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伍洋宇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庫克和他的團隊又來中國了。
10月22日上午,蘋果CEO蒂姆·庫克、COO杰夫·威廉姆斯以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同時出現在北京順義的一處有機農場,這里也被稱作“科技小院”,此行是為了了解iPhone和iPad是怎么在“智慧農業”這個領域里發揮作用的。
駐扎在此的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李慧敏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日常工作中,團隊會使用iPhone和iPad來記錄數據。例如,iPhone的延時攝影功能可以捕捉到植物在不同時期的變化,長焦鏡頭則能夠從更遠的地方有效觀察和記錄溫室內種植的作物生長的差異。
僅僅是記錄還不足夠。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在讀博士生沈心逸在契機下加入該項目,他擁有Swift編程技術和應用開發經驗。他從項目了解到,農業知識的應用需要因地制宜,但這類工作中有很多需求無法完全依靠人工解決,例如對極端天氣預警、害蟲識別等等,團隊缺乏一個集中管理的平臺。
因此,在借鑒國際上其他相關產品的基礎上,結合果園生產需求,沈心逸正在開發一款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管理應用。這款應用將分為四大功能模塊:數據監測、智能預警、科研支持和供銷管理,有望解決預警不足、科研信息流動不暢等問題,并體現本土化的設計理念。
“科技小院助力計劃”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2023年8月正式設立,蘋果是首個參與支持的企業,目前已累計支持了以多家高校為倚托的30個科技小院。
作為一種市場策略,在中國投資此類項目,尤其是參與到農村數字化轉型這樣的命題中,能夠為蘋果在中國市場建立一定企業形象。
“教育是最大的均衡器,能給人們帶來很多機會。”庫克在談及蘋果支持教育的原因時表示。他回憶稱,在喬布斯時代,公司就希望每一臺教室都可以配上一臺電腦,現在愿景有所改變,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用上先進的技術。
但在商業角度,這背后也有長遠考量。
事實上,庫克和威廉姆斯同時出現的情形,在蘋果高管團隊訪華歷史上非常少見,這或許可以視為蘋果對中國市場本土化策略的重視加強。
并且,這也是一個向中國消費者展示蘋果產品特性的好機會。通過向合作伙伴及整個行業呈現如何利用iPhone、iPad等設備提升農業效率,蘋果不僅展示了產品的廣泛適用性,也有機會提升其在工業和消費市場的競爭力。
對蘋果而言,大中華區是在美洲和歐洲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市場,在最新財報中銷售占比達到17.17%。
進入新財年以來,其他國家及地區銷售額已陸續回到增長軌道,然而大中華區還沒有。但值得蘋果公司努力的是,過去三個財季以來,這種同比下降幅度在明顯收窄,有望在新一季度看到轉折性變化——而這正是由iPhone 16系列開啟的新銷售周期。
另外,從早期開始培養自己在學生群體乃至科研群體消費者中的影響力,對蘋果的長遠發展也是重中之重。
蘋果產品的教育優惠政策聞名在外。這家公司面向全球各地的高校學生和教育機構教職工提供各大產品線9折-9.2折的優惠,這使得蘋果在每年的返校季都有不錯的銷量。同時,蘋果面向高校舉辦的各類競賽活動,也都使得自家產品與學生群體的工作與興趣進一步綁定。
這番積累多年的產品及品牌形象的確有了成果。10月9日,Piper Sandler發布的2024年秋季調查報告顯示,蘋果在美國青少年市場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近87%的受訪者至少擁有一部iPhone。該報告涵蓋了來自美國47個州的13500多名青少年,其中88%的青少年預計他們的下一部智能手機仍然會選擇iPhone。尤其是,近30%的青少年有升級至新機型(如iPhone 16)的計劃,他們大都被Apple Intelligence所吸引。
這一情況不僅反映了蘋果品牌對青少年群體的影響力,也顯示出后者在智能手機選擇上的趨勢與偏好。
這對于蘋果的遠期市場地位同樣有意義。在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發布后,外界發現蘋果與三星的距離進一步縮短。IDC數據顯示,雙方的出貨量差距目前僅有180萬臺,而在去年同期數據中,這個數字仍有近600萬之多。這意味著,如果增長勢頭得以延續,這家位列全球第二多年的科技巨頭,有望奪下第一的寶座。長期看來,穩固青少年群體這一換機頻率較高的活躍市場將是競爭策略中的重要一環,
不過無論如何,蘋果踐行教育投資都是有意義的。“可以看到這些學生非常關心他們所在的社區,并且希望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我們的產品就是為這樣的人們所設計的。”庫克說。這的確是過去十幾年發生在蘋果身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