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6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共同宣布推出“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于“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框架下,實現“科目共享”(Course Sharing)和“學分互換互認”(Credit Transfer)等機制。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將傳統學科和融合學科結合的跨境、跨校園研修計劃,該學習計劃支持學分互換互認,并透過“科目共享”機制,增加部分學科名額。
該計劃下,兩校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學術水平,互相修讀對方校園所開設的科目,而相關科目的學分可獲對方學校認證及轉移,部分更可計算在畢業要求所需的學分之內。
港科大(廣州)方面表示,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將進一步深化“跨校園學習”的安排,進一步加強兩校學生在學術、科研及社會活動方面的互動交流。自2022年9月開校以來,兩校已有近1300名學生到訪對方校園,參與為期最長一個學期、涵蓋實習、文化交流、業界考察及比賽等交流活動。
學分互認,科目共享
課程和師資資源共享是港科大和港科大(廣州)的特點之一。此前,兩所學校已在課程、實驗室和科研設施方面實現共享,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可修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科目及學位課程,反之亦然。
目前,兩所學校共計約有1500個科目供本科生報讀,透過“科目共享”機制,當中近三成科目已實現架構、內容和資源互聯互補,由兩校不同老師任教。學生如果到對方校園交流,可報讀相關課程。
港科大(廣州)開校近兩年,于功能、信息、系統和社會四大樞紐下的15個學域,已合共開辦超過30個研究生課程,以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三個本科專業。
跨校園學習計劃的推出,也意味著更多學生有機會修讀包括數據科學或人工智能等現時較熱門學科。
港科大(廣州)方面舉例提到,就廣州校園計劃于2025-26年度開辦的本科課程,當中“金融科技”與“微電子學”約兩成半科目,與清水灣校園共享教學內容;而“機械人”及“先進材料”兩個本科課程與清水灣校園相通的科目教程更達三成。
大一就跟教授做科研
針對本科生招生,今年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招生范圍從2023年的4個省份擴大至11個省、市,招生人數也從約150人增加至約300人。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表示,比起去年,招生省份和招生計劃都有顯著增加。特別是,今年港科大(廣州)將在廣東省大幅增加招生計劃。
除了本科生來源和數量的增加,其參與學術的范圍也在拓展。
今年6月,港科大(廣州)啟動了首屆“本科生科研項目”,本科一年級學生與教授“1+1”組隊,由教授與學生共同制定研究課題,教授全程指導學生開展科研訓練項目。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協理副校長(研究)伍楷舜告訴記者,港科大(廣州)最大的特點在于交叉學科融合創新,把以往傳統研究生和博士生才做的科研前移到大一本科生,從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具體而言,學生可以選擇教授目前正在進行的課題,另外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前期將形成課題庫,再由師生進行互選,完成配對工作。課題申報完成后,學校將在實驗室資源、平臺建設方面給予配套支持。
目前,項目共吸引了64位教授和91位本科學生共同參與,近70%的本科學生參與其中。
聯合開展科研合作
香港高校自21世紀初進入大灣區。早期,以香港高校在深圳設立研究院為主,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當時的研究院主要為高校經辦內地事務的實體。隨后,兩地合作辦學成為新潮,如已運行多年的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粵港合作高校強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師資水平、課程質量、學術規范等方面均保持一致。例如,此前港中大、港中大(深圳)就開設了大灣區首個深港兩地校園修讀的雙主修本科課程,學生在深港兩地校園輪換上課和實習。
今年4月,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獲教育部批準設立,這是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出臺以來正式落地的第2所合作大學。
現階段,廣東已建成6所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大學,超過全國數量的一半。
一個趨勢在于,粵港兩地的互動從早期香港單向輸出逐漸過渡至雙方資源共享。
此前,中山大學方面曾透露,今年將在香港設立高等研究院,面向科技前沿交叉領域,建設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應用數學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交叉研究中心三大平臺。
今年5月,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與3對粵港高校簽署協議,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浸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這是廣東首次與粵、港兩地均有校園的合作辦學高校一同簽署三方協議,合作重點聚焦科技和人才發展,三年總投入經費將近2.7億元,粵港高校將聯合承擔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3對粵港高校均提及,兩校團隊將聯合開展科研合作,在兩校優勢領域探索建設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比如港浸大和北師港浸大的合作研究項目,將重點覆蓋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及跨學科應用等策略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