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緯創投
本屆殘奧會,中國代表團收獲94金76銀50銅,圓滿收官。從04年雅典殘奧會開始,中國連續6屆殘奧金牌榜獎牌榜第一!
《奧林匹克憲章》中寫到:“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
或許,相較萬眾矚目的巴黎奧運會,殘奧會的熱度相距甚遠。無法全身心感受和體會五彩斑斕的世界,對于運動員們而言仍舊困難。但幸運的是,現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他們倔強的身影。
本篇文章,將回顧殘奧會的由來、巴黎殘奧會的精彩瞬間與無障礙設計。運動員們值得被看見,關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以下,Enjoy:
來源:巴黎殘奧會官網
1、不屈的靈魂集合 上演殘奧會的故事
殘奧會的前身
殘奧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殘疾人體育活動。現代,則可以回顧到1948年。
1948年,戰爭結束后,英國神經外科醫生路德維格·格特曼和熱心人士在倫敦奧運會期間,自發組織了輪椅運動員比賽。這些參賽運動員大多為戰爭中受到傷病的士兵。這場運動會也被稱為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
路德維希·古特曼(圖左)與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圖源:SportCares)
1952年,荷蘭退役軍人加入并成立了國際斯托曼曼德維爾運動會聯合會,在英國舉辦了首屆國際殘疾人運動會。當時,只有兩個國家的共計130名運動員參賽。但運動會并沒有暫停,直到1959年,已經舉辦了8屆國際殘疾人運動會。
1960年,經過精心組織和籌辦,羅馬奧運會結束后的兩周,來自世界23個國家的約400名殘疾人參加了羅馬第一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反響極佳。但這一比賽稱呼直到1984年才被國際奧委會正式批準使用。不過,自1964年起,每屆奧運會結束后,都要在同一個城市內開辦殘奧會。
相比奧運會,殘奧會的許多項目設計,更多是為了殘障人士的身體復健和開發。追求極致的觀賞性反而并不是殘奧會的初衷與看點。 就舉重項目而言,殘障運動員以臥推方式代替。觀眾無法直觀獲得力量美的快感。因為畫面中同時會出現裁判和醫療人員,這與奧運會的站立式舉重在呈現形式上則差別較大。
同樣,硬地滾球這一專屬項目,是為患有腦癱等嚴重運動功能障礙的選手所設計。規則如同玻璃彈珠,卻對選手的大腦協調性要求極高。項目本身的參與感遠比競技感更加吸引人。這一項目也是1984年才加入到殘奧會中,以吸引更多喪失部分運動功能的群體勇敢加入到體育賽事中來。
殘奧會的項目,除了體育價值,更具社會意義。或許偶爾會存在“觀感失調”的問題,但這也構成了賽事的獨特性。
2、殘奧會動人瞬間
284名中國運動員,在19個大項、302個小項的競技挑戰中,一次又一次展示了靈魂的不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超越自我的高光時刻。
1.擁有另一雙眼后,只要一直跑,就能到達終點。
巴黎殘奧會女子1500米T11級決賽的終點線,身披中國國旗、戴著眼罩的何珊珊獲得銀牌,并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在她的身邊,是殘奧會中的特殊職業“引跑員”游俊杰。
在比賽過程中,引跑員和運動員之間通過一根30厘米的引導繩進行牽引和信息傳遞。引導員是比賽中真正的「陪跑者」,協助運動員了解前進方向和比賽情況,運動員則將百分百的信任交付在引跑員身上。
視力障礙選手的跑步,遠沒有想象中簡單。
正如何珊珊自述:“因為我看不見,所以教我一個動作,我腦海中根本沒有一點概念,學得很慢,可能很簡單一個動作,我要練習幾十遍甚至上百遍,而且第二天還會忘得差不多。我能做的只有刻苦和堅持。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自己身邊的引導員無條件信任。”
能夠登上賽場,運動員們的動作甚至形成了肌肉記憶。引導員作為值得信賴的伙伴,對于其中的難處了解更多。如同游俊杰所說:“盲人跑步真的很難。”
“最開始的時候,為了體會珊珊的感受,我戴著眼罩跑過一次,我以為自己已經跑得很快了,但最后的成績其實根本沒法看。當你看不見的時候,你的前方就像隨時有一堵墻,你會恐懼,會退縮。但幸運的是,我們正越來越好。”
男子跳遠T11級比賽中,邱東東以6米85的成績打破了塵封10年的世界紀錄,將金牌收入囊中。
比賽中,運動員只能聽聲辯位。長達30米的助跑中,教練員王琳一聲聲的引導口令“來、來、來……”,成為了他高高躍起、奔向終點的底氣。
“如果跑歪了,會跳到坑外,輕則崴腳,重則脊柱和尾骨都會受傷。”回憶起訓練,邱東東需要在完全黑暗的世界中,反復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懼。
邸東東巴黎殘奧會男子T11級跳遠決賽現場。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 王鵬 攝
或許,看見五彩斑斕的世界對于他們而言仍舊困難。但幸運的是,現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他們倔強的身影。
2.挺起胸膛后,路就在眼前、勝利就在前方
