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張曉迪
牧原股份(SZ:002714)屠宰技術獲香港食環署督察人員點贊,牧原向香港地區出口冰鮮豬肉提上日程。
界面新聞自牧原股份獲悉,2024年11月21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下稱:食環署)高級衛生督察鄺雪儀一行在鄭州海關及南陽海關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前往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牧原肉食)檢查供港豬肉養殖、生產工作。
據河南日報報道,2023年3月,牧原肉食入選在香港注冊內地冰鮮豬肉企業,牧原肉食方面為此表示,“入選標志著公司在生豬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領域開辟了’入港綠色通道’,為今后進一步擴大出口市場奠定基礎。”
隨后的2023年12月,牧原肉食就通過了香港食環署在香港注冊的內地冰鮮豬肉企業的申請審批。
報道稱,2022年以來,不斷有香港地區客戶尋求合作,但牧原方面沒有出口備案,導致失去商機。南陽海關工作人員在走訪調研中了解這一情況,不到半年時間,牧原肉食順利拿到了入港“通行證”。
牧原股份向界面新聞確認,此次食環署的檢查,主要針對的是其供港冰鮮肉。
據了解,鄺雪儀一行此次在牧原考察了冰鮮豬肉的屠宰、分割全環節,包括檢驗檢疫、預冷排酸,溫度管控以及包裝、儲存運輸等。
檢查結束后,鄺雪儀在現場表態,牧原在養殖、屠宰環節的各個細節也都展現出專業性。食品安全檢測程序嚴格,所有關鍵控制點(CCP)均達標,消毒宰殺刀具溫度控制超出標準要求。
牧原宰殺技術是胴體 X 光機檢驗技術以及二氧化碳擊暈技術,二氧化碳擊暈技術體現了對動物福利的重視,且不會影響生豬品質。這也得到了鄺雪儀的肯定,她稱,其考察眾多內地屠宰企業,牧原是首個重視動物福利的企業。
“期待牧原未來能有更多豬肉產品供應到香港。”鄺雪儀稱。
界面新聞了解到,在香港、澳門地區,內地活豬供應實行配額制度。新五豐、東瑞股份是主要供應商,其每年向港澳提供的生豬數量都由商務部進行分配,每天送往港澳兩地的數量則由其具體生產情況決定。
2006年,香港特區政府為減少豬場引起的公共衛生和環境污染問題,減少了本地生豬供應,其市場供應的生豬90%來自內地,其余則為本地農場飼養。
內地生豬入港后,香港五豐行有限公司(下稱:五豐行)、廣南行有限公司(下稱:廣南行)、香港農業專區有限公司代理采取公開競價拍賣進行銷售。
五豐行系華潤集團全資子公司,實控人為國資委;廣南行實控人為廣州省國資委;南光貿易實控人也為國資委。根據香港立法會2016年文件,五豐行、廣南行、農業專區代理內地活豬數量比例為46:45:9。
其中屠宰業務主要由華潤集團旗下五豐行負責運營,冰鮮肉入港則意味著屠宰、分割、包裝環節在內地就已完成。不過目前,內地供港的豬肉主要仍以活豬為主。
有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牧原向香港地區出口冰鮮肉無疑是擴大了其銷路,新五豐、東瑞在香港地區的毛利率較內地高,如果未來牧原入港豬肉規模擴大無疑也對其經營和產能帶來新的助力。
在稍早前的調研活動中,牧原表示,當前公司已進入穩健發展時期,未來的新增產能建設速度較前期會有所減緩。
截至2024年9月末,牧原生豬養殖產能為 8086 萬頭/年,牧原稱,2024年的產能利用率有一定提高,但未能實現滿產,后續牧原會持續提升豬場利用效率。
另外,牧原還稱,當前其生豬生長潛能并未充分發揮,隨著公司生產效率、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未來的出欄量將具備較大彈性,現有的產能規模可實現更高的出欄規模。 目前來看,預計明年出欄量會有一定幅度增長。
而牧原在養殖板塊還有一定的在建項目及土地儲備,后續將根據經營需求逐步完成建設。
供港冰鮮提上日程,或能改善牧原屠宰業務業績。2019 年,牧原將業務鏈延伸至屠宰行業,但截至目前還尚未實現盈利。
牧原稱,經歷前期產能的高速擴張與屠宰量的快速提升,2024年以來,牧原肉食逐步優化經營質量,三季度經營狀況已明顯改善。目前屠宰肉食業務未能實現盈利的核心原因是銷售能力、客戶服務能力不足,未來公司希望聚焦于大型商超、食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等客戶,提高分割品的銷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