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財經 何明俊
試圖切入動力電池業務的消費鋰電巨頭,及時中止了擴張的步伐。
4月8日晚,珠海冠宇(688772.SH)披露2023年年報。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珠海冠宇實現營業收入114.46億元,同比增長4.29%;實現歸母凈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278.4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1170.5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幅278.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幅1170.55%,主要系原材料市場價格下降、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生產運營效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升等綜合因素所致。”珠海冠宇在2023年報中解釋了利潤大幅上升的原因。
圖片來源:珠海冠宇官網
作為消費電池領域的全球龍頭,2023年珠海冠宇在筆記本及平板電腦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占有率為31.10%,與2022年基本持平,穩居全球第二。而公司在智能手機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占有率為8.18%,比2022年增加0.75個百分點,全球排名第五。
根據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的報告,2023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約1.95億臺,同比下降13%;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1.4億臺,同比下降4%。這意味著,在消費電子需求萎縮之際,僅靠消費電子類業務難以讓珠海冠宇的業績“更上一層樓”。
根據財報,2021年至2023年,珠海冠宇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4.96%、5.41%,其中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鋰離子電池主營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3.34%、1.04%,智能手機鋰離子電池主營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12.42%、12.44%。
市場預期,2024年全球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的終端需求有望修復,特別是具備AI功能的消費電子產品可能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但若經濟環境持續低迷、消費者購機意愿低于預期、新產品的推出時點延后或者市場反響不及預期,將會影響終端需求恢復的持續性,最終導致需求增速放緩甚至下滑。
尋找可支撐公司業績增長的新業務,對珠海冠宇而言,刻不容緩。
動力電池擴張步伐中止
珠海冠宇曾嘗試進入動力電池和儲能賽道,以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
2023年5月23日,珠海冠宇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浙江冠宇計劃在四川省德陽市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動力電池生產項目。項目一期占地727畝,一期項目總投資額不超過103億元。據公告,該項目占地1360畝,計劃建設10條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線,預計達產后產能高達25GWh。
這個項目在當時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要知道,2022年珠海冠宇營收僅為109.74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只有0.91億元,即便算上貨幣資金42.49億元和交易性金融資產2.01億元,與項目103億元的投資額依然相去甚遠。
除此之外,在動力電池賽道上,珠海冠宇還計劃了浙江年產10GWh鋰離子動力電池二期項目、重慶年產15GWh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所需要的項目總投資額亦超50億元。
只不過,擁有開拓業務決心的珠海冠宇,仍無法向市場展示成果。
2022年,珠海冠宇動力及儲能類電池營收僅為3.97億元,毛利率為-30.84%;2023年,動力及儲能類電池營收為5.48億元,毛利率為-15.05%,連續第5年虧損。此外,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珠海冠宇動力電池只在2018年7月、2019年6月配套力帆軒朗EV一款車型,之后再也不見公司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身影。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浙江年產10GW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和德陽一期25GWh動力電池項目均為生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品,但已許久未披露項目進度。
就業務等問題,時代周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珠海冠宇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德陽的項目沒有推進,浙江的有個4GWh的項目在建。”
珠海冠宇在2023年報中表示,公司及時調整動力和儲能電池項目的建設進度,嚴格控制產能釋放節奏,適度延緩浙江年產10GWh鋰離子動力電池二期項目、重慶年產15GWh高性能新型鋰離子電池項目及德陽一期25GWh動力電池生產項目的建設進度,并將根據后續行業發展及公司自身業務規劃適時審慎地進行推進,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
前述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動力電池業務也不是沒有推進,如果現在做的話,會發現很難盈利,但主要做啟停電池的話,目前現有的3GWh加上在建的4GWh,短期是夠用的。”
在動力電池上及時“斷尾求生”,珠海冠宇將目標轉向差異化競爭的汽車低壓鋰電池。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珠海冠宇將汽車低壓鋰電池作為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業務,已陸續獲得上汽、智己、捷豹路虎等多家國內外知名車企的認可,并獲得多個車型項目定點函。公司的汽車低壓鋰電池產品于2023年開始批量出貨,預期2024年將迎來大規模的市場放量,并有望成為動力類電池業務營收的主要來源。
“當前,汽車低壓鋰電池大多仍使用鉛酸電池,用啟停鋰電池的目前就頭部幾家車企,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低壓電池的要求提高,后續鉛酸電池市場份額會轉向啟停鋰電池。大部分市場份額轉化后,大概會有500億元左右的規模。”前述董秘辦工作人員說。
股價下跌,訴訟纏身
未來預期雖好,但當下的業績表現仍難以讓投資者認可。此外,珠海冠宇與ATL的專利糾紛至今尚未完全解決。
ATL是全球排名前列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制造商,與珠海冠宇的消費電子業務重疊,雙方互為競爭對手。
2021年,珠海冠宇處于上市關鍵期,ATL起訴珠海冠宇侵犯其相關主體持有的11項專利權。根據珠海冠宇預計,全部專利所涉產品的賠償金額高達1.34億元。這對于一家處于上市進程的公司來說,專利糾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阻礙。隨后,珠海冠宇與ATL開始了漫長的專利訴訟戰。
在這過程中,ATL不斷起訴與撤訴,珠海冠宇也不得不持續應對。
據珠海冠宇4月2日公告,公司與ATL之間的專利爭議案件已有7個案件被ATL主動撤訴(其中,有5個ATL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其余在審案件中,已有2個ATL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
盡管這些訴訟暫時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負面影響,但或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二級市場上,珠海冠宇在上市初期曾一度沖高至64.33元/股,但股價隨后震蕩下行,直至2024年觸底11.13元/股后才開始反彈。以11.13元/股最低價計算,公司股價較最高點已下跌約82.70%,市值蒸發超百億元。
4月9日午間收盤,珠海冠宇報13.53元/股,漲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