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覃思悅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10月22日,耐克公司宣布,公司和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美國女子職業籃球協會(WNBA)的全球裝備、商品、營銷以及內容合作伙伴關系延長12年。一直到2037年,耐克都將是NBA、WNBA和NBA G聯盟的獨家場上球衣及服飾供應品牌。
“耐克不僅僅是聯賽的贊助品牌,我們是戰略合作伙伴。我們的集體力量、全球影響力將繼續為球員和球迷創造新的道路與機會。”耐克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埃利奧特·希爾(Elliott Hill)在續約消息官宣時表示。
美國運動巨頭本月公布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季報顯示,在2024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三個月時間里,耐克營收1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0億元),其中大中華區在新財年首季度營收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16億元),匯率不變基礎上同比下跌3%。
從體量上來看,耐克單季逼近120億美元的營收,在全球層面依然沒有對手。但下滑的業績也在敲響警鐘,耐克急需重返增長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算是月初履職的埃利奧特·希爾上任后第一項大動作。埃利奧特·希爾此前在耐克工作32年,先后擔任過多個重要管理崗位,在市場和消費觀察方面經驗豐富。在擔任消費者市場總裁期間,他幫助耐克北美的業績顯著增長。因此這位新任CEO清楚地知道專業運動的重要性。
剛剛回歸就和NBA重磅續約,耐克無疑在向外透露一個信號:公司仍將把籃球作為核心業務之一,并且迫切希望穩住自己籃球領域領導者的位置。的確,雖然耐克穩居頭部位置多年,但近些年越來越多中型品牌都對籃球這塊大蛋糕有了想法,這不得不讓美國體育用品巨頭有了危機感。
耐克的優勢是把最主要、最核心的資源握在手中:耐克自1992年起成為NBA的合作伙伴,自1997年WNBA成立之初就成為其市場營銷合作伙伴,并且自2017-2018賽季起成為NBA G聯盟的市場營銷合作伙伴。
其他中小型品牌基本通過兩種辦法尋找機會。第一種想法是,既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和耐克比拼簽約球星的“板凳深度”,那么就圍繞一個或者幾個核心體育明星做文章。斯凱奇選擇簽下喬爾·恩比德(Joel Embiid),順勢推出品牌專為籃球運動設計的鞋款,并計劃與恩比德合作推出一系列聯名款式;New Balance則簽約了NBA球星倫納德,推新品的做法和斯凱奇基本類似。
另一個就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在相對知名度沒那么高的大學生聯賽中尋求聲量的提升。這方面的代表是安德瑪(Under Armour)。該品牌贊助了2023-2024賽季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女籃冠軍球隊南卡羅來納大學隊。南卡羅來納大學奪冠陣容的后衛球員MiLaysia Fulwiley還是安德瑪旗下Curry Brand(庫里品牌)簽約的第一位大學生球員。
有意思的是,國產品牌于籃球領域的競爭上,也呈現著這樣的資源爭奪局面。
李寧長期握有CBA的贊助,另一國產巨頭安踏于年初拿下CUBAL的合同,國產品牌“老三”特步則成為中國三人籃球聯賽官方贊助商。球星方面,憑借和韋德、巴特勒、麥科勒姆、拉塞爾等球星的合作,李寧長期以來都是籃球領域的國產頭部品牌。而安踏則在借由歐文一代的發布登陸美國,猛烈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