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陳靖 孫藝真
12月4日,“跨境理財通”券商試點正式落地,即從今天開始,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內地和港澳居民,可以通過證券公司,來互相購買對方的金融產品。
1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深圳市分行,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深圳監管局聯合公告,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平安證券、中金財富、國投證券、中信華南、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信建投、銀河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興業證券等14家證券公司成為首批試點參與“跨境理財通”的證券公司。
券商首單跨境理財通業務也產生。
12月4日凌晨0點13分,廣發證券成功落地首單跨境理財通業務,這也是券商首單落地的跨境理財通業務。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多家券商陸續產生了首單業務。今日凌晨0點25分,中金財富落地公司首單跨境理財通業務。
截至今日早上8點25分,銀河證券已成功落地兩單跨境理財通業務。
興業證券大灣區試點3家分公司今日獲多單“南向通”業務落地。
事實上,近一個月來,各家券商都在為業務的正式落地做準備。
如平安證券方面指出,公司為了推動跨境理財通業務的順利展業,組織了由內地和香港子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金融產品、IT系統開發、合規風控、運營簿記等崗位骨干員工組成專項工作項目組,負責制定業務管理制度、梳理業務流程、評估洗錢與恐怖融資風險、制定投資者保護實施方案、建立投資者資金跨境流動管理機制等?作。每周都會以例會及周報的形式向專項組通報項目進程,保證問題可以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反饋,并第一時間解決。
廣發證券指出,集團層面自上而下推進業務布局。應用端,廣發證券多部門敏捷聯動,在滿足資金閉環劃匯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快速響應線上投資運營體驗,為客戶提供暢通無礙的全流程跨境服務。
興業證券方面指出,該券商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在制度建設、系統搭建、產品儲備、營銷賦能等方面開展了全面且細致的準備工作。制度建設方面,建立健全內部制度規程及客戶簽署協議等,明確業務操作的具體流程、核驗標準及相關風控措施,為業務正式上線后的穩健運行提供制度保障。系統搭建方面,完成涵蓋開戶、報備、交易等全流程前、中、后臺十余套系統的改造升級。
中泰證券方面指出,該券商指出較早啟動“跨境理財通”業務研究和建設。業務準備階段,各單位通力合作,做好業務方案與制度建設、系統建設與聯調測試、產品與客戶準備等各項準備工作。業務上線后,將持續優化機制,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提升客戶跨境投資體驗,打造差異化優勢。
中金公司指出,中金財富證券和中金香港證券建立了“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內控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投資者權益保護實施方案,完成“跨境理財通”資金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等系統的測試,并且與內地銀行簽署辦理資金跨境匯劃的合作協議等。
銀河證券指出,該券商成立專項工作組,推進業務試點準備工作。在跨境理財通業務上,銀河證券在粵港澳大灣區9座內地城市實現了業務全面覆蓋,9座城市共設置60余家分支機構。銀河國際作為銀河證券的全資子公司,發展至今已立足客戶需求建立了涵蓋證券服務、結構化產品、資產管理、財富產品、財務顧問、財富傳承等六大產品模塊,利用境外財富管理實踐經驗和產品體系,實現全球化多市場、多品類及多幣種配置。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券商提供的投資產品種類十分豐富。
如中信建投證券與中信建投(國際)為大灣區客戶持續提供投資產品,南向通方向將提供香港市場的貨幣型公募基金、股票型公募基金以及活躍的美國國債;北向通方向將提供境內市場的貨幣型公募基金、債券型公募基金、混合型公募基金、股票型公募基金等。
廣發證券方面指出,該券商“北向通”業務借境內公募發展之勢可代銷產品數量達8000余只,貨幣類、債券類、股混類等各類型產品均有覆蓋,力求為境外客戶提供良好投資體驗。“南向通”業務作為境內客戶跨境投資新渠道,境外合作券商廣發經紀(香港)可代銷產品數量達200余只,各產品線準備齊全,涵蓋不同管理人、不同投資區域、不同種類、不同風險等級。
中金公司方面指出,中金財富上架的符合“北向通”要求的基金產品超6000只,產品類型包含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其中包括精選的公募50名單。“南向通”可購買的產品則由中金香港證券精選,主要為在香港注冊成立并獲香港證監會認可,且被銷售該產品的參與機構評定為“低”風險至“中高”風險及“非復雜”的基金和債券。目前,中金香港證券上架的南向通合資格基金產品數量為超170只。
國信證券指出,北向通主要銷售的基金產品將與公司公募基金代銷業務主要銷售產品基本保持一致,在已代銷公募產品中對北向通產品采用標簽管理,選取產品風險等級為R1-R4的公募場外基金,同時剔除商品期貨基金、個人養老金基金、香港互認基金,系統根據以上邏輯自動打標簽并動態調整。國信香港可根據客戶的投資偏好及風險承受能力提供適合的產品,具體將會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符合要求的股票指數型基金為主,以債券為輔,與內地投資者現有的投資標的形成有效互補。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跨境理財通業務資格試點擴容,有助于充分發揮證券公司在技術、投研、財富管理、跨境投融資服務等領域的專業優勢,讓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者可以享受到更多樣化和專業優質的跨境投資金融服務,實現多元化資產配置。監管部門對于跨境理財通的業務優化,亦有利于大灣區金融機構加快自身國際化布局的進程,促進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券商、銀行也均有各自的優勢。據券業人士分析,券商相比于銀行擁有更加強?的資本市場研究能力,除了向客戶銷售跨境理財通的產品之外,券商還可以給提供更全面、專業的產品配置建議,進?步滿足客戶便捷投資本地及海外資產的需求,持續助?客戶財富保值增值。相比之下,證券公司的不足則主要體現在獲客的能力上,銀行在客戶的基礎數量上是明顯優于證券公司的,且在高凈值客戶服務上還有私行部門的支持,所以證券公司需要通過提供更多專業的價值服務,來吸引和留存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