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的歐洲電動車注冊數據顯示,中國制造的車型銷量已接近整個歐洲電動乘用車總銷量的五分之一。
汽車行業數據分析及咨詢機構JATO Dynamics的報告顯示,其監測的28個歐洲市場在今年5月份的新車注冊量為108.77萬輛,同比下降2.5%,但高于疫情時期的2021、2022年。
JATO分析師菲利佩·穆尼奧斯解釋稱,歐洲汽車市場在疫情過后仍未完全恢復,目前僅達到此前75%至80%水平。工廠運轉同樣未達到滿負荷,這也為中國制造廠商在關稅相對有利時提供了在歐洲擴張市場份額的機會。
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型在歐市場下滑10%,數量從2023年的超過25萬輛降至今年的22.67萬輛。具體來看,純電動車的下滑幅度較插電混動車更多,為11%,后者則為7%。
穆尼奧斯表示,除生產和購買欲望不振外,售價過高仍然困擾著希望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目前平均售價仍高于傳統燃油車。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下滑的新能源市場中,仍然有部分車型展示出了市場潛力。豪華車型中,寶馬的iX1、iX2和i5三款電動車的銷量約為奔馳和奧迪所有電動車注冊量的1.6倍,沃爾沃則依靠新發布不久的EX30在2024年5月和總的年度累計銷量中都排在了第三,該車型目前均在中國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整個品牌在歐洲銷量下跌了37%,但特斯拉兩款車型Model Y和Model 3仍然是歐洲市場最為暢銷的電動車。同時,兩款車型的市場趨勢也截然不同——Model Y作為在歐洲本土生產的特斯拉車型,同比注冊量下跌了46%;而Model 3在進行中期改款后卻增長了25%,該車型主要在中國生產并出口至歐洲銷售。
目前,多個歐洲國家取消或暫停了此前對推廣新能源車時所推出的激勵政策。即便如此,具有價格優勢的中國產經濟型車仍然在歐洲市場具備相當吸引力,但歐盟目前的態度也顯示他們不希望以犧牲自己的汽車工業為代價來加速汽車市場的電氣化。
最新數據顯示,5月中國制造的純電動車注冊量接近2.8萬輛,同比增長了25%,當月市場總占比也從去年的13.2%躍升至18.5%,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韓國、日本和北美(墨西哥+美國)市場占比的總和。此外,中國以外制造的電動車注冊量在同一時間下降了16%。
在中國制造的電動車中,沃爾沃、比亞迪及Smart的注冊增長最為明顯,而MG、Dacia和極星則同比下降。
作為上汽集團出口歐洲市場的重要品牌,MG盡管在電動車注冊量上出現下滑,但該公司的燃油車表現卻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下滑。后者自今年以來注冊量同比增長了61%,5月單月銷量增長47%。
穆尼奧斯對此解釋稱,MG的表現,體現了上汽提前準備應對來自歐盟的懲罰性關稅。該公司通過將注意力轉至非電動車以保持市場份額。作為參照,MG在去年1至5月間,電動車和燃油車的注冊數量幾乎相同,但今年該品牌的燃油車注冊量卻幾乎達到了電動車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