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 王露
唏噓一幕。
消息傳來,明星AI創業公司 H Company的創始人團隊宣告破裂,三名來自谷歌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集體出走。
成立于今年,H公司由五位行業大牛聯手創立,三個月前剛拿下2.2億美元(約15億元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彼時公司還沒有任何產品出來。但沒想到,內部崩塌比產品亮相來得更快。
今年AI創業融資瘋狂,歷歷在目。這算是全球風投史上最壯觀卻不可思議的一幕,一個年輕團隊動輒融資上億美元,誘惑實在太大。創業不止于技術,還有人性。各種戲碼上演,也是AI泡沫的一縷生動寫照。
五個人成立五個月,融資15億
說起來,H 公司來頭不小。
這是一家位于巴黎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原名Holistic AI,聲名鵲起源自五位創始人——由前谷歌DeepMind科學家Laurent Sifre、Daan Wierstra、Karl Tuyls、Julien Perolat 和斯坦福大學研究員Charles Kantor于2024年初共同創立。
創始人團隊堪稱豪華,畢竟這幾位科學家AI圈并不陌生。回想2016 年, AlphaGo 在圍棋比賽中以 4:1 的高分擊敗世界大師級冠軍李世石,一炮而紅。作為DeepMind 的首席科學家,Laurent正是AlphaGo的重要開發者。此外,他還參與谷歌 Gemini 、Gemma等人工智能項目。
其他幾位聯合創始人同樣不容小覷。Karl Tuyls是多智能體領域的著名科學家,發起并領導DeepNash、TacticAI等多個著名項目,他的論文被引用次數超過 12000 次。Daan Wierstra是 DeepMind 的創始研究員,被稱為強化學習技術先驅。Julien Perolat則是多智能體強化學習和博弈論專家。
聯手創業,他們的目標是構建和部署具有推理、規劃和協作功能的多智能體。一次路演中,Holistic AI描述自己“超越”了現有語言模型,讓人工智能具備規劃和記憶能力,具備垂直領域商業化能力。“我們打造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理論上所有任務都勝過人類的AI系統。”
很快,VC聞風趕來。今年5月,Holistic AI宣布完成總額2.2億美元種子輪融資,同時宣布更名為H,投資方陣容豪華——
不僅有亞馬遜、三星、UiPath 這樣的產業方;
也有Accel 、Bpifrance、Creandum、Elaia Partners、Eurazeo、FirstMark Capital、 Visionaries Club等風投機構;
還有谷歌前掌門人Eric Schmidt、法國電信大亨Xavier Niel、俄羅斯巨富Yuri Milner、LVMH創始人家辦、老佛爺百貨所有者家辦等知名人士。
這是法國創投圈史上最大的種子輪融資。融資宣布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現身站臺,對H成為本土人工智能巨頭寄予厚望。
梳理投資方的邏輯,H的創始團隊是世界頂級的人工智能專家們,而H將通過前沿模型能為所有行業帶來變革,并助力法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
“非常幸運能夠與如此才華橫溢的聯合創始人一起踏上這段旅程”。彼時CEO Charles Kantor 表示,團隊將團結一致,共同完成簡單而雄心勃勃的使命:改變整個行業以及人類的日常體驗,將人機協同變為現實,推動數十億人的生產力向前發展。
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一切看起來都那么完美。只不過,破裂要比想象中要來得更早一些。
三位出走,團隊散了
戲劇性一幕發生了。在融資宣布三個月后,H公司創始團隊宣告分裂。
上周,三名來自谷歌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集體出走——他們分別是H公司原聯席CEO Karl Tuyls、首席科學家Daan Wiestra和多智能體負責人Julien Perolat。
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團隊內部出現了無法調和的矛盾。離開的三人證實了這一點,他們共同表示聯合創始人之間在運營和商業方面存在分歧,最終決定離開。
