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方卓然
界面新聞編輯 彭朋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航運發展也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12月2日,2024第二屆浦東航運周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張欣透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果實——2023年,上海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916萬標準箱,連續14年蟬聯全球第一。“今年上海有望成為世界首個突破5000萬標準箱的港口。”
全球經濟的波動、貿易模式的變化、環境法規的日益嚴格,都是對航運業的新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航運業必須求變,融合發展,構建行業新生態,以確保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對于上海來說,抓住航運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及綠色化數智化變革的新機遇,意味著能夠增強其在全球航運中心的地位,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并提升國際競爭力。
浦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是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徐欣介紹說,如今,浦東擁有上海近50%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6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70%的持牌類金融機構,90%的集裝箱吞吐量,支持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4年蟬聯全球第一。浦東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穩居全球前三,浦東新區及航運全產業鏈11000家企業已經成為航運業創業發展的樂土。
徐欣表示,浦東將支撐航運、物流、供應鏈產業和制度持續創新,加快推進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浦東機場四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江海陸空鐵”緊密銜接,提升航運樞紐功能,推進航運金融、航運保險、海事仲裁等高端航運服務業集聚發展,打造充滿活力的航運產業生態圈。
“航運產業的融合發展是構建新生態的必由之路。”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決策咨詢首席專家徐祖遠認為,這意味著我們要打破傳統的界限,促進航運與貿易、物流、金融等行業的深度融合。他認為,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新機遇要從航運貿易數字化平臺應用、數據信息融合、國際航運治理三方面尋求突破。
徐祖遠解釋說,上海加強航運貿易數字化平臺應用,推動航運服務業轉型升級,應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提升船舶經紀、客貨運代理和助導航服務的效率和準確性,加強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航運貿易便利性,改善產品供給結構,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
同時,上海還應促進港、航、產、城、船、貿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方式數據信息融合、一體化發展。通過科技手段和開發理念,構建智能融合管理平臺,整合數據,運用算法和模型,實現風險的精準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確保安全高效運營。
此外,在推進綠色智能船舶和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參與國際航運治理方面,應加快綠色船舶、產品和系統的研發設計,推廣數字化系統應用,加強理論研究,制定建設規劃和政策法規,集聚航運要素,參與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和國際航運標準規則制定,提升國際影響力。
“具體措施可以總結為‘縱向共建’和‘橫向共建’兩個方向。”徐祖遠說。在縱向共建方面,強化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是推動航運業蓬勃發展的關鍵路徑,這需要政府、行業組織以及企業三方各司其職、協同發力。
而在橫向共建,也就是各類航運相關主體內部的合作方面,企業應實施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向產業數字領域開展共性技術研究。推進港口、航運的業務數字化水平,打造先導性、公共性、基礎性的航運“新基建”。以大企業牽頭,政府支持、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建的方式,協同搭建創新聯合體。
“航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支柱,也是實現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全球貿易和供應鏈依賴于運轉良好的航運業。”希臘海運與島嶼政策部副部長斯特凡諾斯·吉卡斯(Stefanos Gkikas)認為,海事領域的決策者和利益相關方在近期及未來一段時間內,需直面多重挑戰,比如確立并實現新的環境目標,響應國際海事部門脫碳的迫切需求;應對海員數量短缺的問題,以及加強船員技能提升與再培訓的必要性;同時,還需緊跟數字化和網絡化浪潮,擁抱技術創新。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張勇也表示,當前,航運業正加速推進綠色數智轉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時代機遇。他透露,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累計簽發區塊鏈電子提單超過35萬票;截至2024年11月,上海地區累計實現無紙化放貨箱量約104萬標準箱;自主設計、建造12艘全球最大2.4萬箱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
為實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適應航運轉型發展趨勢,當天,滬蘇兩地航運、海事、港口等部門攜手相關市場主體,推進電動船舶產業發展,在蘇州港至外高橋港這條近200公里的內河航道上,率先打造綠色智慧示范航線。
未來,120TEU批量標準集裝箱電動船舶將穿梭在這條航線上,預計單船每個往返航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37噸,全年減少排放超400噸。這條航線生動詮釋著滬蘇兩地正在探索實踐以綠色智慧航運事業發展,支撐推動新質生產力綠色化躍升。
張勇認為,上海港與蘇州港正攜手布局電動船舶的新發展路徑,聚焦于電動船舶、智能船舶的研發與應用,以及機器人技術和船舶通信導航系統的推進。此舉旨在更好地服務于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戰略,通過航運業的綠色化與數智化轉型,共同構建一個綠色、數智化的航運生態圈。這一布局將有力增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整體競爭力,推動其在全球航運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