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1月29日,據國家衛健委官網,國家衛健委、商務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下稱“《試點方案》”)。
《試點方案》提出,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九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
此前,9月8日,商務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曾聯合發布《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換而言之,本次《試點方案》是對前述通知的細化。
對于該《試點方案》,業內多認為這將給外商在華辦醫帶來機遇。不過,外商醫院如何在國內“活下去”甚至“活得好”,此前業內并未探索出一條清晰的路徑。這其中,醫生資源、患者人群及背后的支付方,始終是外商辦醫在面臨的挑戰。
再次放開
實際上,早在2013年,以上海自貿區建設為契機,上海即出臺了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的試點政策。到2014年,原國家衛計委、商務部曾發文,要求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7省(市)開設外資獨資醫院試點。
一年后,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落戶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區,成為全國首家外商獨資醫院,其為一家以輔助生殖為優勢的專科醫院。
不過,同在2015年,外商獨資辦醫被喊停。在當年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醫療機構又重新被列入外商投資限制類項目。直到2017年,前述目錄再次明確,醫療機構的參與形式僅限于合資、合作。
而當下,政策經過一輪反復后,外商獨資醫院再次被放開。
據本次《試點方案》,外商獨資醫院應當符合中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生物安全法》《數據安全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一般性要求,同時符合《試點方案》規定的試點條件。
例如,外商獨資醫院的醫院類別為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醫院級別為三級,但不得設立精神病醫院、傳染病醫院、血液病醫院等醫院;診療科目不得登記血液內科;不得開展人體器官移植技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腫瘤細胞治療新技術試驗性治療等診療活動。
同時,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應當接入屬地醫療服務監管平臺,電子病歷、醫用設備等信息存儲服務器應當位于我國境內。支付方面,符合醫保有關規定的醫院可按程序申請納入醫保定點,同時也支持醫院對接國內外商業健康保險。
12月2日,中國社會辦醫行業專家陳林海告訴界面新聞,從政策發展來看,當下的試點實際上是在中外合資辦醫的基礎上,在資本層面進一步開放了外商獨資辦醫的限制。
究其原因,陳林海分析,從供給端看,一方面,當下人們有更豐富的醫療需求,但隨著國家推行新醫改,公立醫院逐步回歸公益屬性,內資社會辦醫力量又遠遠不夠,此時,外商獨資醫院可能可以承接公立醫院溢出的、對醫療服務品質有更高要求的患者。另一方面,隨著免簽“擴容”,來華外國人數增加,也可能給外商醫院帶來機遇。
漢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顧泱律師同樣表示,整體而言,這一政策轉變可能有助于引入外資,從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也鼓勵國內醫院借鑒外資醫院的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競爭力。
定位互補
隨著《試點方案》公布,外商醫院自身的發展以及對國內現有醫療格局的影響備受關注。
實際上,國內絕大多數醫療需求由公立醫院滿足。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當期,公立醫院、民營醫院診療人次分別為35.6 億、7.0 億,占比分別為83.5%、16.5%。
在這一現狀下,本次試點并不是希望外商獨資醫院和公立醫院搶食市場。國家衛健委醫政司發布的《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政策“一問一答”》(下稱“《一問一答》”)提到,外資醫院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為人民群眾和在華外籍人員提供多元化醫療服務,與其他醫院形成互補關系。
由此,《一問一答》也指出,總的來看,在9個省市進行設立外商獨資醫院試點,對全國醫院體系的發展全局和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不會產生大的影響,而且對滿足群眾多元化就醫需求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訴界面新聞,一方面,外商獨資醫院可以補充國內特需醫療服務,也帶動人文關懷理念的提升,刺激一些新的管理觀念生成。同時,在國內開展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大環境下,海外的商業保險體系也能讓國內醫療機構借鑒學習。另一方面,外商獨資醫院也能促進國內的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進一步提到,結合DRG改革的趨勢來看,國內醫院需要構建急性期治療前后的服務鏈條,而不只是住院治療,這是傳統醫院非常欠缺的方面。他認為,外資醫院在海外已經積累了如何讓病人出院后更健康的經驗。基于此,在國內開展外資醫院建設有利于完善現有的醫療體系。
醫生、患者資源待解
不過,如何抓住前述機遇,實現和當下的醫療體系差異化發展、協同互補,目前看來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陳林海提到,從此前的經驗看,國內中外合資醫院的數量不多,表現也不算出彩。目前,中外合資醫療機構僅有300多家,而且大量以診所的形式存在,醫院是少數。
這當中繞不開的問題是醫生資源、患者人群及背后的支付方從何而來。且《試點方案》中,資本層面進一步開放的同時,外商獨資醫院實則也有不少限制。
陳林海向界面新聞分析,一方面,早先外資醫院入華定位的是高端市場,主要服務于海外來華工作的高管群體,他們有企業購買的商保做穩定的支付方。但這部分市場實際上非常窄,且當下已經發生變化。
這從頭部中外合資醫療集團和睦家身上或可體現。據行業媒體看醫屆2024年11月的報道,和睦家醫療上海大區總院長劉薇介紹,20年前,上海和睦家的外籍客戶占比大約為60%-70%,而目前本土客戶占比已達到約70%,外籍客戶與本土客戶占比已發生逆轉。陳林海提到,即使如和睦家也在采取下沉策略,如通過醫保探索更多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中外合資醫院在引進外籍醫生方面又往往受到限制,后者僅能短期執業,且引進一線“大咖”的成本過高。因此,這類醫院往往能優質地滿足患者常見病的診療需求。但遇到高難度病例,患者還是更傾向于選擇國內公立大三甲醫院,或者直接到海外就醫。
金春林同樣提到,經營醫院需要長期投入,醫療投資也掙不了快錢,醫療機構的日常運行成本不低,尤其是經營綜合性醫院;相較之下,利用資源優勢引進先進技術開辦專科性的醫療機構可能容易盈利。此外,醫療機構如何吸引優質的醫生護士加入始終是一個難點,目前來看,外資醫院很少有海外醫生。
而這在《試點方案》中實際上沒有改變。其提及,醫院可聘用外國醫師、港澳臺醫師、港澳其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短期執業,全院管理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中方(內地)人員占比均不得少于50%。
另外,早先入華的中外合資醫院大多采取“高舉高打”的策略。它們引進先進醫療技術、管理理念的同時,也意味著高投資和高收費。而當一些內資社會辦醫水平慢慢提升后,前者的優勢就不再明顯。又因為前期投入、集團薪酬體系等已經確定,這些中外合資醫院很難降低人員和運營成本,因此在患者和商保面前也難以突圍。
換而言之,陳林海認為,此前中外合資醫院在國內的探索中,“把能學、能引進的東西都學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和國內法律體系、文化土壤不適配,要么成本過高。
而尚未探出一條明路時,本次試點還對外商獨資辦醫提出了級別類別、診療科目、診療活動等在審批準入上的限制。
其中,陳林海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醫院級別為三級”。因為這意味著10億元以上的投入和更高的回本難度。他介紹,目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醫療機構更多并非歐美,而是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醫療集團。在“三級醫院”的高要求限制下,它們可能更傾向于將國內患者帶到海外就醫,而非在國內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