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科技嘉定”建設又有新進展。
2024年11月13日上午,第七屆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在上海汽車會展中心開幕。《張江高新區嘉定園改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嘉定科創核”總體規劃》、《嘉定校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總體規劃》《嘉定區強化科技創新策源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和科創政策正式發布。
2020年6月,嘉定提出“打造校地合作、院地合作2個千億級科技園,加快形成更具活力的創新創業集聚區”的任務目標,并納入嘉定區“十四五”規劃。
去年,嘉定區完成《院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總體規劃》編制,聚焦未來數字智能、未來能源裝備、未來材料科技、未來空天海洋、未來生命醫學等五大領域,細分23個主攻方向,明確了“5+23”主導科技產業體系,謀劃了“一核示范,兩翼拓展,四園多點”的院地合作發展格局。
此次發布的“嘉定科創核”規劃將打造院地合作“核爆點”。
據嘉定區菊園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健介紹,“嘉定科創核”,坐落于嘉定新城菊園新區,是嘉定院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的核心區。
核心區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協同發展區涵蓋菊園新區全域及周邊區域。核心區擁有5家國家級科研院所,230家高新技術企業,6000名科研精英,具有院地合作功能平臺、科創產業平臺、科創服務配套等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
根據規劃,到2030年,“嘉定科創核”將集聚市級以上科創平臺3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占比超過70%;科創核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10%以上,科創政策支持力度保持全市領先。
周健透露,根據建設規劃,“嘉定科創核”將通過完善專業性科技服務體系,強化創新鏈“0.5-1-10-100”前端環節,力爭做到“一院所一高質量孵化器(概念驗證中心)”,成為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最便利的區域。到2030年,科創核院地合作成果轉化數量、質量將顯著提升,經過評估推出的年度院地可轉化成果數量達到1000項左右,年度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200億元。
當天,《嘉定校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總體規劃》正式發布。
界面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嘉定校地合作科技園將形成“一軸三環多園”的總體空間結構,構建“十百千萬”發展目標,即建設同濟科技園、上大科技園等十個特色產業園區,培育百家行業知名企業,實現千億產出,引育萬名創新型人才。未來,科技園將構建新型創新平臺,打造高質量孵化器,建設特色科創園區,組建成果轉化基金。
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嘉定是科學衛星城,是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在國家級科研院所高密度集聚區,規劃建設“嘉定科創核”,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優勢,不是白紙上起高樓,是添磚加瓦,進一步強化、提升,進一步集聚、輻射,打造形態上更具感召力的科創高地。
“科創是嘉定這座城市的深厚基因和發展底色。”嘉定區科委科協黨組成員、副主任樊玉艷說。
1958年,嘉定被命名為上海的“科學衛星城”。幾十年間,國家級科研機構在嘉定高度集聚。目前,上海嘉定擁有隸屬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5個國家戰略科研體系的11家科研院所,以及同濟、上大等7所高等院校;吸引了包括59名兩院院士、2萬多名高層次領軍人才、科研人員在嘉定工作。
嘉定院地合作緊密。樊玉艷透露,嘉定區委區政府定期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各駐區院所高層對話溝通,共同謀劃院地合作發展,近年來,在科技、產業、教育、衛生等領域合作實施了40多個重點項目,如國內首條8英寸MEMS中試線、首臺國產質子治療裝置、科嘉人才苑、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新能源核心裝備總裝線等。
同時,各院所圍繞嘉定區汽車“新四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與聯影醫療、捷氫科技、重塑能源等在地企業開展技術聯合攻關與協同創新,每年合作研發投入超億元。
經過多年探索,上述科研院所探索出了一條“自主研發-產品中試-企業孵化”的發展路徑。嘉定院地先后合作建立了中科神光產業園、科嘉示范園、新微創源、核創空間等院地合作園區載體,全區院地合作企業總數已突破6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