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藍鯨新聞 崔陸鵬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在會上表示,住建部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董建國稱,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其中,房屋養老金引發大量關注。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就表示,房屋養老金不是房產稅,目前一些自媒體“房屋養老金是變相的房產稅”是錯誤的。
嚴躍進介紹,房屋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組成。其中,個人賬戶由原先的物業維修基金平移過去,不需要業主再出資。而公共賬戶是后續會加快建立的,是政府自己會籌資的,也不需要個人出資。
“個人在購房時已繳納過物業維修基金,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不增加購房人的負擔。”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稱,這次建立的房屋養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資金建立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政府出錢讓我們的房子,老房子變成好房子”。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透露,房屋養老金公共部分將由“城市政府通過地方財政補貼一點、土地出讓金歸集一些、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一點、原公房出售資金等多渠道歸集”,探索建立一個穩定地能用于存量房安全體檢、安全管理、維修更新補助的資金池,減少未來存量房規模越來越大,支出越來越大的壓力,也減輕居民后顧之慮。
據藍鯨新聞了解,目前我國針對房屋公共部位、公用設施設備的維護和改造主要使用的是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一般來源于業主繳納,整體資金體量有限。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介紹,我國房地產市場逐漸進入存量時代。截至2022年底,中國城鎮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30年房屋占比接近20%,需要維護、改造的老舊房屋占比快速提升,僅依靠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難以滿足小區維護改造需求,亟需增量資金入場。
某專門從事北京老舊小區改造的國企負責人稱,目前絕大部分老小區的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無法滿足更新、維修,建立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迫在眉睫。房屋養老金制度不增加業主負擔,同時也有效保障了后續房屋的維修管理。
本次住建部明確提到已經在上海等22個城市進行試點。
8 月 20 日,在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擴大)上,上海市明確,關于深化人民城市建設的四項重要任務包括:穩就業、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房屋安全管理和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其中關于房屋安全管理的表述,已有明確時間表,是上海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新動態。
會議現場明確,上海今年先行在浦東等區開展試點;在試點基礎上,明年將在全市范圍推開。
嚴躍進稱,通過對此類房屋的安全管理,在房屋“換新顏”、提升安全性同時,也將促進超大城市房屋的保值增值,增強其穩健性和流動性,并推動房屋資產管理業務的蓬勃發展。
來源:藍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