很快,H 公司在 LinkedIn 發布公告,“公司將由首席執行官 Charles A. Kantor 和首席技術官 Laurent Sifre 領導。雖然對所有相關方來說都是艱難的決定,但大家一致認為,這將使公司在未來取得最大的成功。H 將繼續得到投資者和戰略合作伙伴的全力支持。”
目前H官網只有一句話愿景和招聘入口。沒人能知道愿景何時實現,但現實是在三位聯合創始人離開之際,H公司仍未發布任何產品。原計劃是公司在今年底前將發布一系列模型和產品,顯然留給H的時間不多了。
AI公司創始人出走的橋段,并非第一次出現。印象深刻的當數OpenAI,成立不到十年,最初11人的創始團隊早已分崩離析,僅剩兩人。
最近一次動蕩是去年11月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被罷免以來,OpenAI 陷入長達大半年的“人事斗爭”,內部暗流涌動,高層元老相繼離職。
細看下來,創始人們離開的原因莫衷一是,除了權利爭奪、價值觀沖突,自立門戶的誘惑不可謂不大。
事實上,谷歌DeepMind、OpenAI已成為AI界的“黃埔軍校”。據統計,OpenAI至少75名核心員工離職,創立約30家人工智能公司。曾有硅谷投資人吐槽稱,風投機構極其愿意向來自谷歌、Meta、OpenAI的研究人員提供資金,即便他們只有一個PPT。
目之所及,硅谷對AI人才的爭奪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巨頭們更直白的選擇是重金“買下”創始人而非直接收購AI公司。
今年3月,AI獨角獸 Inflection 與微軟達成協議,微軟支付6.5億美元獲取Inflection知識產權的使用權,兩位創始人攜公司技術骨干加入微軟新成立的AI部門。
效仿者很快出現。今年6月,亞馬遜用4.39億美元挖空AI獨角獸Adept,其聯合創始人們帶著部分員工和技術加入亞馬遜。8月,谷歌向知名AI獨角獸Character支付了25億美元,帶走了創始人和核心團隊。
創始人賣掉自己,分錢給公司和股東,看起來似乎參與者皆大歡喜。收購方實現了對人才和技術的控制,避免直接收購而可能引發的反壟斷審查;初創公司擺脫了商業前景不明、資金鏈壓力重重的僵局;而投資人短時間內獲得回報,真金白銀落袋為安。
繁華背后回歸沉寂,這或許也是AI行業洗牌的開始。融資火爆的AI獨角獸尚且急于出售脫身,創業者的憂慮難以掩蓋——活下來比做什么更重要。
拉響警報,AI正造就人類最大泡沫?
凡此種種,正是當下AI行業的一縷縮影。
這邊廂,明星創始人憑一己之力拿到大額融資創造歷史,估值水漲船高;那邊廂,逃不過初創公司困境,商業化前景不明,創始團隊分崩離析。
尤其當下,AI已經成為全球最吸金的賽道了。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著名計算機科學家李飛飛創辦的AI公司 World Labs,成立短短三個月進行兩輪融資,最新估值已達10億美元(約合70億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具身智能公司Skild AI 今年7月宣布完成3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集團、貝佐斯、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Lightspeed Venture、Coatue等。至此,這家成立僅1年的公司,估值達到15億美元
我們將目光轉向國內,相似一幕上演。梳理2023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獨角獸企業數量增至234家,美國120家,中國71家。月之暗面、零一萬物、百川智能、智譜AI等等背后都擠滿了投資人。
目之所及,AI締造了今年海內外一筆筆讓人目瞪口呆的天量融資。
泡沫正在肉眼可見地涌上來。不久前,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投資人公開喊話,當前AI賽道的各家公司為購買英偉達GPU就花費了超500億美元,但同期產生的收入卻僅有30億美元左右。言外之意,泡沫太大。
而在AI工具聚合網站“DANG!”的子頁面——AI Graveyard(AI墓地),列出了高達近800個失敗的AI項目。目前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份AI公司的死亡名單上不乏曾經的明星項目。
盡管幾乎每個投資人都想投出下一個OpenAI,但大家內心清晰地認識到一個事實:大多數AI初創公司注定無法成功。
但VC圈歷來信奉“無泡沫,不繁榮”。當巨量資金涌入AI賽道,某種程度上也帶來超高回報的可能性。只不過當潮水退去,所有人終將要面對AI泡沫破碎后的慘烈景象。
來源:投資界
原標題:一個融資15億的團隊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