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名師與教培機構的博弈再次走到臺前。
12月9日,知名財會培訓老師劉陽發文稱“基于非本人原因被迫從斯爾教育辭職”,并解除了與斯爾教育的所有身份認證,如果后續有用本人名義繼續回復問題的均為不實消息。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最喜歡的會計老師,沒有之一”,“你在哪兒,我的錢就花在哪兒”,“我們不看機構,只認劉陽老師”……不少學員還曬出和機構的對話截圖,聲稱要退費。
當天中午,斯爾教育發布聲明回應表示,劉陽老師先后兩次以“身體原因需要休息”提出休假申請,并在近期通過郵件提出訴求,包括對過往已付報酬不滿、要求公司予以追溯彌補,也通過郵件單方面提出離職,但始終未按公司規定辦結手續。
天眼查APP顯示,斯爾教育關聯公司北京斯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冊資本約1176.47萬元。此前,斯爾教育已完成天使輪、Pre-A輪和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VIPKID、啟明創投、小恐龍基金、華夏桃李等。
斯爾教育官網顯示,劉陽是會計師、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擁有西南財經大學雙學士學位、中央財經大學碩士學位,具有多年大型央企內審部實務工作經驗,在斯爾教育中主講初級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實務等課程。
授課之余,劉陽還會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視頻記錄生活,和學員們分享學習生活經驗。截至發稿,她在微博、抖音、小紅書平臺的粉絲數共約63萬。因其親和的授課氛圍和扎實的授課水平,被學員們稱為“美羊羊”,也有不少人叫她“大哥”。
名師出走在教培領域并不鮮見。K12課外輔導、留學語培、會計培訓和司法考培等教育細分賽道,都曾發生過名師出走創業事件。
比如留學語培機構智課教育,于2014年由前新東方名師韋曉亮和翟少成聯合創立。隨后沒多久,20余名前新東方出國留學當家老師“集體出走”,簽約智課教育。
聲勢頗為浩大的一次“出走”發生在老牌考研培訓機構文都教育上。2021年初,一家名為“新文道教育”的公司官宣成立,旗下包括何凱文、湯家鳳和蔣中挺在內的30多位考研名師,此前這些考研名師還都掛著文都教育的頭銜。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培訓機構的一大策略就是打造名師,并對其進行包裝和宣傳,利用名師的“IP”效應吸引生源,提高市場份額。新東方是最早強調個性教學、推行教師“明星化”的教育培訓企業,旗下名師因登上綜藝節目被大眾熟知。
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低成本傳播方式足以讓“名師”的影響力覆蓋全國,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也呈指數增長。因此,作為稀缺資源和活字招牌的名師,自然成為各家爭奪的對象。在當年的校招啟事里,應屆高中大班主講老師甚至能拿到50萬元的保底年薪,資深主講年薪百萬毫不夸張。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名師出走帶來的反噬,這和直播電商時代頭部網紅與背后公司的博弈是一個邏輯。把企業興衰系于某些關鍵員工身上是企業管理中的大忌,這對于教培企業來說亦是如此。
如何降低“名師出走”帶來的商業風險,每個大型教培企業都思考過這一問題。事實上,文都教育早在2019年引入資本時就開始大舉去名師化,目的是“打造流水線上的老師”。
學而思通過“中央廚房”式的標準化生產和服務流程降低教師成本。其在教學端推行去名師化,將整個教學流程流水線化,每一個老師都需要接受培訓,并按照教材流程上課。
為了弱化對老師的依賴,很多線下機構會在老師之外,增加教學前的“咨詢師”和后置的“學管師”職位,分散老師的影響力和個人價值。
還有一些教培機構讓名師同時擔任公司副總裁等管理職務,或承諾“給股權”,以期留住他們。如果“獎勵”也無法有效遏制名師出走行為,一些教培機構便選擇同時加大“懲罰”的力度,比如定下大額的違約金。
對于教培機構而言,要想長期穩定發展,降低“名師出走”帶來的商業風險,還需思考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教材和師資的標準化,從而形成難以被輕易復制的競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