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4月,蕪湖百花盛放。在位于城東鳩江區的全國首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機器人工廠正在擴建。
歷經十年發展,這片曾遍地油菜花、被稱為“黑魚溝”的土地如今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去年,蕪湖220多家機器人上下游企業實現產值超300億元。
龍頭企業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埃夫特”)將根據市場持續擴大,逐步提升產能。另一龍頭企業蕪湖藦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藦卡”)在建廠房達45000平米,新廠房達產后產能將突破萬臺。
而他們的上游供應商蕪湖清能德創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清能德創”)正在建造25000平米的新廠房,計劃今年5月份從現在租賃的9000平米的廠房搬到新址。
當下,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格局發生巨變,國產替代率顯著提高。
制造業市場研究機構MIR睿工業數據顯示,2023年,內資工業機器人整體增長率達到28%,遠高于全年工業機器人整體市場增速,內資市場份額占比首度突破45%。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達到52.45%,從銷量口徑上首次實現對外資品牌的反超。
“前十年是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的‘補課’,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在某些被國外的機器人企業壟斷的領域和對手直接競爭了。”埃夫特首席戰略官唐欣說。
為何國產替代提高,他經常舉下面這個例子。
埃夫特近年在光伏領域發力,其中,插片是光伏生產中一個難度較大的工藝,之前,光伏行業的機器人僅最后一個插片工藝段沒有實現國產,通常使用進口高端機器人。所謂插片是將幾十片硅片插入石墨舟的幾十個槽內,需要機器人做到“準和穩”,石墨舟內硅片與卡槽之間的間隙細如發絲,稍有偏差,就會在硅片表面產生刮擦,影響良率。埃夫特獲得了與進口一線品牌對手競爭的機會,研發人員用40多天時間不斷開發迭代,最后機器人達到了±0.03毫米的精度和0.42‰的碎片率,與進口一線品牌競爭對手不相上下。
2023年埃夫特銷量破萬,達到12000臺,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沖進前十。唐欣同時表示,“制造業從自動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趨勢已經開始了”。
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392臺/萬人。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7年中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將達650臺/萬人。
2020年落戶蕪湖的藦卡在焊接機器人領域是“單打冠軍”,近幾年同樣表現不俗:2021年產值4000余萬元,2022年產值為6000萬元,2023年則實現產值破億,預計今年能達到1.5-1.6億。
“三年疫情加速了機器代替人工的趨勢。”藦卡外聯部部長高攀認為,盡管2023年中國機器人市場放緩,但在他看來,需求尚未得到完全釋放,未來幾年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還會繼續擴張。
他還發現,去年下半年開始,來蕪湖參觀的俄羅斯、東南亞和歐美客戶越來越多。去年,藦卡就接到了兩單來自東南亞的售后服務需求。藦卡下一步除了開發更多機型,還將進一步完善售后服務。
出口大于進口,是另一個維度的逆轉。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量再創新高,達到11.83萬臺,而進口量僅為8.24萬臺。繼新能源汽車之后,中國工業機器人或掀起下一輪出海高峰。
與全國其他機器人產業園相比,蕪湖最大的特點是產業鏈十分齊全,就像一位“六邊形戰士”,埃夫特、藦卡等整機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本地配套率超50%。
蕪湖機器人產業脫胎于奇瑞汽車裝備產線。2009年,為了降低造車設備維修成本,埃夫特和哈工大合作,研發出國內首臺重載165公斤的點焊機器人。
50年代造船,90年代造車,21世紀造機器人,其基礎是蕪湖齊全的工業門類——全國42個工業大類中,蕪湖擁有39個。這也意味著,工業機器人擁有大量應用場景。
2013年,蕪湖機器人產業園設立,成為全國最早的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園。產業園一期規劃5000畝,以5家機器人企業、幾百臺機器人、不足4億元產值起家。
如何以點帶鏈發展新產業,蕪湖市并不陌生。安永安徽主管合伙人湯哲輝指出,蕪湖汽車產業 的發展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積極引進產業人才,一舉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實施積極的產業整合措施,引進關鍵技術、購買核心設備、進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自主研發能力,建立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優勢。
當時的產業主政者調研發現,機器人產業的短板和痛點在于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占據整機成本六成左右,要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首先要解決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問題,同時對標國際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做大做強整機,在下游則做精做深集成應用。
蕪湖遂以埃夫特為龍頭,拉起了整條工業機器人產業鏈,通過自主研發和海外并購兩個方法,實現技術積累。
