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方詩琪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原本有望成為海爾系第8家上市公司的日日順終止上市,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近日,深交所公告顯示,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日日順”)IPO終止。作為海爾集團旗下重要的供應鏈子公司,日日順的IPO進程備受關注。
根據海爾智家(600690.SH)公告,海爾集團將其持有的日日順表決權委托給海爾智家,海爾智家由此掌握了日日順的控制權,并實現對日日順的并表。
這是日日順再度回歸海爾智家體系。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日日順一直是海爾智家的并表子公司。2018年,海爾智家為了推動內部業務的協同性,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將日日順置出,由海爾集團以其持有的青島海施水設備有限公司51%股權向海爾智家置換日日順的部分股權。
“單飛”后的日日順獲得淘寶控股、中投、高盛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入股,當時投后估值高達114億元。2019年日日順正式從海爾智家出表,開始籌備獨立上市工作。
2021年5月,日日順首度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原計劃募資27.7億元,用于智能物流中心項目、倉儲設備智能化項目等。
但當時受保薦機構招商證券被立案調查一事波及,日日順的審核被迫中止。經過兩輪問詢后,2023年5月日日順終于順利通過上市委的審議。但過會后長達17個月內,日日順未再向證監會提交注冊材料,上市進程一度陷入停滯。
此次日日順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意味著其長達三年半的上市之旅暫時終結。關于日日順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的原因,截至發稿前,海爾集團方面未就此事回應界面新聞記者。
不過,海爾智家在相關公告中稱,當前公司正深入推進中國市場零售轉型變革和海外品牌本土化能力升級,其中,打造涵蓋倉儲、分銷、配送的全流程一體化物流能力是變革落地的關鍵一環。
基于上述戰略目標,海爾智家希望在家電業務的物流服務體系上,形成同一個公司、同一個團隊、同一個目標,全面打通業務體系與物流體系之間用于鏈接的人員、系統和數據接口,以充分實現提升運營效率、加速公司業務模式變革落地以及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日日順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的海爾物流,當時主要是為了海爾家電的內部配送服務。2013年,阿里巴巴通過認購股權及可轉債的方式,向日日順投資18.57億港元,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IPO前,實控人海爾集團通過間接持股方式持有日日順56.4009%的股份,阿里則借由Partner Century(程達控股)和淘寶合計持股29.0551%。
背靠海爾和阿里兩座大山,日日順強化了以家電業務為主的定位,并與天貓商城合作,開始拓展家居、家電等大件物品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發展至今,日日順的服務行業已拓展到汽車、新能源、電商等。
根據羅戈研究報告,以2020年收入計算,日日順已經是國內第三大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日日順營收分別為140.36億、171.63億、168.47億、184.24億元;凈利潤達4.31億、5.79億、5.75億、5.68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日日順的經營高度依賴海爾和阿里,兩大股東常年為日日順貢獻了近半收入與六成左右的總毛利。證監會在上市問詢中也數度提及這個問題。2023年,海爾智家向日日順及其子公司采購物流等各項服務合計達60.12億元。
伴隨日日順的上市終止,美的集團旗下供應鏈公司的分拆上市計劃也引發市場關注。2023年7月,美的集團宣布將其控股的安得智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得智聯”)分拆出來,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并于當年12月遞交了IPO輔導材料。目前,安得智聯已完成3期輔導。
和日日順相似,安得智聯最初也是作為美的集團的物流板塊而成立,主要承接美的集團內部的物流業務,后來逐步擴大外部業務占比。安得智聯對美的集團的業務依賴同樣很高,截至2021年,安得智聯的業務規模達118億元,外部業務占比超五成。
有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海爾智家并表日日順,對于雙方而言都是一場共贏。并表后,海爾智家通過整合日日順的系統和物流資源,能降低物流費用、渠道費用、人員重疊等,提升全鏈路運營效率,為零售模式變革賦能。對日日順而言,這次終止上市也并不代表以后就徹底放棄上市。日日順未來可以通過深度參與海爾智家海外物流體系建設,開拓海外市場的新增量空間。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爾智家實現營收2029.71億元,同比增長2.1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4.54億元,同比增長15.27%。雖然營收增速相對較低,但凈利潤增速遠高于營收增速,體現出海爾智家在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方面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海爾智家的新興市場增速可觀,南亞市場增長超30%。日日順的并表加入能否為海爾智家開拓海外市場提供助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