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編者按:2003年至2020年,世界銀行連續17年對全球190多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進行評價,中國的排名從《營商環境報告2018》的全球第78位提升到《營商環境報告2020》的第31位。
2023年5月,世界銀行推出全新的“營商環境”評估體系(Business-Ready)——營商環境成熟度評價。此次評測上海成為代表中國參與世行評估的專家調查的唯一樣本城市。評估維度從辦事便利度拓展到監管框架完備度、公共服務可及性、企業辦事便利度三個維度,還包含數字技術運用、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和性別平等三個主題;評估對象拓展到大中小各類內外資企業(不包括國有企業);數據采集更加多元化,還首次引入企業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劃分為6個片區)。
近年來,上海以對標國際營商環境一流實踐為牽引,推出綜合舉措,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2018年以來,上海每年出臺一版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到今年已經是第七版,從1.0到7.0,累計推出了逾千項改革舉措,涵蓋了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投資環境、涉外營商環境、創新環境、監管環境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等多個方面。
為對標最新版世行B-Ready評價體系、主動回應企業關切和便利獲取相關政策,上海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界面新聞,耗時2個多月,先后采訪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十多位專家學者,推出“大咖聊營商”專題。專題涉及公用基礎設施服務、獲取經營場所、勞工、金融服務、知識產權、解決商業糾紛等多個方面,專家學者們一起探討,一起謀劃,為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諫言獻策,也為持續打造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規范、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出力出彩。
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上海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其中,明確推行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可靠性監管計劃。
近年來, 上海不斷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政策措施。
以水電氣網為例,長期以來,各建設單位在辦理水電氣網等接入業務時,總存在“多頭跑”“折返跑”的情況。為切實解決上述難題,進一步優化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上海建管委推出《關于深化系統集成 推動上海市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一體化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縱深推進“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服務,實現市政公用服務事項提速增效,全面構建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體系,全力打通便民利企服務“最后一公里”。
經過多輪改革,如今在上海“水電氣網”一次辦好,上海還在全球范圍內首創實現高壓客戶“獲得電力”無需客戶主動申請,即可“等電上門”。
這一成效顯著的改革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對于未來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改革有何啟示?
界面新聞日前對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客戶處處長邵靚進行專訪。
界面新聞:《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Report)系世界銀行(World Bank)年度旗艦報告,應用量化的指標。此前的報告分析全球190個經濟體的商業監管法規和財產保護情況,旨在衡量監管法規是否有助于推動(抑或是限制)商業活動。其中,“獲得電力”是重要評價指標,請問上海在該指標上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邵靚:總體來看,上海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獲得電力”指數的排名實現了大幅躍升。從2018年的98名到2019年的14名,再到2020年12名。至今,上海已經形成了固化低壓辦電“零投資”、“零保證金”、“辦電時間壓縮至不超過10天”,“網上國網”APP、電子簽約辦電減至2環節,并提供卓越供電服務的具體成效。
這些改革舉措也幫助上海在“環節”評分項上從2018年66.67升至2019年的滿分100分,并保持至今。不僅是供電便利度上,此外,企業在上海“獲得電力”的成本和時間也大幅縮減,這兩項評分也拿到了滿分成績。
供電可靠度上也實現了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對標世行的標準,積極破解企業需求“痛點”,上海還主動轉型,在提效率、降成本、增加透明度等方面,共計推出了6個版本的電力營商環境改革方案。
這也就是今天我們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所享受的簡化申請、壓縮時限、契約接電、全程免費的體驗。
界面新聞:世行發布營商環境評價最新版B-Ready《方法論》和《評價手冊》,已基本確定上海市作為中國唯一開展專家咨詢的城市。在此次評選中,評價標準也大幅改變。您怎么看待這次在電力領域評價標準的改變?
邵靚:此次評價體系變化帶來不確定性。但上海近年來所推動的營商環境改善,是以企業需求、體驗為根本目標。世行的全新標準既是檢驗的尺子,也是未來改革的航標。
具體來看,此次的指標體系改變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政報裝協同性納入評估體系,與原“獲得電力”相比,把水、電、互聯網一并納入“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一體評價,跨企業協同合作要求較高。
二是新增大型企業調查,世行調研企業范圍擴展到大型企業。和以往的重視小微企業的考量不同,此次將大型企業獲得電力成本、時間納入評價,并隨機選取不同行業、規模的受訪企業,開展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效率指標調研評估。
三是增加電力接入安全性、投訴反饋機制等監管方面內容。世行要求對服務質量、電力連接檢查等方面必須要有法律法規監管規范,對供電可靠性的財務遏制考核也將擴展到更多方面。
對比上述指標,我們也更加有信心。
界面新聞:在對比上述變化下,我們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
邵靚:國網不斷完善公司卓越供電服務體系,率先打造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四早辦電”供電服務模式,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比如,2021年3月1日以后,上海已實現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高低壓客戶接入“零投資”,這項政策在上海已累計為大中型企業辦電節約成本約170億元。
再比如實現市政公用服務辦理“六聯合”事項。以往企業要開展經營,申請水電氣網,需要去往不同的企業進行申請。如今,在市政府一網通辦——工程建設審批平臺上,企業一口申請、全程網辦,水電氣網企業協同推進、限時接入。
項目通水通電所需要時間平均縮減近1個月,現場踏勘次數縮減為1次。
截至2024年7月底, 上海公司受理水電氣網聯辦業務(包括咨詢和聯合報裝)共2303項,總申請容量543.57萬千伏安。
此外,在這一改革下,臨港首創臨電“即插即用1.0”,超前布局10千伏臨電電源點至用戶紅線附近,實現“拿地即開工”,目前已經在全市成規模使用。
不止于此,上海還推動聯合賬單、聯合繳費,“水電氣”三單聯合客戶通過線上線下獲取聯合賬單,目前這一措施已經試點實現30萬戶。
上海還推出聯合過戶舉措,即企業在過戶過程中,可在線聯合申請在線簽約、聯動水電氣聯辦過戶。
界面新聞:如果將此次世行評價作為一個指引的話,未來您認為上海會在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的用電領域,還會有哪些作為?
邵靚:在“四早”體系下,上海正將提前進行電網規劃,將電力配套工程建設從正式申請后前移到立項期。
比如目前上海持續深化政企聯動機制,超前獲取項目信息,預判區域地塊內用電需求,在地塊開發建設啟動前即做好一攬子供電解決方案,提升供電保障能力。
在臨港首創臨電“即插即用1.0”,超前布局10千伏臨電電源點至用戶紅線附近,實現“拿地即開工”,目前已經在全市成規模使用。升級打造正式用電“即插即用2.0”,以“契約制接電”為核心,實現證照“一站式”辦理。聚焦區域整體開發推出“即插即用3.0”,提供區域電力配套一體化服務。2023年已為197家用戶提供“即插即用”便捷服務。
臨時用電方面,公司主動溝通項目建設單位,充分了解客戶近、中、遠期用電需求,結合周邊網架情況,在客戶10千伏臨電工程中優先采用“永臨結合”的方式編制供電方案,實現客戶紅線區域外電力外線一次敷設到位,在臨電送電時同步實現正式用電的“電等客戶”。
此外,我們還持續加強政企協同,緊密對接屬地街鎮政府,建立常態化電力聯席會議機制,第一時間獲取區域重點項目信息,超前介入供電服務工作。
目前,上海電力已在全市全面推廣“四早辦電”主動服務,上海在全球范圍內首創實現高壓客戶“獲得電力”無需客戶主動申請,即可“等電上門”。
未來,我感受到,上海會優化服務做“加法”,壓縮環節做“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