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老牌零售上海世紀聯華,正式開啟了一場變革。
據《勞動報》報道,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聯華超市,00980.HK)宣布將以“上海世紀聯華中環店”為樣板店開始轉型,于7月正式啟動為期90天的改造。
上海聯華方面介紹,轉型將圍繞“采購模式變革,生鮮供應鏈突破,店鋪數字化創新,員工滿意度提升,顧客購物體貼優化”五方面。具體來看,上海聯華將優化供應鏈,精簡SKU,擴大自有品牌占比,引入全球優質產品,強化數字化管理。門店運營方面,將對人員、設備配置,賣場坪效等進行優化,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實現商品降價,降價幅度約在10-15%。在此基礎上,上海聯華還做出門店3公里商圈“買貴退差”的承諾。
聯華超市為上世紀90年代起家的零售代表企業之一,其前身為聯華商業,1991年成立于上海,現為百聯集團旗下子公司,主營業務覆蓋大賣場、社區超市及便利店。
其旗下擁有眾多消費者熟知的超市品牌,包括“世紀聯華”、“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快客便利”等,截至2023年年末,聯華超市旗下門店共計3356家。
推動聯華超市變革的是中國零售環境近年來發生的劇變。此前稱霸市場的傳統大賣場模式在新業態的興起下已先后退潮,聚焦到上海,這一模式的典范家樂福在過去幾年不斷關閉虧損店鋪,此后市場所見證的進口超市、新零售等形式,也于疫情后紛紛面臨挑戰。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偏好進入更加多元易變的時期,傳統商超面臨生存挑戰,而留給企業對市場做出反應的周期已大幅縮短。
而聚焦到上海聯華,這艘巨輪在過去8年累計巨虧,其財報顯示,2015年-2023年,聯華超市累計虧損超30億元。
大賣場(大型綜合超市)與常見開在社區的世紀聯華超市(超級市場)是聯華超市過去業績的主力。2023年,聯華超市營業額約為218.36億元。其中,大型綜合超市營業額約96.46億元,占比44.17%;超級市場營業額約105.14億元,占比48.15%。
然而大環境的變化也在過去給了這兩種業態沉重一擊。2023年,聯華超市大型綜合超市業態營業額同比下降約22.2%,超級市場業態下降約1.7%。便利店成為唯一增長的業態,在這一年實現6%的上升。
它也在不斷優化旗下門店,2023年,聯華超市新開門店337家,但同時也關閉了333家門店。
實際上,聯華超市調整的信號此前已有發出。
今年5月,聯華超市發布公告稱,公司獲得母公司百聯集團增資3.6億元,與百聯集團訂立股份認購協議,有條件同意發行不超過3.6億股新內資股,百聯集團有條件同意以現金認購3.6億股新內資股,認購價為每股新內資股人民幣1.00元,預計籌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3.6億元。
上述公告透露,籌集的資金擬用于業態轉型及增加公司一般營運資金。
聯華超市總經理種曉兵曾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透露了公司對改革的具體想法,他總結為:規模上,賣場要小型化;品類上,強化生鮮標簽;區位上,緊密結合商業街業態。
例如將強化門店生鮮自營能力,提升生鮮大單品、平價爆品、特色地標品等經營模式。自有產品的占比,也計劃在今年提升至10%,未來三年爭取再增長5個百分點。對此,聯華超市將加大力度建立源頭自營基地。
深入社區的標準超市模型門店,也會成為未來聯華超市的主要發展方向,目前聯華超市在上海的該模式門店約有共1200余家。
可以看出,聯華超市的步伐與目前零售行業調整的主要方向相似,皆集中在降價、高品質商品與更好的服務上。這幾方面與現在零售業備受消費者歡迎的Costco、山姆等會員制商超,以及奧樂齊等折扣商店的模式更為一致。
與聯華同期開啟變革的超市還有步步高、永輝與中百倉儲,三家分別在今年4月、5月與6月接受胖東來的調改,后者是眼下炙手可熱的零售界明星,其商業模式也成為同行學習的方向。
對于體量龐大的傳統商超來說,一場較為徹底的調整需要時間且難度較大,但現在已經到了不自救就出局的關頭,聯華超市需要在謹慎穩妥中前進。
“必須大膽改革,但不能盲目冒進。”種曉兵這么說。他透露,未來三年,聯華超市預計每年可對40-60家門店進行改造,新開20-40家門店。轉型模板建好后,將加快店鋪煥新速度。
2024年第一季度,聯華超市未經審計營業收入約70.39億元,同比減少7.86%;未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約7428.76萬元,同比減少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