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風電行業自律公約已經簽訂一月有余,有項目招標價格有所上升,但企業對行業回暖的實際感知還沒有很強。
近日,國家電投發布2024年度第二批陸上風電機組集采招標公告,項目總規模共8.4 GW,其中包括7.2 GW的采購容量和1.2 GW的儲備容量。開標結果顯示,風機價格較此前有明顯回升。
其中,5 MW陸上風機平均報價2300-2600元/kW,6.25 MW、6.7 MW陸上風機平均報價為2000-2400元/kW,6.7 MW+陸上風機平均報價為1500元/kW以上,且10-12 MW風機報價區間為1386-1720元/kW,較此前1100-1300元/kW的均價區間高出兩成多。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對界面新聞記者稱,行業內所有整機企業都參與了一個多月前的行業自律公約。《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不是簡單的倡議,是有具體懲罰程序和措施的,在這種背景下,當前風機價格起碼不是虧本賣了。
秦海巖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期待價格相對持續地回升。
今年10月,在202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12家風電整機商簽訂《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簽約的企業具體包括金風科技(002202.SZ)、遠景能源、運達股份(300772.SZ)、明陽智能(601615.SH)、三一重能(688349.SH)、東方電氣(600875.SH)、電氣風電(688660.SH)、中國中車(601766.SH)、中船海裝、聯合動力、華銳風電、興藍風電。
按照公約,各企業要遵守法律不搞價格串通,提倡定價自律;運用法律提高行業約束力,形成一定威懾;制定規則保證可操作性,避免成空口號;企業自主自愿加入公約,自覺建遵守約定。
風電招標價格的松動,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風機評標規則的修改。
據界面新聞獲悉,近期國家電投在最新招標采購中修改了評標基準價的計算方式,由此前以最低價為評標基準價,調整為以有效投標人評標價格的算術平均數下浮5%作為評標基準價。
標準規定,將首先計算所有有效投標人評標價格算術平均值,將所有有效投標人評標價格與首次算術平均值比較,當某一有效投標人評標價格在該算術平均值的80%(含80%)——120%(含120%)區間以外時,該投標人的評標價格不參加評標基準價的計算。
同時規定,企業報價低于或等于評標基準價得滿分;報價高于評標基準價5%及以內的,每高1%在滿分基礎上扣0.4分;報價高于評標基準價5%以上的部分,每高1%扣0.8分。
中信證券研究認為,國家電投變更風機招標評分規則,或使最低報價搶單的策略逐漸失效,而對技術方案、產品質量和商務資質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隨著風機招標評分機制的改變,風機企業將由此前過度追求低價轉向進一步重視產品質量,且在國內風電裝機需求有望持續復蘇的背景下,風電產業鏈價值量有望穩步回升。
近兩年風電事故頻發,要求開發商對安全問題愈加重視。近日有行業媒體稱,業主對型式認證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
風力發電機組型式認證指確認風力發電機組型式的設計、制造、安裝、運行和維修符合設計條件、指定標準和其他技術要求的活動。
2014年底,國家能源局曾下發《關于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提出風電開發企業進行設備采購招標時,應明確要求采用通過型式認證的產品,未獲得型式認證的機組,不允許參加招標。
雖然行業利好消息不斷,但短期內效果還有待觀察。
界面新聞記者與多家整機商交流后感受到,超低價中標問題或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目前市場對于價格回暖信號的感知并沒有很強。
“改變規則的央企還太少,能受益的風電企業也不多。”一企業人士對記者稱。
有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2023年之前的低價項目,更多的是主機商的策略,他們在判斷市場價格要下行前,提前布局,反而拿到了一些均價較高的訂單。去年以來,隨著機組大型化及競爭壓力的加大,市場定價趨向不健康的競爭。
一家頭部風電企業的市場人士對界面新聞稱,今年4-5月,風機單價已處于超低水平,但當時多是大基地項目,規模大且機型大,單價相對更低。就目前而言,同機型、同區域產品看,還沒有感受到價格出現明顯的回升。
但該人士認為,預計今年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相比去年會有所好轉。一方面,訂單交付具有延時性,今年的低價單不一定會顯現在財報上,另一方面隨著風電場商業模式的成熟,為部分整機商帶來的價值將更為凸顯。
今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公司龍頭業績出現同比改善,有三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僅三季度單季看,僅一家業績同比下跌。
11月以來,風電企業股價整體穩中走跌,本周有所回升。例如,金風科技11月25日起連漲三個交易日,但11月28日又重回下跌,截至14點40分左右,股價報10.96元,下跌3.35%,市值為463.4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