被稱為“追風”騎手的陳健新,出生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甚至無法控制身體直線行走。但在殘奧會中,他卻多次攜自行車亮相。早在東京殘奧會的公路三輪自行車賽程中,他就連奪兩枚金牌。本屆巴黎殘奧會,陳健新更是不甘落后。
從無法行走直線到靈活控制自行車,甚至成為世界冠軍,陳健新的訓練過程,摔了無數次、爬了無數次。他會拍拍灰、繼續站起來,向下一個路口沖刺。
無數次克服自卑和消極心態中,他成為了個人的座右銘:“雖然我從小就是一個殘疾人,但只要我挺起胸膛,群山就在我腳下。”
同樣,攜帶自行車登上巴黎賽場的孫變變,也在巴黎賽場上收獲了自己的獎牌。但她的自行車,更加特別。
孫變變的參賽項目是手搖自行車。訓練過程中,她需要在自行車上保持跪姿,通過雙手搖動搖桿的方式啟動,極大限度地考驗了體能和核心及平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她的手搖自行車上,DIY了兩個翅膀的圖案。每當她搖起搖桿、激活車輪,一對翅膀隨之扇動。如她所說:“車禍讓我失去了一條腿,不能奔跑,但是我的車讓我長了一雙翅膀,讓我飛翔。”
14歲失去右腿后,孫變變嘗試用運動改變人生。她在2018年全國殘運會獲得冠軍、在2021年東京殘奧會獲得兩枚銀牌,在本屆巴黎殘奧會收獲一枚銅牌。
目前,她已經成為殘疾人自行車隊的中堅力量,更成為了生活中的強者。
巴黎殘奧會的首金得主,男子C1級3000米個人追逐賽選手李樟煜幼年被診斷為“先天性腦癱”。走路、說話、入座,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動作,對他來說卻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
但當他找到了自己的伙伴“自行車”,他尋找到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目標,再次掌控自己的身體,朝著努力就能到達的前方沖刺。人生的路或許也不平坦,他在征服道路之前,先征服了自己。
3.發揮身體的極限,任何空間都可以變成主場
擂臺中央,女子K44級57公斤決賽中,李羽潔以11:0的比分取得中國在殘奧會跆拳道項目的首枚金牌,實現了從0到1的蛻變。
雖然失去手臂,但她仍然將肢體開發到極致,甚至超過常人的控制力,在筋骨的磨練中,挖掘肌肉帶來的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力量。
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比賽中,中國隊選手強勢追趕,將泳池變成主場。
雖然沒有雙臂,但雙腿仍然可以讓運動員們變身“渦輪增壓馬達”,成為徜徉水中的冠軍。
比賽中,最后一棒用頭全速觸壁,為中國隊鎖定一枚金牌。
3、巴黎殘奧會的無障礙設計,讓殘疾人“更完整”地被看見
《推拿》小說中寫到:“看不見是一種局限,看得見同樣是一種局限。”世界對于殘疾人的關注和定義,不再定格于「不忍」和「超人」。
2012年至今,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頻道內部機構Creative共發布了四支殘奧會的廣告宣傳片。在最開始,殘障人士被贊譽為「超人」。
近期,宣傳片的風向則有所轉變,將鏡頭對準殘障運動員們的真實生活障礙。焦慮與恐懼、不安成為了充斥殘障運動員日常生活中的主色調。 即便你是奧運會冠軍,仍然會因為一節臺階無法進入咖啡館享受一次下午茶。
聚焦于殘障運動員本身, 公眾的目光逐漸從悲憫轉向敬佩再到平和。在殘奧會中,觀眾慶祝著突破極限的運動精神,而非「殘缺」帶來的景觀。
無障礙設計的存在,更加讓“平等”日常化。巴黎奧運村也針對殘奧會設計了許多無障礙設施。
城市內,增加了適合輪椅通行者的出租車數量;聯合Airbnb提供無障礙的住宿,增加無障礙接駁車服務。在賽事轉接方面,巴黎奧運會還提供了視障人士語音描述、觸覺平板電腦和低視力頭盔等。
同樣,地鐵也進行了相應升級,配備無障礙電梯和無障礙通道,讓輪椅通行者更加暢行無阻。
來源: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
此外,地鐵和公交還提供了周到的說明服務。盲文標識和觸覺地圖被安放在多個站點,以便每位乘坐者都能獲取直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
當設計師拋開同情與優越感回歸設計服務人的本身,人文關懷才真正顯現出來。如同雷姆·庫哈斯對于無障礙設計的理解,這樣的設計不再是“盡我們所能便利于殘障人士”,而是“對身體殘疾的奮力反抗”。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相比奧運會的激動瞬間,殘奧會賽場上的震撼,往往會帶來更多賽場外的深思。或許,傳統的定義下,殘奧會是一幕幕催淚大片,但現在,賽場上的分秒必爭,更像一場場逆行者的人生直播。
每一個不屈的生命,都曾踟躕、迷茫甚至自我懷疑。不過,高光時刻始終把握在自己手中,等待著勇敢者用腳步走向目標,叩響意義的大門。
Reference:
1.“感謝杰哥,你就是我的眼!” by 新華社
2.巴黎殘奧會,值得銘記的閃耀時刻 by 中國殘疾人雜志社
3.殘奧會為什么「不好看」?by 體育產業生態圈 4.中文社交網絡不感興趣的殘奧會,正在重新討論“殘障”和“運動” by烏云裝扮者
5.從巴黎殘奧會出發,關注無障礙設計:平等地對待所有人,而不是慶祝“殘缺”帶來的奇跡 by 人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