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PLP 七佰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種“內卷”現象不僅體現在車企之間,也深刻影響著供應鏈企業。“寧王”寧德時代中報顯示,二季度營收為869.96億元,同比下滑13.18%,這已經是寧德時代連續第三個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0個點以上。
不過,盡管車企“價格戰”已燃燒到供應商,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廣闊的。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2000萬輛,中國仍將貢獻全球銷量的約60%。
持續火熱的市場也令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紛紛推進IPO,以期實現更大的發展。
7月26日,動力電池“獨角獸”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力新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擬主板上市。
招股書披露,今年7月24日,新中源創投及若干投資者同意以10億元的總代價認購正力新能合共約1.31億股股份(B輪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正力新能的董事長曹芳正是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的胞妹,而“玻璃大王”曹德旺也間接入股了正力新能。
曹德旺胞妹掌舵 產品覆蓋海陸空
招股書顯示,正力新能董事長曹芳,出生于1958年,是業界傳奇“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她曾長期在福耀玻璃擔任要職,包括董事與副總經理,直至2014年以個人年齡原因從福耀玻璃離職。
“退而不休”的曹芳,攜手福耀玻璃前執行董事陳繼程,共同創立了常熟新中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并以此為平臺,與豐田攜手打造新中源豐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專注于為豐田的混合動力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提供前沿電池系統解決方案。
2016年,陳繼程亦從福耀玻璃卸任,二人再度攜手,于常熟創立正力投資,并與蔚來汽車旗下蔚然南京合作,共同創辦了正力新能。至今,曹芳與陳繼程分別擔任正力新能的董事長與總經理,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二人共同擁有正力新能已發行股本總額的64.6%。
值得一提的是,曹德旺雖未直接參與正力新能運營,但也間接支持他的胞妹創業。招股書顯示,曹德旺全資擁有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福建耀華73.56%的權益,而福建耀華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正力新能作為動力及儲能電池制造商,提供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簇、電池管理系統的一體化方案,致力于拓展電化學產品在陸海空互聯全場景(“LISA”)下的大規模應用。其客戶陣容強大,涵蓋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等國內知名車企,以及上汽通用等國際領先品牌,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尤其在核心車型中的電池供應占比持續增強。同時,正力新能正積極探索與航空、船舶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機遇,拓寬業務領域。
在市場地位上,正力新能近年表現優異。以2023年動力電池裝機量計,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10名,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7名,在三元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8名。截至2024年3月31日,正力新能電芯產品的設計總產能為25.5GWh。
不過總體來說,正力新能的市場份額仍較低。據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4年上半年,正力新能的整體市場份額為1.61%。
因此,正力新能本次IPO募集資金將用于產能擴張及建設智能制造設施及柔性生產線,以及研發、補充營運資金等。其中,在產能擴張方面,常熟新生產工廠的一期與二期項目將成為重點投資方向,預計二期項目完成后,該工廠總建筑面積將接近62萬平方米,年產能將躍升至25GWh。
已連虧3年 主營毛利率不及龍頭企業一半
《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4》榜單顯示,正力新能連續二年被評為獨角獸企業,這不僅體現了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競爭實力,也反映了其在儲能電池市場上的巨大潛力。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業績背后,正力新能也面臨著所有高速成長企業共有的挑戰——如何在擴大業務規模與市場影響力的同時,實現盈利的跨越。招股書的數據清晰勾勒出了一條增長與虧損并存的軌跡:2021年至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正力新能的營業收入增長勢如破竹,從14.99億元激增至41.6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高達66.6%,展現出強勁增長動力。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依舊不減,一季度便實現了7.37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24.3%。
然而,在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正力新能卻始終未能同步實現盈利的突破。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虧損額經歷了顯著的波動,從2021年的4.02億元攀升至2022年的17.2億元,雖然2023年收窄至5.9億元,但進入2024年一季度后,虧損再次擴大至6.99億元,尚未顯露出明顯的扭虧為盈的跡象。這一現狀無疑給該公司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也提醒著投資者和市場需要更加審慎地看待其業績表現。
深入分析正力新能,不難發現,毛利率的低下是制約其實現盈利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動力電池這一競爭激烈的領域,正力新能雖然市場份額逐年提升,但其毛利率卻遠低于行業頭部企業。截至2024年3月,其動力電池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1.9%,與行業龍頭寧德時代的26.9%相比,差距懸殊。這反映出該公司在成本控制、產品定價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此外,大客戶依賴的風險也是正力新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正力新能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89.1%、90.4%、77.8%及86.6%。
2023年,零跑汽車及其子公司成為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戶,收入占比為28.3%;2024年一季度,廣汽集團為其第一大客戶,收入占比為47.0%。
然而,這種高度集中的客戶結構也意味著較大的經營風險。一旦主要大客戶因合作關系、需求變化或市場競爭等因素減少或停止采購,正力新能的銷售收入將受到嚴重沖擊,進而影響到整體的經營穩定性和盈利能力。2022年,正力新能凈虧損從2021年的4.02億元擴大至17.2億元,主要原因便是一家主要客戶取消采購訂單所致。
以2022年為例,據招股書披露,由于客戶X(一家上海電動汽車制造商)因業務運營不利而取消了大額采購訂單,直接導致正力新能的三元電池銷量和銷售收入大幅下滑,進而引發了凈虧損的急劇擴大。
招股書顯示,客戶X為上海一家2015年成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2021年及2022年,客戶X均為正力新能第一大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55.2%、29.3%,2023年則消失在前五大客戶行列。
面對持續虧損的現狀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表示,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擴大產能方面產生了大量支出,且產能未形成規模效應,預計2024年將延續凈虧損。
“價格戰”——動力電池行業的生存之戰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的當下,正力新能正深陷動力電池“價格戰”的風暴中心。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雖仍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的顯著放緩已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裝車量增速亦隨之放緩,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動力電池價格的大幅下降已成為行業普遍現象。從2022年底至今,各類動力電池電芯的價格均出現了顯著下滑,其中方形鐵鋰動力電池電芯的價格已逼近甚至低于部分企業的成本線。這一趨勢不僅加劇了行業的競爭態勢,更使得正力新能等二三線電池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與具備規模優勢的一線大廠相比,正力新能的產能尚未形成充分的規模效應,因此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隨著電池價格的持續走低,正力新能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生存壓力日益增大。
更為嚴峻的是,即便是一線電池企業也未能在這場“價格戰”中獨善其身。行業龍頭“寧王”的營收同比下滑,欣旺達的動力電池板塊出現虧損,而“黑馬”瑞浦蘭均更是虧損嚴重。
這些跡象表明,動力電池行業的“價格戰”已經逐漸演變成生存之戰。尤其在高度集中的動力電池市場,贏家通吃的殘酷法則下,正力新能正承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與挑戰。
總的來說,正力新能整體表現出不錯發展潛力,但仍面市場份額較低、尚未實現盈利以及行業“價格戰”等多重挑戰。正力新能最終能否順利登陸港交所,GPLP犀牛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