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全球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圍繞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制高點的國際競爭也變得空前激烈。
7月21日,《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正式發布,其中提到“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國家人才自主培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發展方向。
“這個提法是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對界面教育表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離不開教育、科技、人才,而唯有將三者的體制改革一體推進和全面深化,才能真正突破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面臨的嚴峻挑戰。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黨的二十大確定了將教育、科技、人才放到一起的政策,其中“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是關鍵表述,強調這三者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這一政策從國家整體戰略角度出發,在不改變教育基本民生性質的前提下,更加強調了教育的戰略性。”儲朝暉對界面教育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別是強調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按照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周洪宇的理解,這是繼續深化推進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布局的表現。
周洪宇進一步解釋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圍繞三中全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會議主題,此次表述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他認為核心要義沒變,新的調整體現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中的“改革”二字上,這主要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會議主題,同時更加聚焦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統籌推進的方向。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十三五、十四五規劃編寫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黃岳明也對界面教育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教育能落實科技教育、培育人才;有了科技人才,才能做好科技教育和科技創新發展;科技發展又能改變教育生態,如現在的AIGC技術,正推動著教育教學快速變革。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
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有著顯著的著力點。
“當今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并將高校形容成“國家最寶貴的資源”。
近年來,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上月公布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由高校牽頭的占到三大獎勵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兩位最高科技獎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來自高校。
但這一改革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仍有難點需要攻克。
馬亮告訴界面教育,長期以來,科技體制改革無法同教育綜合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協同推進,導致科技創新得不到教育和人才的有力支撐。科技創新需要的領軍人才、中堅力量、制造業工匠等難以培養、支撐和激勵,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技創新的步伐。
“現有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才,同科技創新特別是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的人才相比,還相去甚遠。”馬亮稱,當前科技體制對人才的發現、培養、評價和激勵還不夠,愿意投身科技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的人才還不夠。
今年6月24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曾提出,要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相結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分類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要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讓更多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創新活力。
下一步,如何通過深化改革提升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更加有效服務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對此,懷進鵬提出以下三大重點事項:
一是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上對學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選手’,又要有‘單項冠軍’。”
明確各類高校發展定位,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引導不同類型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塑造并發揮高校的優勢,追求卓越、辦出特色。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聚焦優勢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學科標桿,在重大任務完成中提升學科建設能力。
二是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我們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科技發展態勢,動態調整高校學科設置,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
深入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打造一流核心課程、教材、實踐項目和師資團隊,強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以學生人文底蘊的提升促進科技創新思維的提高,構建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
例如,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當中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正在加大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力度。
教育部數據顯示,在2022年本科招生中,已經把理工農醫類招生比例提升到過半的水平;在碩士生教育階段,理工農醫類招生規模接近60%;在博士生教育階段,理工農醫類招生規模超過80%。
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我們將實施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提升基礎研究的組織化程度,把重大任務作為科教融匯的‘發動機’,引領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產出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
特別是將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通過長周期穩定支持、長周期評價,引導支持一批具有家國情懷、創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師,開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戰科學“無人區”。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打造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設高等研究院,推動高校和企業“雙向奔赴”,促進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高效率轉化,不斷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破除“唯”的功利性評價成改革重點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重點在于管理和評價體系改革,因為教育、科技、人才管理及評價存在共性問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界面教育表示。
首先要為教育、科技、人才建立現代治理結構,如學校建立新制度,科研院所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從觀念上激發學校辦學活力、科技人才魄力,這實際是機制改革。
在熊丙奇看來,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系改革的核心是破除“唯”,包括破除唯分數、唯學歷、唯職稱、唯帽子等功利性評價,其背后是將行政評價轉向專業評價。
“教育的唯分數、唯升學,課題中的唯論文、唯獎項、唯帽子,人才評價中的唯論文、唯學歷,都是行政主導評價的結果,強化了結構性評價。”熊丙奇稱。
要破除這些“唯”,必須推進專業評價,教育領域發揮教師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作用,科技評價體系建立專業同行共同體評價科研成果,這是改革的難點和重點。
對待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周洪宇認為,首先需要在方法論上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和全局思維,充分認識教育科技人才是客觀聯系的,不能刻板地將三大領域分開進行、分頭改革。
具體到落實的層面,需要相關部門協同開展,特別是在頂層設計和各種政策制度的構建維度上,要統籌推進、一體布局和協同并進。
在完善人才戰略布局上,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養和激勵機制。“特別是對民營企業、非事業單位的人才職稱考核評聘問題上,如對民辦學校教師等,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周洪宇強調。
儲朝暉則認為,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時,要避免出現偏差,即在保障教育作為基本民生的基礎上,將教育、人才、科技結合起來,不能只注重培養人才而削弱教育的基本民生特征,需特別謹慎處理進一步強化人的工具性這一問題,要全面考慮如何讓人得到健全的成長發展。
談及改革的關鍵點時,黃岳明對界面教育稱,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應擺在首要位置。只有健全科學的人才觀、人才培育機制和人才選拔機制,采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引領,才能使教育改革朝著正確道路前進。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的同時,還與其他領域改革有緊密關系。比如,推進保障機制改革涉及央地事權財權調整;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要,則涉及戶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制度改革。
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陳子季7月18日撰文介紹,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22年達到4.8萬億元,十年翻了一番。初步統計,2023年將首次超過5萬億元,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陳子季建議,以完善教育轉移支付制度為重點,健全財政教育支出責任體系。應適度加強中央財政教育支出責任,有效強化省級統籌責任,建立健全省級以下教育轉移支付體系,完善教育轉移支付制度,增強地方財政教育投入的省級調控能力,提升省級和地市級財政對區縣財政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懷進鵬也提到,將在資源配置上突出擴優提質,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深化集團化辦學和城鄉結對幫扶,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讓群眾認可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下一步,將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把促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推動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根本性轉變。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