講故事。更多區(縣、市)的基層工作者則通過收看直播,汲取“養分”。
這是一場思想碰撞的分享會
科學的理論支撐為基層治理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確保基層治理的方向正確、目標清晰。分享會現場,三位深耕社會工作領域的國內知名專家,通過不同角度的主題培訓,為在座的所有基層工作者賦能。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文科科研處處長、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東輝,以“社區社會工作的過程智慧”為主題,從社區是社會工作的重要場域出發,系統闡述了社區社會工作五大階段中(關系建立、需求測診、方案制定、計劃推行、評估總結)社區工作者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運用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葉超圍繞“城鄉治理”展開分析。他從城鄉關系的演變談起,認為城鄉關系是從分離、對立到融合的辯證統一。在他看來,通過社區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要構建連接型社區。空間共有、主體共治、事務共商、城鄉共建、福利共享是連接型社區的核心。
然而,在城鄉關系演變的過程中,鄉村“空心化”給村莊治理帶來了多重挑戰。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呂方教授,在介紹國外鄉村“空心化”的研究成果、政策指導的基礎上,基于本土案例,重點討論了中國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應對這一問題的原創性舉措。
這是一場互學互鑒的分享會
如果說理論支撐為基層治理帶來新思考,那么創新實踐一定能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很多社區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方式。
現場,來自成都、深圳、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6位社區書記,帶來他們在社區治理中的做法、經驗和成效。這些分享如一道道良方,讓在座不少人大呼“受益匪淺”。
社區治理做得好不好,“領頭雁”很重要。上海市普陀區桃浦鎮社區黨委副書記楊兆順的10分鐘發言,引來現場數次掌聲。從業至今,摘得100多項國家級、市級、區級榮譽的他用幾個小故事講述了他在基層崗位上的敢為、善為、勤為。
南京市建鄴區南苑街道泰山路社區通過培育協商主體、規范協商秩序,將民主協商工作開展得格外有聲色。居民事、居民議、居民定的理念,獲得了臺下同行們的認可。
“我們組建社區、小區、樓棟三級議事平臺,吸納包括法律顧問、工程師、高校教師等在內的專業力量。”泰山路社區黨委書記陳健華介紹,社區堅持每兩周召開議事會,同時制定形成《泰山路社區民主協商議事規則》。從“有話想說”到“有話好說”,進而達成“有事好商量”,社區民主協商氛圍濃厚且形成自治良性循環。
互學互鑒,共促社區治理提質增效。當天,“寧波經驗”的亮相,也讓包括其他城市的社區書記眼前一亮。鄞州區潘火街道香園社區用“鄰團社”模式構建全齡友好型熟人社區,通過挖掘社區能人、組建社區志愿團隊,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實現多元主體參與。“我們挖掘了1635名志愿者,組建23支志愿團隊,推進26個社區治理項目。”社區黨總支書記俞敏用一串串數字展現社區活力。
這是一場共謀發展的分享會
“這場活動干貨很多!”
“能幫助我們打開思路,更好地融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
......
當天,許多基層工作者為活動點贊,他們或用手機拍攝,或用筆記本記錄,“他山之石”將幫助他們在村社治理工作中打開更多思路。
“村社治理的理論邏輯是什么?其他城市村社治理創新點在哪里?今天有很多經驗和做法可以吸收。”在光明日報寧波站站長曾毅看來,這場全國性質的分享會干貨滿滿,對推動寧波村社治理有指導、有幫助。澎湃新聞陸玫與許多參與者一樣,深受啟發,她覺得,這場活動不僅講好了治理故事,更通過搭建平臺助推基層工作者打開視野、共謀發展。
寧波地處東海之濱,是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寧波許多社區、鄉村在治理方面有探索、有實踐。值得一提的是,當天下午,來自寧波36個社區(鄉村)治理特色案例也展開了交流和分享,并接受專家團的坐鎮“把脈”。
四明三千里,共治幸福家。中共寧波市委副秘書長、社會工作部部長、兩新工委書記孫小雄為這場分享會做了總結發言:“活動信息量很大,有理論高度,有實踐深度,也有彰顯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溫度。服務是最好的治理,在一件件實事中,讓群眾信任,讓群眾支持,這是基層治理的根本要義。”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