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石一瑛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2024年7月上中旬,國產運動品牌安踏、特步和361°陸續公布了上半年運營數據。
“領頭羊”安踏方面,安踏品牌零售金額同比錄得中單位數的正增長,FILA品牌同比錄得高單位數的正增長,不包括MAIA ACTIVE的其他所有品牌同比增長35-40%。
另外兩家港股上市的國產運動品牌方面,2023年年度營收近145億元的特步和去年年度營收84.23億的361°,在今年上半年,零售銷售同比增長均為10%左右。
四大港股上市的國產運動品牌中,目前只有李寧尚未公布上半年運營數據。這四家預計均在8月中旬公布詳細的半年財務報告。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各自體量創新紀錄,國產運動品牌均開始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李寧和特步。不過,隨著去年營收尚未破百億的361°,增速從去年的20%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的10%。國產運動品牌增速放緩,已是整體性趨勢。
李寧集團在2023年全年錄得了275.98億元的營收,以逼近300億的體量,再要保持過往20%以上的增速實屬不易。而國產運動品牌在保持增長的決策中,亦出現了差異化選擇。
安踏集團將兩大主品牌做了市場區分:安踏品牌進一步下沉市場,保持增速;而處于中高端市場的FILA品牌則在運動時尚的基礎上,更靠向專業運動,抓緊高爾夫、網球這兩項專業運動。
以整體價位段來說,李寧品牌目前市場定位,是要高于安踏品牌和特步品牌這些國產運動品競爭對手。那么,李寧在占據中端市場的時候,也需要上挖中高端市場份額。這其中,被李寧品牌定義為高端運動潮流支線的中國李寧,在運動休閑市場的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李寧品牌之下的一條產品線,中國李寧在近十年李寧重回高速增長、年營收屢創新高的過程中,是品牌力層面的重要驅動。2018年9月的秋冬紐約時裝周,中國李寧的“悟道”登陸秀場,一夜之間讓李寧品牌站在了彼時“國潮”的聚光燈下。其中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隊領獎服的復刻衛衣,之后在國內市場熱賣。
但國潮和運動休閑,在經過了2020年前后的高增長后,前兩年逐漸降溫:主攻運動休閑的FILA品牌,在2022年營收下滑后,2023年也開始抓起專業運動。而李寧方面也將重心放到了專業運動,中國李寧門店數量減少的同時,中國李寧產品線,也更貼李寧品牌的專業運動屬性。
對于李寧而言,以單品牌策略的300億左右體量,想要保持10%左右的增速。那么李寧品牌的專業運動和中國李寧產品線的運動休閑品類,都需要有新的產品、故事,乃至突破。
2024年7月中旬,中國李寧推出“剏”(chuàng)設計師平臺,首次落地三組新銳設計力量作品。設計師丁潔、設計師時裝品牌上秀蕙和KEH FORME,以中國李寧現有產品系列為基礎,從運動視角出發,完成各自的煥新設計。
和專業運動產品注重技術研發不同,在李寧集團的版圖中,中國李寧這條運動休閑產品線,需要集團的科技創新作為依靠,也需要在運動休閑方面,有新潮的設計。這也是此前運動品牌“瘋搶”設計師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對于中國李寧而言,“剏”這樣的設計師平臺,成本投入不算太高。因為本身李寧品牌就有規模化設計生產的產品,那么這個設計師平臺,只是對這些產品進行重新設計,后續批量化生產和市售,均不涉及新開生產線、新開供應鏈、渠道等問題。
此前,多位國際運動品牌的中國市場掌門人都表達過同一個觀點,“在中國市場,產品一定要好看。”專業運動產品,需要科技背書,也需要好看,而運動休閑產品,則更重好看。
中國李寧產品總經理徐衍方在“剏”設計師論壇現場說到:“中國李寧是李寧品牌在運動潮流領域可延展、可持續發展的具象化體現,也是李寧品牌的差異化能力和態度。”
2024年作為疫情之后第一個真正的大賽年,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在內的國際運動品牌和安踏、李寧領銜的國產運動品牌都將重碼加在了專業運動市場。
李寧6月開啟的“以我為名”年度營銷活動,也重在簽約的國家隊和奧運參賽運動員。但同時,像中國李寧產品線一直以來擅長的運動休閑市場,也有余量可以挖掘。
特長更長、補足短板,或許是面對當下運動消費市場消費態度愈加謹慎的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