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夏能源網
華夏儲能獲悉,9月19日晚,盛屯礦業(SH:600711)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張振鵬、總裁周賢錦、董事翁雄、董事會秘書鄒亞鵬等已經辭去相關職務。
同時,公司聘任金鑫為公司總裁、林舉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盡管是合規披露,但一夜之間董事長、總裁、董秘集體請辭,這在A股市場極為罕見。
盛屯礦業,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老牌工業企業,1996年5月于上交所上市,總部位于廈門。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利用,重點聚焦于新能源電池等所需的鈷、鎳、銅、鋅等金屬品種。
半年報顯示,盛屯礦業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524.14%,這在當前業績低迷的鋰電行業極為亮眼。那么。三位高管請辭的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受信披違規影響
公開信息顯示,9月13日,上交所網站發布了《關于對盛屯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公開譴責的決定》和《關于對盛屯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
其中,對盛屯礦業及時任董事長、總裁張振鵬,時任董事長陳東,時任財務總監翁雄,時任總裁周賢錦予以公開譴責;
對盛屯礦業時任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鄒亞鵬等11人予以監管警示。
而此前的8月5日,中國證監會廈門監管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對盛屯礦業及董事長等四人合計罰款850萬元。
而這些處罰的背后,都指向同一問題:信披違規。
具體來看,盛屯礦業在于與客戶開展鈷濕法冶煉中間品銷售業務中,存在貨物交付給相關客戶時控制權并未實質轉移而確認收入等行為,由此導致公司在2021年多計營收及利潤3.59億元、1.94億元,2022年多計營收8414.9萬元、少計利潤1.39億元,2023年半年報少計營收及利潤7818.8萬元、2295.7萬元。
受信披違規影響,盛屯礦業也陷入“戴帽”風波,于今年7月30日被“ST”,時至今日仍未“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盛屯礦業近年來屢次受到監管“關照”。
2021年1月7日,盛屯礦業因關聯交易未審議披露、個別貿易業務不具備商業實質、生產成本核算有誤、合并抵銷有誤、往來款抵銷有誤而被要求整改;2023年8月,因實際業績與預告業績相比發生盈虧方向變化,盛屯礦業又被上交所通報批評。
資金鏈陷入風險
事實上,因信披違規,盛屯礦業受到的影響遠不止于此。
早在2023年5月,盛屯礦業就發布了一項定增預案,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盛屯集團及盛屯集團的兩家子公司,擬募資不超過23.5億元。受信披違規影響,盛屯礦業不得不于今年4月終止了該項募資計劃。
盛屯礦業在4月的公告中稱,終止該計劃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財務情況產生不利影響,不存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其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據了解,盛屯礦業該次募集資金的用途為補充流動資金。定增的終止,意味著盛屯礦業的流動資金短缺的問題又陷僵局。
從財報數據來看,長期以來,盛屯礦業的債務及資金情況一直不太樂觀。終止募資計劃之時,盛屯礦業的短期借款高達71.78億元,而貨幣資金僅55.91億元,其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8.24億元。
對盛屯礦業來說,由于貨幣資金對短期債務覆蓋能力弱,存在資金鏈緊繃的風險。
華夏儲能注意到,近年來,盛屯礦業募資頻繁,近5年募集資金高達96.22億元。具體包括:
2018年,盛屯礦業兩次增發,實際募資合計26.24億元;
2019年,盛屯礦業又兩次增發,募資合計24.27億元;
2020年,盛屯礦業發行可轉債,募資23.66億元;
2022年,盛屯礦業再次增發,募資22.0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募資中,盛屯礦業主要用途在于補充流動資金。如2018年1月的定向增發中,盛屯礦業實際募資14.3億元,其中12.9億元用于了補充流動資金;在2019年7月份的一筆定向增發中,盛屯礦業實際募資8.08億元,其中5.3億元用于了補充流動資金。
盛屯礦業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約為51.96億元,而同期,公司的短期借款余額為63.2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3.61億元。此外,公司還擁有38.27億元的長期負債。償債壓力確實不小。
目前,盛屯礦業雖然公布了總裁人選,但董事長一職的人選仍未披露。但無論誰成為繼任者,必須要直面資金風險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