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品略財經 吳文武
ZARA 2個多月連關9家店的背后,是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躺贏時代早已結束。
01 ZARA2個多月連關門9家店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4月9日,“ZARA 2個多月連關9家店”話題沖上熱搜。
據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4月2日,ZARA關閉了上海寶山店,之前的3月31日,關閉了東莞、惠州的門店。
其中,在廣東東莞、惠州的門店是ZARA在當地唯一的店鋪,開業時間超過10年,門店關閉后,這兩座城市再無ZARA 實體店。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東莞是新一線城市,東莞市區、松山湖等片區的消費力并不低,ZARA關閉東莞門店,的確很意外。
ZARA的工作人員4月7日回應稱,我們現在正常經營的店鋪有87家。
回顧ZARA母公司Inditex財報發現,ZARA鼎盛時期在中國內地市場開了183家門店。
時隔短短6年時間,ZARA關閉了近百家門店,令人惋惜。
ZARA關閉多個城市的門店,“ZARA將要逐步撤出中國市場”的傳聞隨之而來,ZARA的工作人員卻回應稱,目前還沒有相關消息。
ZARA關店的消息引發連鎖反應,很快就吸引了ZARA大量粉絲緊急掃貨。
之前就有網友到所在城市關店前的ZARA門店打卡,并評論稱:且買且珍惜,以后這座城市再也沒有ZARA。
ZARA的最大殺手锏就是快,ZARA的服裝從設計到上架出售只需要12天,最短甚至只需要一周時間,而相比于普通服裝企業6個月,以及國際高端名牌3個月左右的上架周期要快上幾倍。
ZARA的設計師們經常穿梭在各大品牌的時裝周,LV、香奈兒等大牌剛發布的新品,幾天后,價格低廉的同款就會出現在ZARA的貨架上。
大牌同款,物美價廉,讓ZARA很受全球年輕人追捧,這一幕也曾發生在中國快時尚市場。
2006年,ZARA進入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所到城市都能掀起一陣ZARA風潮。
《新品略財經》記得,大約在10年前,ZARA在深圳的門店生意爆火,特別是周末,試衣、買單都要排隊,至少ZARA是很多80后的青春記憶。
但最近幾年來,ZARA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一年不如一年。
02 ZARA怎么了?
ZARA當初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國快時尚市場處于空白期,ZARA憑借國際品牌優勢,很快吸引一大批愛時尚的年輕消費者。
相比傳統服裝品牌和中高端服裝品牌,ZARA的服裝不僅時尚,是國際大牌同款,而且價格不貴,能吸引很多喜歡簡約風的年輕人。
同時,優衣庫、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與ZARA形成直接競爭,相對而言,ZARA是快時尚品牌中價格比較高的。
如此一來,ZARA就會逐漸失去價格優勢,當年輕消費者發現,如果風格上差不多,寧愿選擇價格便宜的品牌。
很多年輕消費者都是嘗新跟風消費,但是ZARA是一家快時尚品牌,雖然款式多、款式新,但是品質卻非常一般。
《新品略財經》記得,以前發生在身邊的一件真事,有一位朋友在深圳買了ZARA的一件衣服,穿兩次就壞了,跑到門店去換貨,店員回復是:我們賣的是快時尚,不是質量!
隨著ZARA的最初那批年輕消費者用戶逐漸成熟,對服裝消費有了新的需求, ZARA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
更為重要的是,ZARA并不能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國潮新時尚、中國快時尚等概念流行,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也有了更多選擇。
UR等多家中國本土快時尚品牌強勢崛起,在產品設計理念、消費習慣 、響應速度等方面甚至要快過ZARA,很多年輕人轉向購買本土快時尚品牌。
同時,一些最近幾年走紅的快時尚新消費品牌,也搶走了ZARA的一部分客戶。
現在,相信有很多消費者去購物中心會發現,涌現出了很多快時尚和時尚品牌,往往都是中國本土品牌。
就這樣,ZARA不僅要面臨國際友商品牌的競爭,更要面臨不斷強勢崛起的中國本土快時尚品牌的競爭。
錯失了PC時代的電商機遇,進一步讓ZARA掉隊,特別是進入移動電商時代,以及這兩年的直播帶貨,ZARA雖然有所行動,但還是慢了不少。
不過,更不應該的是,ZARA曾多次犯下了低級錯誤。
據ZARA百度百科詞條顯示,2021年3月發生的“新疆棉”事件,雖然ZARA否認,但當時有媒體統計報道過,ZARA曾在2020年7月發布過“抵制新疆棉花”的聲明。
ZARA犯下低級錯誤,進一步損害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形象,讓不少消費者寒心。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ZARA如今的境遇的背后,不僅是中國快時尚行業的快速迭代寫照,更是中國消費市場在飛速發展的縮影。
03 ZARA們的躺贏時代早已結束
在中國市場經營多年的國際快時尚品牌,除了ZARA之外,還有優衣庫、H&M、GAP,這四家是頭部國際快時尚品牌。
時至今日,這些國際快時尚品牌們似乎都遭遇到了“中年危機”,他們的境遇和采用的市場策略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是保守派,ZARA、H&M等正在采取市場調整策略,大量關閉一些不盈利的門店。
另一派是樂觀派,優衣庫最近幾年加速在中國市場的開店步伐,也有前幾年退出中國市場的國際快時尚品牌又回來了,更有新國際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雖然,優衣庫在上個月表示,調整在中國市場的開店戰略,計劃通過關閉虧損門店和在優良地段開店,來提升店鋪盈利能力。但整體看,優衣庫還是在加速奔跑。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ZARA等一些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躺贏時代早已結束,這些品牌未來要繼續耕耘中國快時尚市場,就必須要做出積極改變。
第一,放低姿態,調整定位。
當初ZARA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和現在的快時尚消費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ZARA們可以靠著品牌優勢躺贏,現在這一招不行了。
所以,ZARA們應該主動放低姿態,貼近中國快時尚市場,ZARA的傳統定位本來就不高,現在又想往高端方向發展,市場并不認可,不如主動調整市場定位。
第二,主動求變,進一步本土化。
ZARA們需要接地氣,要進一步加速本土化,推出更多符合中國年輕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雖然包括ZARA在內的國際快時尚品牌都在做本土化,但遠遠做得還不夠,響應速度也不快,應該更大膽一點。
第三,洞察市場需求,探索新方向。
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對快時尚品牌有了新的理解,需求逐漸成熟,需求更多元化、個性化、小眾化,也就出現了新需求。
除快時尚服裝之外,這些國際快時尚品牌需要找新路子,比如ZARA早在2021年就跨界進入美妝賽道,不妨再做更多業務新探索。
目前,ZARA們都在進行市場策略調整,不再像過去那樣追求規模,批量關閉虧損門店,打響了盈利保衛戰。
長遠看,有機構預測,到2025年中國快時尚市場規模將會超過3000億元,行業前景可期,錢景也很可期。
不過,中國快時尚行業未來會加速更新迭代,ZARA們也將會面臨更多競爭和挑戰。