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海
“同仁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翹楚,355年傳承下來的精華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簡稱“兩個必不敢”,始見于《同仁堂藥目敘》,是同仁堂人恪守至今的古訓,彰顯的是一代代同仁堂人高度自律、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
同仁堂數百年來一直有師帶徒的傳統,首屆北京大工匠、非遺傳承人“于葆墀”就曾向老藥工劉蔭霖學習中藥炮制。近年來,同仁堂還啟動首席技師工作室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在傳承和創新技藝技能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傳承文化、傳承技藝、傳承人品,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人才保證。截至目前,同仁堂集團旗下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股份)已經建立起涉及中藥炮制、中藥鑒別、傳統制劑等不同領域的10個工作室。在每一期的師徒教學中,師傅們都制訂詳細的教學方案和階段性目標,將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技藝傳授給徒弟們。
2013年,同仁堂股份成立于葆墀中藥炮制首席技師工作室,培養中藥炮制人才。學習中藥炮制,徒弟們第一年要學會辨認200種藥材,辨別其產地、規格、等級,熟悉藥性、藥效,第二年要學習現場實踐操作,第三年是實踐操作+總結。“天天學、經常考”成為徒弟們的學習日常。呂建媛、陳振會跟隨于葆墀反復錘煉,如今已經成長為同仁堂股份中藥炮制領域的核心人物。
于葆墀退休后,呂建媛接過師傅的接力棒,成為中藥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2021年成為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陳振會成為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同仁牛黃清心丸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
不負芳華 中藥炮制領域綻放巾幗風采
呂建媛言談舉止中盡顯溫婉與謙遜,26年的工作經歷讓她對同仁堂產生了極為深厚的感情,同仁堂“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初心使命更讓她倍感自豪。談起自己的工作感受,呂建媛首先表達的是對同仁堂股份的感恩之情,感謝公司為基層員工提供了發揮自身價值的舞臺,自己唯有珍惜并加倍熱愛工作才能更好地回報公司、回饋社會。
說起日常的工作,呂建媛感慨萬千,稱前處理工作不僅是腦力活兒,也是個體力活兒,每天面對待處理的中藥材原料,要仔細辨別、分類整理各種根莖、樹皮、葉子、果實等,根據生產需要,再按計劃逐一加工。原藥日處理量通常都在上萬公斤,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勞動投入到20多個工序、50多種加工方法當中。呂建媛特別強調的是,他們每一道工序都會嚴格把關,下工序要為上工序負責把關,若有一道工序沒有銜接好就會影響后續所有環節。
呂建媛說,在選料方面,同仁堂遵循古訓和清宮制藥標準,采用“采其地、用其時”和“上等、純潔、地道”的藥材,確保了選料、投料一流。就拿人參來講,同仁堂要求人參在使用時必須去除蘆頭(人參在地面上殘留根莖的凸起部分 是人參較為堅硬的部分)。而人參原料采購進廠時已經是干燥狀態,握在手中質感較為堅硬,去除蘆頭需要人工,借助特定的工具,一個一個用力掰除。此番操作雖然增加了工作量和人工成本,也增加了原料成本,但同仁堂的“兩個必不敢”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地體現。
談到傳承,呂建媛認為企業發展主要靠人才,不僅需要管理者,還要有懂技術的專業人才。355年來,同仁堂的技藝沒有斷檔主要歸功于師徒傳承,以老帶新是同仁堂發展過程中亙古不變的傳承模式,師傅們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談間,呂建媛眼含熱淚,她感慨的不僅是老師傅們對同仁堂的深厚感情,更是世世代代同仁堂技藝傳承人對中醫藥事業的熱愛和奉獻。
退伍不褪色 平凡崗位譜新篇
同仁堂(股份)三級大工匠陳振會,身姿挺拔,身著一套藏藍色工作服,雖有些褪色,但干凈整潔。他手里拿著兩張文稿,打開一看,竟然是筆者提前表達過想了解的一些問題,讓人感受到了陳振會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陳振會1996年底從部隊退伍,他說看好同仁堂的老字號品牌,也受到企業文化的吸引,1997年被招聘分配到同仁堂前處理車間,從事中藥炮制工作。他說自己不是學習中藥專業的,但非常想在同仁堂這樣的老字號企業作出貢獻,既然有機會融入,就必須把握機遇。他在保證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積極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向老師傅請教。1998年他首次得到拜師學習的機會,在眾多老師傅的集體教學中,對中藥炮制、中藥學、中藥化學等專業知識進行了系統學習。陳振會說,中藥的博大精深讓他意識到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2013年,經過選拔,陳振會與另外7人成為于葆墀的第三批徒弟,經過3年的學習,勤奮刻苦的他成為同仁堂股份的技術骨干。
對于中藥炮制的難度,陳振會強調,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學好做好,自己從中藥“小白”到非遺傳承人,主要得益于同仁堂股份日漸完善的師徒傳承制度。2017年5月,工作表現突出的陳振會被同仁堂股份前處理分廠聘為技師傳承導師,先后收徒4期,共計11人,傳授包括同仁牛黃清心丸在內的多種傳統中藥炮制知識與技藝。
談起炮制方法,陳振會侃侃而談。他說,同仁堂的“兩個必不敢”充分體現在炮制環節。他舉例膽南星的炮制方法,整個過程需要82~92天,這期間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要求,容不得絲毫懈怠。另外,陳振會還提到黃連去毛的操作亦能體現同仁堂對炮制的高標準嚴要求。“毛”是指黃連的須根,同仁堂安宮牛黃丸中使用的黃連必須要“去毛”,因為原料藥的干燥質地,操作人員必須把握適當的力度和角度,小心地削去這些須根,力度大了或者角度不對,會削到黃連的主體,造成浪費。力度小了,去毛就不成功。而去毛的炮制環節正是為了有效提高藥材的凈度、增強療效。
陳振會還自豪地表達了身為同仁堂人具備的誠信精神,稱“兩個必不敢”是同仁堂企業文化的精髓。作為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仁牛黃清心丸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始終秉承同仁堂古訓,將其作為行為準則,不忘制藥初心、牢記救人使命,20多年來時刻保持著對中醫藥事業的敬畏和熱愛,砥礪前行。
傳承中創新 老字號不斷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同仁堂股份開展了多項工作積蓄企業發展內力,在藥材質量品質管理上真抓實干,積極探索炮制過程對藥效、安全性等的影響,科學解讀、修訂炮制標準;提升風險管理意識,針對偽劣品、非法使用生長調節劑、安全性指標等進行藥材標準修訂;加強檢測能力建設,成立耗材保供小組、加強供應商篩選強化檢驗過程管理,縮短藥材檢驗周期;開展檢驗技能培訓,合理調配檢驗資源,不斷優化檢驗流程,為同仁堂藥材品質管理保駕護航。
同仁堂堅守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的初心使命,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公司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讓員工產生了強烈的企業歸屬感,激勵員工更愿意在工作中主動承擔責任。呂建媛和陳振會僅僅是他們眾多一線員工中的代表,在中醫藥政策持續發力的今天,對品質要求不斷提升的同仁堂正邁著高質量發展步伐,努力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和康復、傳染病防治和衛生應急等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