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8月21日起,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聯合推出系列短視頻“改革開放進行時——社科專家帶你讀懂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邀請權威專家對全會精神進行解讀。其中,著重講解全會《決定》里新提出、有變化和反復強調的內容,并結合上海的制度性經驗、示范性案例和標志性場景加以系統闡釋。今天推出第二集。
第二集:新起點上的改革藍圖
主講嘉賓:王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主持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并提出“七個聚焦”。我們如何理解“七個聚焦”?
王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15個方面60條,每一句話都是要具體推進的改革舉措。這次全會把這輪改革的目標,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基礎上做了很大提升,就是從經濟體制改革,提升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其中有兩方面的牽引,一個是經濟體制改革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另一個是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中國式現代化,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七個聚焦”中的第一條“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整個報告60條中的一條主脈絡。
第二條“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如果說“七個聚焦”僅僅針對的是經濟體制改革,那么可能不會把全過程人民民主放到第二條。全過程人民民主本質上屬于政治體制改革,屬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第三條“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經濟體制改革既引領了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又體現在文化強國。接下來就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和“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最后是“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七個聚焦”的邏輯關系很完整,并且是經濟體制改革引領了各方面的全面改革。
以制度建設為主線
從1979年起,最早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主要來自于地方上改革的動能。這次全會提出300多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怎么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要從局部的探索,到制度型開放、制度性改革,真正形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三個重要時間點
到2029年,300多條任務要全部完成,任務非常緊。如果做五年計劃,我們通常會把目標完成的時間節點放到2030年,因為“十五五”計劃完成是2030年。為什么要到2029年?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政治考慮,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周年。所以有三個時間點: 2029年我們整個制度性改革基本上要完成;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49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上海如何因地制宜
在整個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中,上海處于市場體系的樞紐地位。中央對上海定位有兩項要求:排頭兵和先行者。
上海聚焦“五個中心”建設這一重要使命,服務國家戰略,體現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本質要求。
其中,上海現在最有優勢,或者說未來最具潛在優勢的是科創中心。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新科技革命有一些論述,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要抓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對6G、區塊鏈、量子通信、新能源等都有引領作用。未來10年是黃金時間,我們有很多需要發展的高科技領域,上海要因地制宜,后來居上,厚積薄發。我對上海的發展還是抱有很大信心的。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