2015年,蕪湖奧一精機有線公司成立,整合技術資源重點攻關RV減速機。埃夫特則從奇瑞全資子公司變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并先后收購了三家外資企業,快速彌補了在機器人噴涂、打磨、拋光等領域的技術短板。
埃夫特對上游產業鏈企業的吸引力顯現。蕪湖根據產業鏈的需求,招引了翡葉動力、普邁科、清能德創等企業。
伺服系統是工業機器人的動力系統,距離埃夫特600米的清能德創是一家“清華系”企業,主營產品便是伺服驅動器。據副總經理葉其守介紹,清能德創2012年在北京成立之初,對標日本安川電機和松下,目標直指國產替代。產品經過多次迭代,如今國產市占率達到10%左右。
2021年,美的集團收購世界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KUKA(庫卡)之后,需要尋求一家企業來對接開發伺服驅動系統。清能德創3年前開始與庫卡開展技術合作,雙方合作一年后,清能德創開始向其供應伺服驅動產品。
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原先在北京請工廠代加工的生產方式已不適應企業發展,而蕪湖官方和埃夫特多次伸出橄欖枝。考慮到政策優勢和規模集群效應,清能德創于2018年落戶蕪湖,廠房面積從剛開始租賃而來的2000平米、9000平米,擴展到如今新建的25000平米。
“未來十年應該是國產工業機器人高速發展的一個階段。”葉其守預測。清能德創正在做的是不斷進行技術迭代,提高產品性能的同時再進一步提高性價比;同時延長產線,生產伺服電機。他們還將以工業機器人為起點,將產品擴展到直驅行業和激光行業。
蕪湖機器人產業DNA,除了奇瑞,還有哈工大。
2013年,蕪湖市與哈工大簽署共建蕪湖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協議,并于2014年3月28日共同出資成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蕪湖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這是蕪湖市機器人領域首家建成運行的產學研結合的公共產業技術研發平臺,采用企業化方式進行運作,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
落戶蕪湖的機器人企業幾乎都經歷了從租賃廠房到自建廠房的過程。在安徽南博智能環境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博環境”)副總經理周德強看來,這體現了企業在當地發展的良好態勢,也是企業在對人才和客戶傳導信心。
南博環境是一家研發生產新能源掃地車、洗地機、清潔服務機器人等高端環衛智能作業裝備的企業,落戶之初綜合考慮了蕪湖當地的土地、財政、稅收等政策和技術人才、產業資源優勢,2022年在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將近23畝的生產研發基地,2023年10月建成投產。
周德強透露,企業擴產的背后,還有蕪湖給予企業真金白銀的融資支持。“我們有將近40項發明專利,研發投入比較大,蕪湖的知識產權融資等創新融資方式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比較大。”南博環境在2022年就獲得了一筆250萬元的貸款。
據鳩江區發改委介紹,通過鳩江區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推出的“戰新貸”,區內戰新企業可以通過信用反擔保和知識產權質押,獲得不超過300萬元貸款,區財政設立50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同時,由鳩江區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推薦區內科技型企業可進入省科擔公司“白名單”獲得疊加信貸支持, 區政府對省科擔公司開展的科技擔保業務給予擔保費補貼并設置風險資金池。
2023年,鳩江區29家企業通過專利質押獲得融資2.2724億元,16家企業通過商標質押獲得融資1.59億元,知識產權融資質押金額達3.8624億元,環比增長149%。
去年,藦卡通過質押1件核心發明專利,獲得了一筆180萬元的貸款,并享受政府貼息50%優惠政策。
“六邊形戰士”的痛點之一是人才。近年來,蕪湖加入了激烈的“搶人大戰”。根據計劃,蕪湖在“十四五”期間要新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00個、領軍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計引進30萬名大學生。
另一方面,產業園的土地資源逐漸緊張,未來蕪湖機器人產業將呈現跨江發展的趨勢。
長江穿城而過,將鳩江區分為江南、江北。坐落于江南的機器人產業園通過“騰籠換鳥”等措施盤活土地,同時,正在建設的江北已規劃有北灣智能制造產業園,現已建成電子產業園孵化器、機器人創新創業基地、機器人產業成果轉化中心、中德人工智能產業孵化基地等標準化廠房。
目前蕪湖構建了“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整機-系統集成應用”和“零部件和算法-服務機器人整機-場景集成應用”兩條產業鏈。鳩江區發改委副主任李翔宇透露,未來將繼續實施核心零部件“強鏈補鏈”,開發更多應用場景,布局未來產業。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對人形機器人展開布局。
鳩江區發改委副主任李翔宇透露,正在制定人形機器人先導區的發展規劃,盡快在3-5年內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條。
蕪湖機器人產業園的目標是“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界面新聞在采訪中獲悉,未來,產業園會沿著三條路徑繼續發展:做高標準高質量的國產替代;充分利用蕪湖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十大集群之一的優勢,“數智”賦能產業迭代發展;與高端制造業、現代化服務業深度融合。
這位“六邊形戰士”未來的發展重點也同樣是“六邊形”,例如大幅提升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包括特種機器人)整機規模,對標國際一流夯實核心零部件性能水平,打造系統集成應用的行業標桿,在視覺、觸覺、力控等智能感知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布局云端算力及垂類模型訓練,整合資源打造行業領先的公共研發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